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断章取义
释义
1 汉语成语

成语:断章取义

发音:

duàn zhāng qǔ yì

解释:

断,截取;章,篇章。 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典故:

原指只截取《诗经》中的某一篇章的诗句来表带自己的意见,而不顾及所引诗篇的原意,或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后来比喻征引别人的文章,言论时,只取与自己意见相合的部分。

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示例:

1、如今只~,念出底下一句,我自己骂我自己不成?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 2、 宋人攻击王介甫,说他将明妃写成一个不忠君不爱国的人,其实是~,故入人罪。★朱自清《清华的一日》3、断句取义是在一句两句里拉出一个两个字来发挥,比起~,真是变本加厉了。 ★朱自清《经典常谈·诗经第四》4、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造出来的。 ★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用法】: 连动式;作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 望文生义、穿凿附会

【反义词】: 实事求是

【造句】:你这样子断章取义是不对的.

2 2008年布莱恩德帕尔玛执导电影

摘要

这是一部关于参与伊拉克战争的美国士兵的故事,聚焦在战场上覆盖的包括博客和网络报道在内的各种现代传播方式。《断章取义》改编自真实事件以及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一场战争,试图探讨了置身于其中的年轻美国士兵在道德良知世界中的迷失。影片讲述了发生在一支美国军队以一位天真无辜的伊拉克女孩及其家人为攻击目标、进行迫害的悲剧故事,到最后甚至犯下了惨无人道的强奸和凶杀。影片同时还揭露了在战争中无辜牺牲的人员伤亡,以及处在战火纷飞之下的伊拉克前景令人堪忧。

基本资料

片名:Redacted

译名:断章取义

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 Brian De Palma

主演:帕特里克·卡洛尔 Patrick Carroll

罗勃·德维尼 Rob Devaney

伊兹·迪亚兹 Izzy Diaz

迈克·菲格罗阿 Mike Figueroa

凯尔·奥尼尔 Kel O'Neill

丹尼尔·斯图尔特·谢尔曼 Daniel Stewart Sherman

类型:剧情/战争

片长:90分钟

级别:R级(暴力、强奸、粗口和性内容)

发行:HDNet Films

上映日期:2007年11月16日(美国限制上映)

2008年2月20日(法国)

2008年3月7日(英国)

剧情介绍

影片聚焦于从2003年开始的伊拉克战争,影片以美国士兵在战争中的人性变化过程为切入点,记叙了置身于残忍战争之中的年轻美国士兵在道德与良知世界中的迷失与堕落,并顺便探讨了在现代战场上,包括网络报道在内的各种现代传播方式对战争舆论的影响。

故事从一位身处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国士兵决定用手提机摄像机拍摄军营生活开始,该士兵本来想以此背景为素材做一部实验电影,用以战争结束后去报考电影学院。不料在这次尝试性的拍摄过程中,他却从自己的镜头中看到了敲击人性的一幅幅残忍战争画面:检查站的士兵无故闯入伊拉克一户平民之家,逮捕了男主人,强奸了这家年仅十四岁的女孩,种种暴行,触目惊心。

在纪录这些非人行径的同时,影片还揭露了在战争中无辜牺牲的人员伤亡。最终,饱受虐待而无力还击的伊拉克人愤怒了,借助现代传媒手段,开始了疯狂极端的报复,他们绑架了美国人,并把虐待他们的残忍过程放到了互联网上,该视频一经传出,终于引发了世界性的震惊与反思……

创作背景

《断章取义》作为一部聚焦于伊拉克战争的类纪录片,从创作过程,到主创班底,一路以来都极力摒弃浮华,力求将最真实而残酷的战争一面展现在人们眼前。为了令观众能够毫不分心地聚眼于故事本身,并且与以战争为噱头的华丽商业片划清界限,独立制片公司HDNet在演员圈定上有意去选择一些面生的二、三线演员,所以影片以“星光”成色来论定,并不足以吸引眼球,但是其创作的真正主导者——集编导于一身的大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大名却足以如雷贯耳,令观众能在观看之前就蓄满一腔敬意——

今年已经六十七岁的布莱恩·德·帕尔玛,在好莱坞影坛一直是一个难以界定的异数,他的早期作品如《铁面无私》、《疤面煞星》、《魔女嘉莉》等,都是令影迷们至今想起仍觉热血沸腾的经典之作,但是这位长久受到影迷狂热追捧的独特导演,却一直不是美国学院派的那杯茶——大名鼎鼎的帕尔玛导演至今竟然从来没有受到哪怕一次奥斯卡提名的青睐,简直是令人极度匪夷所思的一件事。但是反过来,因为帕尔玛的佳作一直广受影迷爱戴,每次新作筹拍传出都会累积巨大的期待度,所以偶有失手反而比一般导演更容易被人揪住不放,从《剃刀边缘》到《火星任务》,布莱恩·德·帕尔玛曾“光荣”地得到过五届“金酸莓”最差导演奖提名——如此高的影坛知名度,和如此错位的奖项历史,令德·帕尔玛当之无愧为好莱坞影坛名气与地位最尴尬的导演。

近年来德·帕尔玛的创作效率随着年龄增长大大降低,2002年一部《蛇蝎美人》饱受影评人诟病,去年蛰居已久推出的新作《黑色大丽花》质量更是差强人意,对于好莱坞电影套路越来越厌烦的德·帕尔玛,由此开始寻找起更具现实意义的表达方式,于是这部着眼于伊拉克战争的类纪录性故事开始在帕尔玛脑中渐渐浮现出来。帕尔玛为了拍摄此片,亲自挖掘出大量史实资料,并走访了多位战争亲历者,才写出了这部情节耸人听闻但绝对真实的大胆剧本。

之前鲜少涉及战争题材的德·帕尔玛,这一次是真真正正将名利口碑抛于脑后,想拍摄一部还原真实、拷问人心的战争实录,影片全程在约旦取景拍摄,片场条件十分艰苦,为了最大程度还原伊拉克战争背景,影片在用光和色彩上都毫无炫技意图,用灰暗的背景光和晃动的镜头记录下令人不敢直视的一幕一幕。虽然远赴他国拍摄,但因为影片演员皆为二线以下,且导演德·帕尔玛这次将精力全部用在拍摄本身,而非商业宣传,因此一部不乏硝烟战火等战争大场面的影片,投资预算却只有区区五百万美元,可见帕尔玛这次的低调与诚意。

也正是这样洗尽铅华的勇气与实力,令每况愈下的德·帕尔玛拍出了这部令人大吃一惊的战争电影,影片拍毕后苦于找不到更广泛的发行渠道,但慧眼识珠的威尼斯电影节却毕恭毕敬地将这位有着意大利传统姓氏的大导演邀请过来,尽管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因对好莱坞作品过于重视而饱受诟病,但于群芳众艳之中,却是布莱恩·德·帕尔玛这部灰暗沉闷的诚意之作,赢得了评委席的一致称赞,帕尔玛最终捧得了最佳导演银狮大奖——这可是自1968年的《帅气逃兵》(Greetings)起近四十年来,大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获得的惟一一个拿出得手的国际电影节大奖。

题材评析

好莱坞虽然更多时候被人看作一个造梦工厂,但是从奥利弗·斯通到史蒂芬·斯皮尔伯格,这个全地球电影出产量最高的神奇地方,也一直不乏对残酷战争的记叙与思考。奥利弗·斯通的“越战三部曲”,选取的角度是“反思”二字,那场令整整一代美国人蒙受伤痕的战争,为斯通犀利的视角提供了最大的原创力,《野战排》和《生于七月四日》都是真实再现战争对人性的扭曲过程,但由于斯通立足于战争的失意一方,所以其选取的角度并未引起太大的争议。在战争电影方面,实力惟一堪与之相提并论的正是斯皮尔伯格,但无论是《辛德勒的名单》 ,还是《慕尼黑》,影片的叙述主题都与敏感的美国本身是非有一定距离,而以二战为主题的《拯救大兵瑞恩》,则是对年代相对久远的英雄主义的一次缅怀歌颂,算不上针砭时弊之作。

因此与前贤相比,布莱恩·德·帕尔玛这部新作《断章取义》在题材上要大胆敏感得多,它的叙述主题是现实中至今仍余音缭绕的伊拉克战争,美国作为这场战争真正的主动参与者,由一个美国导演的视角出发去纪录这场战争,不免容易引起争议。而帕尔玛大胆之处就在于对那些连政府都遮遮掩掩的战争事实的真实还原,帕尔玛没有从政治是非上去评判这场非人暴行,而是从人性角度记录残酷经历对人的心灵扭曲过程。所以这相比较于2004年由法国出品的同类题材影片《乌龟也会飞》 ,视角和观点上的胆量都更为引人注目;再对比英国名导萨姆·门德斯那部并未与敌人真正交手的《锅盖头》,在双方冲突是非观念的评判上,《断章取义》相对拿捏起来难度也要更高几分。所幸向来创作水准起伏较大的德·帕尔玛,这次可以看出是真正平心静气来还原这场鲜为人知的真实内幕,因此演员的表演是否真切贴近、灯光角度道具布局是否完美无缺,都并不是这部《断章取义》真正需要被关注之处,低调而大胆推新的德·帕尔玛这部新作的事实与观点,能否如众人期盼那般真切与犀利,才是评判影片的惟一标准。

影片影响

2008年8月31日,布莱恩·德·帕尔玛的参赛片《断章取义》(Redacted)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映,沉浸在电影节欢乐气氛中的水城被来自伊拉克的悲惨镜头所震惊。

曾经执导过《疤面大盗》和《碟中谍》的德·帕尔玛这回带来的是一部“伪纪录片”。它的灵感来自一个真实的事件——在巴格达南部,一个美国士兵强奸了一名14岁的伊拉克女孩,然后点燃她的尸体,射杀了她的父母和5岁的妹妹,经过艰难的审判,这名士兵被判110年徒刑。这部电影以参与到这个事件中的另一个士兵的视角展开,看上去就像他随身携带的摄像头拍摄的,中间插入真正的电视新闻、纪录片和战地照片,然而,它的故事却是虚构的。

至于为什么要编造一个虚构的故事,德·帕尔玛说他“不得不虚构事实”,如果他采用真实的人物和事件,法律就会不允许他的影片上映。用摄像头拍摄电影的主意来自德·帕尔玛对互联网的研究,“那些博客,那些语言的应用,都能在我的电影里找到。”《断章取义》里有很多非常直接的暴力镜头,比如在一个“基地”组织网络录像风格的片段中,一个美军士兵被斩首。在影片的最后,是以蒙太奇手段展示的伊拉克受害者的真实照片,其中包括残疾和死亡的妇女儿童。

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字的意思是“被重新剪辑过的”,暗示审查制度让公众不能看到战争的真相。德·帕尔玛说:“在越南战争中,我们看到战争的破坏、被我们杀害和致残的人们的悲痛,但在这场战争中我们却看不到这些。如果你去找就会看到它,但不是在主流媒体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4 23: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