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堵江华 |
释义 | 堵江华 号文砂 中国艺术研究院首位紫砂艺术教授、研究生导师 将军翰墨紫砂院 执行院长 1966年10月生于陶都宜兴 ,1989年开始由原从事美术教学工作转向紫砂艺术的学习、创作和研究。多年来,堵江华先生在致力于传统紫砂工艺技艺研究的同时,更注重自身综合学养的提升;在艺术创作中,既重视作品的工艺技艺,更重视作品所包容的文化元素;在致力于紫砂历史文化梳理的同时,更关注紫砂艺术未来发展的方向。2006年5月,堵江华先生因为出色的艺术才华和艺术成就以及对紫砂文化发展所作的努力得到国家文化部门的肯定,成为中国最高文化艺术研究机构和艺术学府----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首位紫砂艺术教授、研究生导师,从而将紫砂这门源于宜兴的传统民间艺术真正引入了高雅的艺术殿堂,将为高端紫砂艺术人才的培养、紫砂艺术研究和紫砂文化发展传播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006年5月22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在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聘任紫砂名家堵江华先生为美术学紫砂艺术教授、研究生导师的仪式上,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王文章发表了重要讲话。他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向受聘为美术学紫砂教授研究生导师的堵江华先生表示欢迎,同时也向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能够聘请到堵江华先生为研究生导师表示祝贺。王文章副部长在讲话中强调了聘请堵江华先生为研究生导师的重要意义,他指出,近年艺术研究院的研究生培养方针就是立足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堵江华先生的到来,对我院研究生教育在实践领域拓展以及丰富学科方向具有重要作用。著名美术评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张晓凌先生这样评论:“堵江华先生,一位从事中国紫砂艺术研究、创作的文人紫砂艺术家、学者,多年来,埋头钻研,孜孜不倦,道术兼修,文艺并举,利用传统文化资源,重建文人紫砂的器物、气息和精神,并同当代人文精神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新文人紫砂的发展道路……” 堵江华教授的“曼生十八学士壶”等代表作品先后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及国外一些著名博物馆、艺术馆收藏。从市场看,2009年秋,“石瓢提梁壶”创下了人民币35.8万余元的个人单件作品成交记录;2010年保利春拍中,作品“东坡提梁壶”创下了47万余元的最新成交记录,2010保利秋拍中,“极天壶”以人民币42万余元成交,成为当代紫砂艺术名家作品市场的重要标杆之一。 【最近报道: 2011年4月23日上午,“将军翰墨紫砂院”成立揭幕仪式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首位紫砂艺术教授堵江华联袂百名将军合作的“将军翰墨紫砂作品展”开幕式在北京“国粹苑”隆重举行!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的迟浩田上将亲笔为“将军翰墨紫砂院”题写了院名,曾任国防大学校长的裴怀亮上将、曾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的宜兴籍将军宗顺留中将、曾任28集团军军长、北京军区副参谋长的王良均将军等五十余位将军参加了开幕庆典。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杨化玉、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主任胡克、副主任刘清朗、长期担任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和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的宜兴籍艺术家、教育家徐庆平教授、中国曲艺家协会党组书记、中华曲艺学会会长、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以及各界来宾汇聚“国粹苑”出席这次了活动。 紫砂艺术源于陶都宜兴,是融陶文化、茶文化以及诗文、书画、篆刻等诸多中华元素、国艺精粹为一体的极具中华文化代表性的一门艺术,堪称“国粹”。 宜兴紫砂文化始于北宋,盛于明清.新中国成立后,紫砂艺术的发展得到各级政府和历任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紫砂艺术也为提升人们的文化生活品位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发挥积极的作用。 紫砂文化发展的过程是对各种中华传统文化精粹、人文精神不断吸收、包融的 过程,紫砂艺术品又是最能融入人们生活的艺术品,社会各个群体的热情参与是紫砂艺术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的充分体现,也是促进紫砂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历史上,历代将军不仅为兴国安帮的中流砥柱,无数兼俱文韬武略于一身的将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也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东晋右军将军王曦之、平定“安史之乱”建下奇功的大唐朝“鲁郡开国公”颜真卿,他们不仅是刚正不阿的将军,也是名冠天下的书法大家。辛弃疾、文天祥、岳飞等等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民族英雄们不仅为报国安民作出了贡献,同时也在中华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的印迹。 当代共和国的将军,为国家的保卫和建设、为改革开放的保架护航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当代将军为共和国的文化建设、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注入了很大的热情。很多将军则用书法来表达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心和热爱。将军的书法,率直、正气、苍劲、雄浑,与文人书法相比,有着自身独具的精神魅力。 长期致力于紫砂艺术创作和研究以及紫砂文化推广的中国艺术研究院首位紫砂艺术教授堵江华在多年前就有个设想,如果以将军书法与朴雅兼俱的紫砂壶相结合,可以为紫砂艺术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元素;将军们通过书法将自身的精神气质与紫砂作品相融合,将为传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起到特殊的作用,紫砂艺术也可以以此更多地融入将军们的生活,为丰富将军们的文化精神生活发挥积极的作用!以此为旨,堵江华教授陆续邀请了一些既热忱关怀又愿意热情参与传统文化发展的将军,创作一批独俱将军精神的“将军书法”,镌刻于特为此创作的一批紫砂壶上,从构想到完成历时数年,先后得到了包括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的迟浩田上将,现任中央军委委员、国防部长梁光烈上将,曾任国防大学校长裴怀亮上将,现任国防大学校长王喜斌上将,曾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的宜兴籍将军宗顺留中将、曾任28集团军军长、北京军区副参谋长的宜兴籍将军王良均将军等一百多位将军对紫砂文化的关心和支持,纷纷题写了书法作品,至今已经完成了百余件“将军翰墨紫砂”作品,并汇集成《将军翰墨紫砂谱》。同时,在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的支持下,在众多关心、支持紫砂文化艺术发展的将军们的热心参与下成立“将军翰墨紫砂院”和“国粹紫砂艺术馆”,作为长期向社会公开免费展出这些“将军翰墨紫砂”作品的场所,既展示当代共和国将军的儒雅风采,更表达将军们对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将军翰墨紫砂院”由文化部直属司局级单位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主办,由朱启上将、李乾元上将、裴怀亮上将担任名誉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首位紫砂艺术教授堵江华担任执行院长;曾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的宜兴籍将军宗顺留等五名中将担任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28集团军军长、北京军区副参谋长的王良均将军以及曾任陆军指挥学院院长的刘朝明将军担任执行主任;王宁大校任院长助理。 由众多共和国将军积极参与 “将军翰墨紫砂院”、指导紫砂文化发展工作,本身就是对紫砂文化意义的极大认同,对紫砂艺术的发展将起到特殊的促进作用。今后,“将军翰墨紫砂院”和“国粹紫砂艺术馆”也作为一个公益的让社会各界人士更充分地了解传统国粹文化紫砂艺术的园地,对紫砂感兴趣的各界朋友可以来这里了解紫砂文化的发展历史、学习紫砂工艺的独特技艺、“亲密”感受紫砂艺术精品的文化魅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