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鄂尔多斯盆地储层横向预测技术 |
释义 | 《鄂尔多斯盆地储层横向预测技术》为蒋加钰等所著,本书汇集了19篇论文,较系统的阐述了鄂尔多斯盆地岩性油气藏储层的地震预测技术系列及工作流程,同时也较系统的反映了20年来储层预测在鄂尔多斯盆地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的作用与技术进步。 基本信息作者:蒋加钰等 ISBN:10位[7502152539]13位[9787502152536]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6 定价:¥58.00元 内容提要论文主要源于生产实践,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借鉴性,可供从事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的技术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蒋加钰,女,1947年生于重庆市。1970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地球物理勘探专业;1996年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并享受国家政府津贴;2001年获长庆石油勘探局学术技术首席专家称号;现为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专家。 30多年来,蒋加钰一直从事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油气储层(岩性、物性、含气性)预测及解释方法研究工作。研制了黄土塬树枝状水系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及浮动基准面变速成图方法。创立了利用地震信息识别前石炭纪、前侏罗纪古地貌的“地震古地貌学”。其中,前石炭纪古地貌识别技术——奥陶系顶部风化壳侵蚀潜沟解释技术,为长庆气田马五;探明储量含气面积的圈定及长庆气田开发井位的优选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利用地震信息重塑的前侏罗纪古地貌,为近几年长庆石油的增储上产提供了重要依据。经过近20:年a9探索,研制了一套适用于鄂尔多斯盆地下古、上古、中生界油气储层厚度、物性、含气性预测的技术系列及井位优选的工作流程。 累计获局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集团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一项;局级科技进步奖82项。先后在相关刊物和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6篇。多次获得长庆石油勘探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甘肃省、宁夏自治区优秀科技人才、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并于1995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的殊荣。 编辑推荐本书汇集了19篇论文,较系统的阐述了鄂尔多斯盆地岩性油气藏储层的地震预测技术系列及工作流程,同时也较系统的反映了20年来储层预测在鄂尔多斯盆地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的作用与技术进步。 储层预测的应用储层预测技术是利用地震测井信息,在地质理论指导下对油气储层的空间展布形态进行宏观描述,对储层的微观特征进行横向预测的一门技术,其技术关键是地震反演〔‘一“口。将地震波形反演为可直观反映地层形态和性质的波阻抗己得到广大地质工作者的认可,但波阻抗是密度与声波速度的乘积,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区分渗透性砂岩和泥岩,难以区分的原因在于不能确定是由于岩石矿物成分的变化引起了波阻抗值的变化,还是孔隙度的变化造成了波阻抗值的变化,而这对于识别储层与非储层又是至关重要的。为此研究了地震信息与测井信息的关系,采用无格点序贯高斯模拟(Gridless Sequential GauSSian Simulation)反演技术进行测井参数的反演,在测井曲线的约束下,将地震信息反演成为与地震信息相关度较大的测井曲线,如SP(自然电位)、GR(自然伽马)、POR(孔隙度)等,然后将得到的测井参数与波阻抗放在一起进行分析处理,去除非储层的影响,完成储层识别。1基本方法步骤无格点序贯高斯模拟是基于地质统计的区域化变量理论进行储集层空间特性分析,采用随机的反演模式对测井参数进行反演的。 目录地震成果在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奥陶系顶部侵蚀面解释技术 W1井区马五5白云岩展布预测 天环北地区储层横向预测及其效果 陕甘宁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盐岩分布与油气富集关系的探讨 榆林气田南区山32亚段储层岩性、物性、含气性预测方法及效果 盒8下亚段主河道地震解释技术 Su6井区三维地震储层物性及含气性预测研究 苏里格气田二维三分量地震资料解释技术及应用效果 多波资料解释的一点体会 横波地震资料处理基础静校正 利用地震属性对太原组桥头砂岩的预测 中生界储层地震预测技术及应用效果 西峰地区长8储层地震剖面特征及砂体厚度展布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复杂地表条件下的基础静校正技术 人工神经网络含气综合判识技术 储层参数的分形判识及应用 PRONY变换在储层含气预测中的应用 解释性处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