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都讲 |
释义 | 古代寺院讲经时所设之职掌。 即为‘都讲’者,须负责发问,俾使听众容易理解文义。《佛祖统纪》卷三十七,天监三年(504)条记载梁武帝在重云殿讲经之情形,其文云(大正49·348c)︰‘以枳园寺法彪为都讲,彪先一问,帝方酬答,载索载征,并通玄妙。’ 《释氏要览》卷下〈说听篇〉中谓(大正54·295b)︰‘都讲,即法师对扬之人也。’并叙述上列法彪之事迹,其后文云(大正54·295b)︰ ‘晋·支遁至越,王羲之请讲维摩经,以许询为都讲。询发一问,众谓遁无以答,遁答一义,众谓询无所难。今之都讲但举唱经文,而亡击问也。’ 后世于安居时,常置‘都录’之职,此应系沿袭都讲之制者。 附︰《大宋僧史略》卷上〈都讲〉 敷宣之士击发之由,非旁人而启端,难在座而孤起。故梁武讲经,以枳园寺法彪为都讲,彪公先一问,梁祖方鼓舌端,载索载征,随问随答,此都讲之大体也。又支遁至会稽,王内史请讲《维摩》,许询为都讲。许发一问,众谓支无以答。支答一义,众谓询无以难。如是问答连环不尽,是知都讲实难其人。又僧伽跋陀罗就讲,弟子法勇传译,僧念为都讲。又僧导者,京兆人也,为沙弥时,僧睿见而异之,曰︰‘君于佛法且欲何为?’曰︰‘愿为法师作都讲。’睿曰︰‘君当为万人法主,岂对扬小师乎!’此则姚秦之世已有都讲也。今之都讲不闻击问,举唱经文,盖似像古之都讲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