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端午诗话 |
释义 | 简介尽管有几个国家在与我们争“端午节”为国家级的传统佳节,但是以端午为题的诗词,其他国家肯定没有中国多。光是有宋一代,72卷《全宋诗》中诗题里含有“端午”两字的就有218首,还不包括诗句中写到端午情景、端午习俗的。《全唐诗》中直接写到端午的诗也不在少数。诗人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总是有感而发,借景生情。 代表人物屈原逢端午,免不了谈及屈原。余靖的《端午日事》:“江上何人吊屈平,但闻风俗彩舟轻。空斋无事同儿戏,学系朱丝辟五兵。”余靖另一首《端午日寄酒庶回都官》:“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家酿寄君须酩酊,古今嫌见独醒人。”而唐人文秀则有《端午》一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的粽子和屈原也是有联系的,据说当年屈原投汨罗江而死,大家为了避免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的身体被鱼啃了,就包了粽子投进江中喂鱼,希望它们吃饱了对屈原就不感兴趣了。 写屈原不能不提到《离骚》,是宋代张来的《和端午》:“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有离骚在世间。”赵善括的《乙酉端午联句》则云:“离骚读罢意沉沉,痛饮狂歌作楚吟。鱼腹有灵应瞑目,后来犹自有孙心”。“孙心”即顺从的心。赵蕃写过《端午三首》也让人难忘:“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尔奈渠何。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 其他“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何意更觞昌?酒,为君击节一长歌”。戴复古的《端午丰宅之提举送酒》诗:“海榴花上雨萧萧,自切菖蒲泛浊醪。今日独醒无用处,为公痛饮读离骚”。胡仲参的《端午》诗:“千年流水去滔滔,此日人来吊汨罗。江上画船无买处,闭门风雨读离骚”。文天祥写过5首端午诗,其中一首五言诗道:“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汀隔辽海。”(《端午即事》)张商英《端午偶题》:“孤忠不屈赴湘流,甘与干逢地下游。若共蛟龙争口食,何如附会楚王休”。 写端午的诗太多了,从这些诗中,我们也能体会到诗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忧国之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