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豆门乡 |
释义 | 豆门乡是河南淮阳南大门,面临沙颍河,西邻项城市,东接沈丘县,106国道、漯阜公路和正修建的周界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全乡总面积3715平方公里,耕地50241亩。 简介河南省淮阳县豆门乡 辖豆东村、贾营村、张集村、马楼村、万庄村、豆西村、武湾村、三合庄村、夏刘营村、红山村、八营村、楚庄村、刘西村、刘东村、马营村、肖庄村、张庄村、孙营村、胡营村、王庄村20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186个村民组,总人口48000人。农村支部18个,机关支部8个,党员1086人。 经济发展全乡以农业为主,初步形成“西部菜果,中部烟,东部良种繁育田”的种植格局。该乡发展塑料大棚200个,地膜覆盖作物12000多亩,发展葡萄、樱桃、梨树、桃树、草莓、巨型石榴等精品林果业3000多亩,发展反季节蔬菜及陆地蔬菜2400多亩,烟叶3500亩,麦瓜棉间作套种1万亩,林业育苗2500亩,粮经比例达到6:4。 豆门乡面向市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选准优势产业培育绿色财源,规模发展烟叶种植面积,着力打造烟叶品牌产业。 该乡从调整烟区布局入手,引导烟叶种植向生态条件优越、环境好的“双适宜区”转移,向大村、大户和连片成方的区域集中,严格控制零星分散种植,本着“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原则,从发展专业村、专业户、示范点入手,以点带面,稳步推进,扩大烟叶种植面积。2002年全乡种烟3200多亩,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生产格局,推进了全乡烟叶生产产业化进程。 农业种植该乡在烟叶生产上,统一规定区域,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管理标准,坚持依靠科技,主攻质量,狠抓了良种推广、区域开发、烟水配套、优良品种、起垄盖膜比例全部达到100%,建成了红山、八营、楚庄、三合庄4个优质烟叶百亩方示范村,带动了全乡发展优质烟3200亩。 为帮助烟农解决烟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困难,提高烟叶生产质量和品质,乡、村都成立了烟叶生产领导组,组建了有40人组成的烟叶技术服务团,深入到烟田、农户对烟农现场技术培训、技术示范和技术指导。同时,该乡举办烟叶种植技术培训10余场次,受训群众1000余人;印发各种烟叶种植技术宣传手册1万多份,为该乡烟叶生产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 全乡个体私营企业以建材加工、机械加工、粉条加工、板条加工、棉织品加工和运输业为主。全乡有水果批发、粉条批发、蔬菜批发、农机批发、建材批发等11个大型市场,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和工业产品的供销。个体工商户2100多户,约占全乡总户数的五分之二,工商税入库172万元,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县排名第5位。 相关荣誉豆门乡党委是99年省委组织部表彰的“全省先进‘六好’乡镇党委”;市委表彰“先进乡镇党委”;省科学技术推广示范乡;市红旗渠杯获奖单位;是连续五年市级计划生育一类乡镇,连续四年市综合治理模范乡镇。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6758 男 8804 女 7954 家庭户户数 4373 家庭户总人口(总) 16733 家庭户男 8788 家庭户女 7945 0-14岁(总) 4527 0-14岁男 2348 0-14岁女 2179 15-64岁(总) 11214 15-64岁男 5943 15-64岁女 5271 65岁及以上(总) 1017 65岁及以上男 513 65岁及以上女 50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6206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