词条 | 量子营销 |
释义 | “量子营销”源于“量子经济”。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科尔斯(M S Scholes)建立关于股市期权定价模型,开了“量子经济学”的先河。随后全球博弈论领域的著名人士Stephen Char 以“量子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推演出目前全球最前卫的“量子经济”模式。 众所周知,“量子理论”和“相对论”是20世纪物理学的两个重大支柱,假设人类社会是间巨大无比的房子,那么“量子理论”和“相对论”就是支撑这间大房子的两根支柱。 多年来,全球的营销理论一直以“相对论”为基础,即“商品有价论”,并以此为前提假设,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销售理论不断发展,包括最新的营销理论,如:4P、4C、IMC等等 然而“相对论”本身也存在着缺憾,比如在“相对论”的社会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量子理论”社会里,就很有可能发生。比如:在现实世界中,人是无法穿透墙壁的,可在“量子理论”的指导下,无线电波却穿透了墙壁,天空中肉眼看不到的卫星信号、电波、手机信号等,又实实在在的构建了一个虚拟的“量子社会”。这些现象,就根本无法用“相对论”来做解释。 全新的“量子经济”则是以“量子理论”为基础的,直接以“产品无价论”为前提假设,即产品的价格为“零”或者接近于“零”,那么传统营销4P理论中的:Product(产品)、Price(价格)、Place(渠道)、Promotion(促销)就完全没有了存在的理由,故而4P理论在“量子经济”中就变成1P。即产品生产出来,谁需要,谁就可以拿走。 我们可以用实际的案例来预演这一营销模式的未来: 假设从北京的东四环前往首都机场的机场高速“机场1号线”收费为每辆车10元钱,如果我们在此高速的旁边建一条平行的“机场2号线”,过往车辆一律免费,你猜会还有多少人愿意走“1号线”,答案是:“屈指可数”。 假设我们再建一条平行的“机场3号线”,凡过往车辆一律免费的同时,每过10辆车,我们就对其中一辆进行奖励,奖金为5元,中奖方式为电脑随机抽取,以确保公平性,你猜还有多少人愿意走“1号线”,答案是:“傻子才走”! 很明显,“1号线”是“相对论”指导下的“产品有价论”,“2、3号线”很明显是“量子理论”指导下的“产品无价论”,可能有人要问,“2、3号线”这种投资无回报的模式难道就是“量子经济”?答案是:机场高速对过往的车辆收费,只是其利润的一部分,其利润的重要来源应该是高速公路两旁的“高炮广告牌”,“2、3号线”在争夺走“1号线”的过往车流量的同时,已经变相的夺走了“1号线”的广告收入,“2、3号线”甚至可以在高速公路建造工程立项之后,立即向广告商收取N年的广告费,那么高速公路投资款,可能立即收回。 那么很多朋友可能要问,你只是把车辆收费“无价化”,并未将“高炮广告”无价化,你等于还是融合了“相对论”的“产品有价论”,并非完全是“量子经济”的“产品无价论”,我想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量子理论”和“相对论”是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同时也是整个人类社会的两大支柱,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而非相互排斥。即有“相对论”的“产品有价论”存在,才能为“量子理论”的“产品无价论”提供依托。 近百年来,“相对论”与“量子理论”在物理学中一直是分庭抗礼、相互依存、各领风骚(各占半边天),相信在人类社会的商品交易领域亦可如此(此时“量子经济”为零)。二者间的优化配置达到最优(临界点)的过程当中,将会发生什么? 所以我们不妨猜想一下,“量子经济”如果能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商品交易中占到3成的份额,您认为那将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答案是: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到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