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豆类双斑萤叶甲 |
释义 | 豆类双斑萤叶甲成虫体长3.6—4.8mm,宽2—2.52nm,长卵形,棕黄色,具光泽,触角11节丝状,端部色黑,长为体长2/3;复眼大卵圆形;前胸背板宽大于长,表面隆起,密布很多细小刻点;小盾片黑色,呈三角形;鞘翅布有线状细刻点,每个鞘翅基半部具l近圆形淡色斑,四周黑色,淡色斑后外侧多不完全封闭,其后面黑色带纹向后突伸成角状,有些个体黑带纹不清或消失。 基本信息豆类双斑萤叶甲学名 Monolepta hieroglyphica (Motschulsky) 属鞘翅目,叶甲科。别名双斑长跗萤叶甲。广布东北、华北、江苏、浙江、湖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宁夏、甘肃、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台湾等省区。 寄主 豆类、马铃薯、苜蓿、玉米、茼蒿、胡萝卜、十字花科蔬菜、向日葵、杏树、苹果等。 为害特点成虫食叶片和花穗成缺刻或孔洞。 形态特征两翅后端合为圆形。后足胫节端部具1长刺;腹管外露。卵椭圆形,长0.6mm,初棕黄色,表面具网状纹。幼虫体长5—62mm,白色至黄白色,体表具瘤和刚毛,前胸背板颜色较深。蛹长2.8—3.5mm,宽2mm,白色,表面具刚毛。 生活习性河北、山西年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开始孵化。幼虫共3龄,幼虫期30天左右,在3—8cm土中活动或取食作物根部及杂草。7月初始见成虫,一直延续到10月,成虫期3个多月,初羽化的成虫喜在地边、沟旁、路边的苍耳、刺菜、红蓼上活动,约经15天转移到豆类、玉米、高粱、谷子、杏树、苹果树上为害,7—8月进入为害盛期,大田收获后,转移到十字花科蔬菜上为害。成虫有群集性和弱趋光性,在一株上自上而下地取食,日光强烈时常隐蔽在下部叶背或花穗中。成虫飞翔力弱,一般只能飞2—5m,早晚气温低于8℃或风雨天喜躲藏在植物根部或枯叶下,气温高于15℃成虫活跃,成虫羽化后经20天开始交尾,把卵产在田间或菜园附近草丛中的表土下或杏、苹果等叶片上。卵散产或数粒粘在一起,卵耐干旱,幼虫生活在杂草丛下表土中,老熟幼虫在土中筑土室化蛹,蛹期7一10天。干旱年份发生重。 防治方法(1)及时铲除田边、地埂、渠边杂草,秋季深翻灭卵,均可减轻受害。 (2)发生严重的可喷洒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每667m2 喷对好的药液50L。大豆对辛硫磷敏感,不宜加大药量。 (3)干旱地区可选用2%巴丹粉剂或2%杀螟松粉剂、2.5%辛硫磷粉剂, 每667m2 用药2kg。 农业防治:秋耕冬灌;清除田间地边杂草,特别是稗草,减少双斑萤叶甲的越冬寄主植物,降低越冬基数;合理施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对双斑萤叶甲危害重及防治后的农田及时补水、补肥,促进农作物的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 人工防治:该虫有一定的迁飞性,可用捕虫网捕杀,降低虫口基数。 生物防治:农田地边种植生态带(小麦、苜蓿)以草养害,合理使用农药,保护利用天敌。双斑萤叶甲的天敌主要有瓢虫、蜘蛛等。 化学防治:由于该虫越冬场所复杂,因此在防治策略上坚持以“先治田外,后治田内”的原则防治成虫。6月下旬就应防治田边、地头、渠边等寄主植物上羽化出土成虫及春玉米上的成虫;当前成虫盛发期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阿维菌素或2.5%功夫1500-2000倍+阿维菌素喷雾1-2次,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也可采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敌百虫、敌敌畏、毒死蜱、菊酯类农药,均匀喷洒,喷药时地边杂草都要喷到,消灭害虫寄生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