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读文心雕龙
释义

王元化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思想家,著述宏富。在其六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信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原则,对当代中国的诸多重大问题,均发表有他自己独到见解的论著。《读文心雕龙》便是其中之一。他曾自言:我曾以多年的心血写成的这本著作,并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消亡。无论在材料上,方法上,观点上,我在当时是用尽力气去做的,我的劳力并未白费,它们对今后的读者可能还有些参考价值。

书名:读文心雕龙

作者:王元化

ISBN:9787802253674

页数:270页

定价:¥42.00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1日

装帧:平装

作者简介

王元化(1920-2008),著名文学理论家、评论家、现代作家、著名学者、《文心雕龙》研究学者,与钱钟书素有学界泰斗“北钱南王”的称号。

1920年11月30日生湖北武昌,祖籍湖北江陵。曾用笔名洛蚀文、方典、函雨等。三十年代开始写作。曾任中共上海地下文委委员、代书记,主编《奔流》文艺丛刊。抗战胜利后,曾任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讲师,50年代初曾任震旦大学、复旦大学兼职教授,上海新文艺出版社总编辑,上海文委文学处长,1955年受到胡风案牵连,至1981年平反昭雪后,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曾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杭州大学名誉教授,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名誉会长。2008年5月9日22时40分,王元化在上海瑞金医院去世,享年88岁。

内容简介

王元化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思想家,著述宏富。在其六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信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原则,对当代中国的诸多重大问题,均发表有他自己独到见解的论著。最近他的十卷本文集即将问世,但为了便利更多的读者,王先生在其全部著述中择其精要,编为单行本出版。这些单行本系按类编纂,总名曰《清园丛书》。这本《读文心雕龙》就是本丛书单行本之一。此外,已出版的单行本还有新星出版社刊行的《读黑格尔》、上海辞书出版社刊行的《沉思与反思》、上海书店出版社刊行的《清园谈戏录》。即将出版的还有《读莎士比亚》等。这些单行本皆可视为先生的思想要义之作。

目录列表

小引

刘勰身世与士庶区别问题

《灭惑论》与刘勰的前后期思想变化

刘勰的文学起源论与文学创作论

《文心雕龙》创作论八说释义小引

释《物色篇》心物交融说——关于创作活动中的主客关系

〔附释一〕 心物交融说“物”字解?

〔附释二〕 王国维的境界说与龚自珍的出入说

〔附释三〕 审美主客关系札记

释《神思篇》杼轴献功说——关于艺术想象

〔附释一〕 “志气”和“辞令”在想象中的作用

〔附释二〕 玄学言意之辨撮要

〔附释三〕 刘勰的虚静说

释《体性篇》才性说——关于风格: 作家的创作个性

〔附释一〕 刘勰风格论补述

〔附释二〕 风格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释《比兴篇》拟容取心说——关于意象: 表象与概念的综合

〔附释一〕 “离方遁圆”补释

〔附释二〕 刘勰的譬喻说与歌德的意蕴说

〔附释三〕 关于“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一点说明

〔附释四〕 再释《比兴篇》拟容取心说

释《情采篇》情志说——关于情志: 思想与感情的互相渗透

〔附释一〕 《辨骚篇》应归入《文心雕龙》总论

〔附释二〕 文学创作中的思想和感情

释《镕裁篇》三准说——关于创作过程的三个步骤

〔附释一〕 思意言关系兼释《文心雕龙》体例

〔附释二〕 文学创作过程问题

释《附会篇》杂而不越说——关于艺术结构的整体和部分

〔附释一〕 文学创作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附释二〕 整体与部分和部分与部分

释《养气篇》率志委和说——关于创作的直接性

〔附释一〕 陆机的应感说

〔附释二〕 创作行为的自觉性与不自觉性

附录

《文心雕龙创作论》初版后记

《文心雕龙创作论》第二版跋

《文心雕龙讲疏》日译本序

作者自序

本书自一九七九年以《文心雕龙创作论》书名出版后,迄今有十多年了。一九八四年,《文心雕龙创作论》印行第二版时,我曾在文字上略作修订,并在有关章节后增加了二版附记,以补充或订正原来的观点,使先后两种说法并存。这是效法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的体例。现在本书即将印行新版本,在这新的一版里,我作了较大的删削,增加了一组近年来的新作,并更换了原来的书名,改为《文心雕龙讲疏》。

《文心雕龙创作论》自一九七九年问世,到一九八四年再版,共发行了五万多册。几年前已售罄。书出版后,得到了郭绍虞、季羡林、王力、钱仲联、王瑶、朱寨诸位先生的奖饰。此外,见诸文字的品评或引证,包括有《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新文艺大系理论二集导言》在内的专论、专著数十种。这些品评不仅限于古代文论范围,而且也伸展到其他领域。作为这部书的作者,对自己的著述能够取得这样广泛的影响与回应,自然感到欣慰。但同时也萌生了一种喜忧参半的心情。

《文心雕龙创作论》于六十年代初期撰成,如今已历三十个寒暑。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世事沧桑,我个人的思想观念 也在发展变化。当我开始构思并着手撰写它的时候,我的旨趣主要是通过《文心雕龙》这部古代文论去揭示文学的一般规律。在文艺领域内,长期忽视艺术性的探索,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产生上面想法还有其他原因。五十年代末期,紧接着一次又一次的思想批判的政治运动之后,“大跃进”的暴风雨席卷了中国大地。那时候,人们似乎丧失了理性,以为单单依靠意志,就可以移山倒海。这种笼罩在祖国上空的乌云,它所带来的痴迷和狂热,倘非身临其境是难以想象的。当意志大喊大叫去征服大自然的运动刚刚开场,大自然对无视理性的盲目、愚昧、狂热,就加以惩罚了。其后果就是历史上所谓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在饱经苦难之后,一些学人对于唯意志论感到切肤之痛。首先,在经济领域出现了孙冶方的价值规律的理论。虽然它马上被当作修正主义而遭到批判,但在六十年代为期短暂的学术活跃时期,它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块,激起一圈圈涟漪,向四面扩散开去。哲学界展开了科研方法的讨论,史学界对农民战争性质作出了新的估价,文学方面掀起以《文心雕龙》为代表的古代文论研究,连一直沉默的心理学也发出了声音……这些富有生气的理论活动,给学术界吹来阵阵清新的微风。但是,没有多久,“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一声号召,风云突变,一切也就烟消云散了。不过,我不想因为突然的变故而中断《文心雕龙创作论》的继续写作,虽然我不知道等待它的将会是怎样的命运。

那时我正耽迷于黑格尔哲学的思辨魅力。五十年代中期,我在隔离审查的最后一年开始阅读黑格尔。隔离结束,我把十几本读《小逻辑》的笔记簿带回家中。此后,我又读了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美学》。这三部书比黑格尔的其他著作给我更大的影响。几年中,我把《小逻辑》读了四遍,作过两次笔记。黑格尔的《美学》,我也作过十分详细的笔记。后来,我所发表的有关黑格尔美学思想的论文,包括《文

心雕龙创作论》中的那几篇附录,都是从这些笔记中抄录出来的,几乎没有作过多少修改。当时关于德国古典哲学的局限性,谈得较多的是那批迂腐学究喜欢建构无所不包的庞大体系的特殊癖好。我也持同样看法。但是黑格尔哲学那强大而犀利的逻辑力量,却使我为之倾倒。我觉得它似乎具有一种无坚不摧、可以扫荡现象界一切迷雾而揭示其内在必然性的魔力。黑格尔哲学蕴含着一股清明刚毅的精神。一八一八年,黑格尔荣膺柏林大学讲席,他在开讲辞中说:“精神的伟大和力量是不可以低估和小视的。那隐闭着的宇宙本质自身并没有力量足以抵抗求知的勇气。对于勇毅的求知者它只能揭开它的秘密,将它的财富和奥妙公开给他,让他

享受。”这几句话充分显示了对理性和知识力量的信心。上述种种都加强了我认为文学规律可以被揭示出来的信念。

六十年代过去了。“十年浩劫”之后,当我可以重新阅读、思考、写作的时候,我对黑格尔哲学进行了再认识、再估价。近年来,海外一些学人经过把黑格尔哲学抛在一边的冷漠时期以后,又重新对他的“市民社会”学说发生了兴趣。黑格尔是不能被当作一条“死狗”而简单地予以否定的。他的哲学充满着复杂的矛盾。黑格尔哲学严格地恪守他为自己体系所建构的自在一自为一自在自为的理念深化运动的三段式。他的著作明显地流露了对这种刻板的、整齐划一的体系 的追求和用人工强制手段迫使内容纳入它的模式的努力。

七十年代末,我开始感到黑格尔哲学中的这一缺陷,并将自己的某些看法写进文章里。我对黑格尔哲学的清理,实际上正是为了对自己进行反思。今天这项工作仍在我的思想中进行着。这里我不能离题旁涉过远。我只想简括地说一下,我认为自己需要对黑格尔哲学认真清理的,除了他那带有专制倾向的国家学说外,就是我深受影响的规律观念了。六十年代初开始写作《文心雕龙创作论》时,我对机械论是深有感

受并抱着警惕态度的,因为我曾亲领个中甘苦并为之付出代价。我知道艺术规律的探讨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领域,不小心就会使艺术陷入僵化模式。我曾在书中援引了章实斋“文成法立而无定格,无定之中有一定焉”的说法为借鉴。但是,这种戒心未能完全遏制探索规律的更强烈的兴趣与愿望。

《文心雕龙创作论》初版在论述规律方面所存在的某些偏差,第二版中仍保存下来,直到在这新的一版里,我才将它们刈除。但这只是删削,而不是用今天的观点去更替原来的观点。所以可以说是在做减法,而不是在做加法。不过,在新的版本里,我增加了新的一组讲话稿。比如关于玄学的评估,关于儒、释、道、玄的关系的阐释。特别是在一九八八年讲话中所提出的《原道篇》的“道”与老子的“道”的渊源考辨,关于《原道篇》中的“道”与“德”关系的考辨,关于刘勰的言意之辨的观点的阐发……这些都对初版的观点进行了纠

正或补充。但我对这一版也有于心未惬的所在,这就是《释〈镕裁篇〉三准说》这一章。现在我不能对它进行过多修改,使之脱胎换骨,但我又认为这一问题是值得重视的,因而就 索性让它像人体上所存在的原始鳃弧一样保存下来了。 本书改名为《文心雕龙讲疏》,取既有讲话,也有疏记的意思。一九四六年,我在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任讲师时,曾讲授《文心雕龙》。《文心雕龙创作论》的某些观点,即萌发在那时的讲课中。八十年代,我曾在日本的六所大学,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大学,以及在国内举行的《文心雕龙》研讨

会上,作了十余次讲话,现将手边有的并略经整理的四篇,作为新的一组文章收入集内。末了,我要向关心本书出版的友人伯城、同贤和责任编辑兴康表示感谢。

作 者

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3: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