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鄂君启节 |
释义 | 鄂君启节名称: 鄂君启节制造年代: 战国 材料: 青铜 规格: 舟节长31厘米,宽7.1厘米,车节长29.6厘米,宽7.3厘米 收藏地: 中国历史博物馆 节是古时由帝王或政府颁发的用于水陆交通的凭证。就形制而言,有虎形、马形、龙形、竹节形。早期的节是剖竹为之,《周礼·小行人》中有所记载。后来虽用青铜铸造,但仍多取竹节之形。 鄂君启节共出土5件,舟节2件,车节3件,合在一起则呈圆筒状。节面文字错金,各有9行,舟节163字,车节154字。据铭文记载,其铸造时间是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为怀王颁发给封地在今湖北鄂城的鄂君启于水陆两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证。铭文还严格规定了水陆运输的范围、船只的数量、载运牛马和有关折算办法,以及禁止运送铜与皮革等物资的具体条文。 此节为研究其时楚国的符节制度、商业、交通和楚王同封君上下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另外,其器型迄今为止仅此一见,更显珍贵异常。 金银错铜器表面镶嵌着金银丝,构成瑰丽的图案,叫做“金银错”。有的金银丝细如毫发。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 目前我们能见到最早的错金银青铜器,就是一件错金铭文的栾书罐,是春秋中期的,器高四八.四公分,素面,颈至肩下,有金错铭文五行共四十字。铭文大意是:在正月季春,栾书作此器,用以祭祀祖先,希望长寿,子孙永宝用。栾书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臣,卒于公元前五七三年。目前,我们尚未见到过比此更早的错金青铜器。 自公元前六世纪金错铭文开了个头,从此之后,竞相仿效,风行了近一千年,其高峰期是春秋后期至汉代。 金银错本身是一种装饰工艺,为了追求装饰美,铭文从此发生了变化,铭文的位置,从器内移于器表,并刻意进行经营。金错铭文一般使用各种美术字,其中用得最多的,是吴越鸟虫书。 鸟虫书又名虫书、鸟篆、鸟籀,是篆书中的花体,往往用虫鸟组成笔画,似书似画,饶有情趣。金错鸟虫书铭文,在春秋至战国早期,多用于兵器上,秦汉则见于壶等容器上,如上海博物藏金银错鸟篆纹铜壶和河北省满城西汉墓出土的金错鸟篆纹铜壶。 有些青铜器金错铭文,虽然不是鸟虫书,但也有图案化、艺术化的倾向。如一九五七年安徽寿县出土的战国金错鄂君启节,上有金错铭文三一二字,字体似草叶篆,线条劲细飘逸,横竖笔划交叉处,常常以圆点装饰,好似点点明星,散落于字里行间,非常美观。 以错金为饰的青铜器,鲜见伪品,大概是因为此工艺极难仿制,即便有伪作,也容易被识破的缘故。 安徽省博鄂君启金节安徽省博青铜馆藏 《鄂君启节》于1957年4月在安徽省寿县城南邱家花园出土,青铜铸造。古人为防奸杜伪,在镶嵌工艺的基础上进行“错金银”再创作,故又称《错金鄂君启铜节》。此次出土共有4件,其中车节3件,舟节1件。车节长29.6厘米,宽7.1厘米,厚0.6厘米,弧宽8.0厘米。舟节长31厘米,宽7.2厘米,厚0.7厘米,弧宽8.0厘米。车节为陆路通行政,三件大小相同,可拼成一个大半圆的“竹筒”(五件可拼成一个完整的)。 每件计有铭文9行,行16字,共计150字(重文4字)。舟节为水路通行证,较车节稍长,每件计有铭文9行,行18字,共计165字(重文2字,合文1字)。 车节铭文如下大司马昭阳败晋师于襄陵之岁,夏囗之月,乙亥之日,王居于茂郢之游宫。大工尹囗以王命,命集尹囗囗,囗尹逆,囗令阢为鄂君启之囗囗铸金节。车五十乘,岁能返。毋载金、革、黾(渑)、箭,如马、如牛、如特,屯十以当车;车如棓(棒)徒,屯廿廿(二十)棓以当一车,车以毁于五十乘之中。自鄂往,庚?#91;丘,庚邡城,庚囗禾,庚畐焚(或作埜),庚繁?#91;,庚高丘,庚下囗(蔡),庚居鄛,庚郢。见其金节毋征,毋舍桴饲,不见其金节则征。 舟节铭文如下大司马昭阳败晋师于襄陵之岁,夏囗之月,乙亥之日,王处于茂郢之游宫。大工尹囗以王命命集尹囗囗、缄尹逆、缄令囗为鄂君启之府囗铸金节。屯三舟为舸,五十舸,岁一返。自鄂往,逾油,徒(涉)汉,就邔,就芑?#91;(云阳),逾汉,就郢,逾夏,内囗,逾江,就彭逆,就松?#91;,入泸江,就爰陵,徒(涉)江,入湘,就誓,就洮?#91;,入耒,就郴,沅、澧、油、徒(涉)江,就木关,就郢。见其金节毋征,毋予馔食;不见其金节则征。如载马、牛、差以出入关,则征于大府,毋征于关。 “鄂君启”中的“鄂”为地名,“启”是鄂君之名。鄂君启,字子皙,是战国时期楚怀王之子。通过车节和舟节的文字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鄂”到“郢”的水陆交通路线、车辆及船只得调配、沿途所享受的特权等。据专家研究,此时的“节”相对于“符”来说,更方便,更实用了。它对于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交通等都有着巨大的研究价值。此节制于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