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俄罗斯Mi-28“浩劫” |
释义 | 军方的要求一提出来,俄罗斯的两个直升机设计局便展开了激烈竞争。卡莫夫设计局很快报出了双旋翼共轴式战斗直升机卡—50,而米里设计局则推出了比米— 24先进得多的米—28。米--28于1982年11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飞行,到1994年2月,全部研制工作宣告完成。 米-24简介前苏联70年代研制的战斗直升机米—24,是根据米里的设计思想设计的。60年代末,米里的设计思想是:研制一种以执行作战任务为主、以运送兵员为辅的战斗直升机。根据这一设计思想研制的米—24,与西方同类攻击直升机相比,不仅外形尺寸大,机身中部截面大,而且空机重量也增大。因为米—24 (这里指双型,即米—34II,英文资料译为Mi—24D,即米—24D。)的前机身同西方攻击直升机一样,都有两个纵列式机组人员座舱,而中机身却比西方的攻击直升机多出一个 庞大的运兵舱,里面可以乘坐8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运送其它物资。由于运兵舱的存在,机身中部自然就非常宽大,于是雷达反射截面积也大,所以容易被敌方雷达探 测到,也容易被敌方的武器击中。而且,空机重量大,也会影响到直升机的作战机动性。部队多年的佼用实践证明,这样的战斗直升机满足不了现代化战争的需要。 前苏联军方迫切需要一种比米—24小,跟美国的AH—64A“阿帕奇”相似的战斗直升机。这样的直升机将专门执行对地作战任务,不再承担运送兵员的任务。 优越性同米—24相比,米—28具有突出的优越性。首先, 米—28的任务专门化,只承扭作战任务,即攻击敌方地面装甲目标,对己方地面部队进行火力支援等,不再负责运送兵员,所以不需要庞大的运兵舱。这样机身就变细了,中部截面也就缩小了,于是雷达反射截面积也随之减小,所以有利于降低被敌方雷达探测到的概率,提高战场生存性。 同时,空机重量也减小了,这又有助于提高飞行性能。例如该机机动性就有明显提高,其过载范围为—0.5G至+3G,能表演包括正筋斗、半筋斗反转等特技, 在战斗中,这就有利于摆脱敌方固定翼飞机的追击。米—28的防护比较强,驾驶舱前面装有防弹玻璃,驾驶舱周围有防弹装甲保护,其陶瓷装甲板能经受任子弹的多次打击。即使装甲被打碎,也容易在野战条件下予以更换。两台发动机相互位置离得较远,中间由减速器隔开,可以防止一弹击中两台发动机。在部件配置上也作了 巧妙安排:让不太重要的部件作为屏障,以遮挡和保护关键部件,这样便可在不用装甲的情况下提高直升机的抗弹能力。米—28的武器威力强大,装有口径为30毫米 的机炮,其活动方位角为110度;机身两侧短翼翼下挂架可携带16枚反坦克导弹,射程为800至6000米,这些导弹不仅能攻击敌方地面装甲目标,而且还能破坏敌方的 临时火力点、指挥部等。 对手而竞争对手卡莫夫设计局大肆宣传卡—50的新奇特点,说它是世界上第一种双旋翼共轴式战斗直升机,第一种单人驾驶战斗直升机;第一种采用弹射救生技术的 战斗直并机。卡—50的新奇特点和卡莫夫设计局的宣传攻势的确起了很大作用,当时军方支持卡—50的趋势十分明显,为此,米—28处于不利境地。 米-28N的崛起处于逆境中的米里设计局并不气馁,他们也展开了宣传攻势。他们大力宣传直升机单人驾驶无法执行作战任务的道理,有力的证据就是 美国的RAH—66“科曼奇”直升机。在该机研制计划的初期,美国也曾打算采用单人驾驶方案,但是,经过反复实验证明,单人驾驶不能很好 地执行作战任务,在贴地飞行时更是如此。于是,美国放弃了单人驾驶方案,仍采用了双座方案。美国的的电子系统智能化技术要比俄罗斯先 进多了,都不敢采用单人驾,驶方案,以俄罗斯的电子系统技术水平,怎么能使人相信单人驾驶能够完成作战任务呢? 军方的态度米里设计局的宣传攻势不仅动摇了军方对卡—50的决心,也使卡莫夫设计局内部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动摇。后来,又从军方传来消息说, 军方对卡—50和米—28都不够满意,因为这两种直升机夜间和恶劣气象条件下的作战能力都比较弱。军方盼望得到象美国AH—64D“长弓阿帕奇”那样的全天候作战直升机。 改进于是,两个设计局新一轮激烈竞争又开始了。卡莫夫公司(即以前的卡莫夫设计局)在卡—50的基础上进行改型,推出了具有夜战能力的双座战斗直升机卡— 52,而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厂(即以前的米里设计局)则推出了能在夜间和恶劣气象条件下作战的“夜战之鹰”米—28N。 1994年1月,俄罗斯军方作出决定,宣布为米—28N提供研制经费。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厂的日子好过了,遂加紧进行研制,计划在1997年交付部队使用。 那么,同米—28的基本型相比,米—28N最重要的就是米—28N增加了能保证在夜间和恶劣气象条件下作战的各种设备,从而使米—28N成为 全天候作战直升机。同美国的AH—64D“长弓阿帕奇”一样,米—28N旋翼轴上方,也装有能自由转动的锤状整流罩,里面装有毫米波火控雷达。 这种雷达不仅具有探测和火力控制的功能,而且还可以作为导航辅助装置使用。所配备的夜视镜以人们习惯的方式提供信息,使用方便,但要求 有一定的照明度,所以使用受到一定限制。面前视红外系统不受照明度强弱的限制,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极其黑暗的夜间,也能发现和跟踪目 标。它的作用范围比夜视镜大得多,能发现和识别5公里左右距离上的目标。其视场范围为13度×18度。夜视镜和前视红外系统配合使用,取长 补短,能提高夜间观察和跟踪目标的能力。在米—28N上还装有微光电视、激光测距仪、头盔目标指示器、全球定位系统等,对观察、识别、跟踪 目标和导航都大有帮助。利用地球物理场进行极值曲线导航的高精度导航系统,能可靠地引导直升机飞行;地形跟踪系统能保证直升机在复杂地 形上空,以10至15米的高度贴地飞行,能及时规避危险的障碍物。 其次,米—28N还增大了所装发动机的功率。米—28直升机基本型的发动机,单台额定功率为1640千瓦(2200轴马力),而米—28N则采用 了两台功率更大的TB3—117BM涡轴发动机,单台额定功率为1864千瓦(2500轴马力)。为此,还为其设计了效率更好的BP—29主减速器。它的 其它方面与米—28基本型相同,性能也基本不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