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读法和活法:坛经的哲学解读 |
释义 | 中国禅宗六祖慧能,发自樵夫的内心,讲述了一种平民百姓都能懂的哲学。在《坛经》中,读者所“看”到和体验的,是日常的真实世界里的事件发生,是人在实际生活中的种种“遭遇”和相关“应对”,由此而形成并超越着人自己的“存在”。哲学家的职责,就在于不失时机地察觉这些事件的发生,并作出如其所是的描述。本书用现象学的解释学去。“看”中国的佛教经典《坛经》,在和书斋哲学的区别中,描述了一种朝向真实世界的哲学。这种哲学只是一种召唤或提醒,以帮助读者回归现实生活与内心世界。 图书信息书 名: 读法和活法:坛经的哲学解读 作 者:郑涌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 ISBN: 9787500478447 开本: 16开 定价: 50.00元 作者简介郑涌,1944年生于江苏海门。1978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1986年在联邦德国洪堡基金会的资助下,先后在美茵兹大学与G.冯克研究现象学、在海德堡大学与H.-G.伽达默尔谈论解释学,知道了“哲学并不像我们所说”。1997年走出哲学研究所,到书斋之外的真实世界里生活,“非旁观”地进行一种不被“意识”、“思想”、“逻辑”、“语言”等所局限的哲学活动。已出版的专著有《马克思美学思想论集》、《批判哲学与解释哲学》、《韦伯》、《道,行之而成》和《美的现实性》(译著)。 图书目录前言 一 《坛经》的“文本重构”——缺席与出席 (一)原作者与原著的缺席 1 原作者与原著问题上的有关分歧 2 原作者与原著缺席的不可避免 3 原作者与原著的不可还原 4 原作者意图本身的不必追究 (二)改编者与改编本的出席 1 改编者与改编本出席的主要成因 2 改编与对原著的忠实 3 解读是改编的继续 4 解读者的眼光与境界 5 解读的机缘 6 “啐啄同时” (三)哲学小结 1 “獦獠”与宗教典籍 2 版本的演变与生存论 3 文本重构 4 起点并无一定 5 理解如何可能 6 力量来自何方 二 《坛经》的“非关文字”——话语与无言 (一)解读《坛经》的当代语境 1 中国哲学的语言现状 2 改变中国在世界哲坛的失语状态 3 解读中国的宗教典籍 4 从对名人名著的解读到实际地生活 5 作为以实际行动为主的生命践履 6 改变中国老百姓的失语状态 (二)《坛经》的语言经验 1 地道的中国底层生存经验及其语言 (1)语言的社会分层与底层语言的生成 (2)“生活世界”及其“经验”的“文本”化 (3)底层生活与地气、底气 (4)土地与人生死攸关 (5)“土地”与中国哲学的渊源 (6)生命的草根性 (7)地气、底气、文气 (8)“气”与现象学 2 《坛经》所涉及的语言哲学问题 (1)“对话”的哲学思考 A.《坛经》“对话”文体的哲学意义 B.“对话”作为生命、他者的叩问 C.在“应对”、“回答”中所实现的生命 (2)“白描”的哲学思考 A.日常生活语言与“白描” B.日常生活的“白描”与哲学语言 C.以哲学视角来看“白描” D.“白描”中的“发生” E.“白描”与对“文本”的超越 …… 三 《坛经》的“非精英”道路——人生的定位与定义 四 《坛经》的“非精神”生活世界——精神生活与肉体劳作 五 《坛经》的“作为动物的人”——兽、人、神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