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斗江镇 |
释义 | 斗江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东部,与桂林龙胜县交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全镇土地总面积278.6平方千米,总人口2.2万,辖1个社区和9个行政村。全镇耕地总面积17182亩,水田面积11487亩,林地面积20572.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6.6%,民族文化浓厚,居住着苗、瑶、侗、壮、汉五个民族。209、321国道贯穿全境,东去龙胜、桂林,西去10公里为县城古宜,下达融安、柳州等地;水路以浔江河为主,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乡镇概况斗江镇是三江县重要的产粮区,地势县域内最为平整,有大量的河谷平地,是工农业发展的理想之地。2011年,斗江镇全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686.7万元,比上年增加3587.7万元;财政收入约370万元,比去年增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90元,比去年增505元。 牙林文武坡40多亩荒地垦复项目已申报,正待批复。现拟开发有牙林小学背260多亩等。通过实施土地垦复,增强了土地储备量,有效地缓解了耕用地紧张的局面。 有三乡林场6600多亩。每年能产经济材2000~3000立方米,自用材1000立方米。水果面积11000亩,竹林面积15000亩,茶叶面积3800亩。 斗江镇水力资源丰富,全镇水力电力蕴藏量为3.6万千瓦,现在仅有装机容量分别为1000千瓦的团结电站和九江电站。还有3万千瓦的水力资源尚未开发,装机容量为1.2万千瓦投资1.4个亿的木洞电站前期工程已经结束。同时,斗江镇的小水电资源也十分丰富,滩底河水力资源相当可观,可逐级开发,归元、大坪、文武坡、江尾等地,理论装机量均在500千瓦以上。矿产主要有锰、钒、磷等,其中锰储藏量最大,查明资源储藏量为35万吨,保有资源储量为32.6万吨,主要分布在河村一带,工业矿体为次生淋积型。钒矿主要在杉木寨,为小型沉积型矿床,储量位居广西第二位,未开发。磷矿集中在周牙村读论一带,未开发;建筑用灰岩有沙宜界脚和扶平两处,主要为大中型建筑工程料石用。 旅游资源、风土民情。适宜的气候、独特的地形地貌加上浓厚、淳朴的侗族方化,造就了斗江镇别具一格的旅游资源。1.洞口沟-东岭-宇往茶场的生态休闲观光游。2.乐村-沙宜奇石游,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化神秀赋予石头的千姿百态。3.浔江河畔的山水田园风光、休闲渔业游。4.民族传统节日游。如斗江的“二月十五赶会期”,沙宜“三月三”,周牙“花炮节”、甘洞“六月六”等少数民族节体现出斗江人民的淳朴、热情与好客,同时感受侗族、壮族等民族文化内涵。 交通资源、信息网络。斗江镇交通十分便利,全镇10个行政村全都通公路,其中209、321国道的两车道二级公路贯穿斗江、周牙、沙宜三个行政村;牙林、扶平、白言三个行政村已通柏油路,东坪、思欧、滩底三个村通行水泥路。所有村庄通程控电话,移动、联通等手机信号覆盖全镇;通程控电话的地方都能开通ADSL宽带网。目前,斗江镇河东区沿321国道主干线两侧小区(包括河东田段、车田段、虎爪坡)约120亩的土地作为小城镇建设开发用地,总投资约1100万元,现已部分开发。 斗江镇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树立服务型政府,切实为投资商做好各项协调服务工作。亟待开发的项目有:1.投资约1100万元的河东区小城镇建设开发区。2.归元、大坪、下塘弯、文武坡等地适合开发小水电项目。3.三乡(镇)林场,总面积6600多亩,非常适合农业开发。4.白言、扶平、滩底、思欧等地近3万多亩的竹木、茶叶种植面积,是开发高档次竹木产品、茶叶精加工的理想原材料。5、闻名全国的玩石之村--乐村,玩石市场亟待投资商开发。乡镇非公有企业情况。全镇共有320家非公有乡镇企业,其中上规模的有36家,营业总收为8795万元,安排就业人员960人,企业主要以竹木加工业为主,竹针、竹筷、竹饭勺、竹凉席、拼板等竹木制品远销广州、武汉等地。企业规模以小企业规模经营为主,上规模的有投资100万元,年产值800万元的桂龙滑石粉加工厂和白言天胜竹木加工制品厂。 目前,斗江镇的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均排列全县三甲,而国家干线高铁工程(贵阳——广州高速铁路)以及连接珠三角和大西南腹地的桂三高速均穿过本镇,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斗江镇将成为柳州北部乃至广西北部耀眼的乡镇之星! 乡镇建设2011年,斗江镇城镇面貌有新变化。按照“打造三江县宜居次中心镇”的要求和“特色立镇”的建设理念,加快集镇建设步伐。实施镇区亮化工程,投资50万元完成斗江社区街道亮化工程,照亮了斗江街道的街头巷尾。建设便民候车厅2个,逐步完善各项集镇功能。新农村建设有亮点。投资74.7万元完成同福山的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东坪、凤凰等村的道路硬化,白言村戏台及球场,大办屯公共服务中心,村容村貌得到改善。道路建设得到升级,通达工程不断完善。投资385万元建设斗江至滩底7公里水泥路;投资130万元完成思欧至金城隘村级道路建设;投资160万元建设屯级道路6条。投资55万元新建3座桥梁。水利项目顺利实施。投资140万元完成了全镇13000米水利和17个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完成了全镇10个村(社区)共68处水利项目材料上报工作。 三江侗族自治县斗江镇以市委提出的“继续解放思想,优化发展环境,扎实推进‘三个同步’,全面实施‘二次创业’”为指导,围绕“经济升级,生态优美新三江”的奋斗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六个决定”,依托资源优势,做强做大特色产业。“柳州奇石看三江,三江奇石看斗江”。斗江镇盛产奇石,其石以质优、色艳而驰名中外,且品种繁多。常见的有:彩卵石、黄腊石、紫卵石、沙卵石、铁石、黑卵石、梨皮石、菊花石等,其中以雍容华贵、流金溢彩的黄腊石;色彩鲜红、图纹并茂的彩卵石;宝气洋溢、古朴典雅的紫卵石三大奇石为主。它们经过千万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吸日月之精华,聚山川之灵气,形成可兴、可赏、可品、可叹的天然艺术品。斗江镇奇石出产集销地主要分布在乐村、沙宜等地,两地共有60﹪的村民从事这一产业,仅这项就给当地村民年人均创收达500元。经过多年的经营,大部份当地“玩”石者不满足于如今的规模,纷纷扩大经营规模,分类分区展示别具特色的奇石种类,该地充分利用321、209国道横穿境内的便利条件,加强宣传力度,拉大小横幅20余条,还积极配合上级传媒推介奇石资源。该镇党委政府根据市场发展的需求,积极引导当地从事“玩”石者成立奇石专业合作社,规范奇石市场,做强做大奇石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奥运会期间,该镇奇石交易额达100万余元。为当地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奇石主要销往港澳台及我国沿海地区。因石质佳、造型独特,广受游客的青睐。 竹木又是斗江镇另一优势资源。全镇有林面积19829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6.03﹪,是全县竹木第一大镇。丰富的竹木资源,为外商在当地兴建竹木加工企业,提供理想原材料。该镇充分发挥交通便利和林地面积宽广的优势,筑巢引凤,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破口,重点引进投资规模较大、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全镇竹木加工厂40个,其中较大规模的有天胜竹器加工厂、后敏竹器加工厂、森泰木材加工厂、天仁木材加工厂、鸿发木材加工厂等。这些非公企业为该镇年创税135万余元,为510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今年嘉汉板业公司拟在斗江大兰坪设加工厂,总投资500万元。目前征地等前期工作正有条不紊的进行中。这些企业将为斗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特色经济工业产业1、竹木加工:斗江工业主要以竹木加工为主,2011年全镇有上规模的竹木加工厂44家,主要制品有竹筷、竹饭勺、竹针等,大部分集中分布在白言、扶平、斗江社区三个地方,年产竹筷约两亿双,产值达1500万元。 2、滑石加工:现有滑石粉加工厂1个,年加工滑石粉约1万吨。3、电力:现有装机容量为1000千瓦的电站2个。 农业产业1、茶叶种植及加工。现全镇有茶叶面积1.3万亩,有“山寨皇”、侗乡茗茶等茶叶品牌。主要分布在无污染的东坪、思欧、滩底三个边远村,主要品种有“乌牛早”“福顶大毫”“福云六号”等品种,年产量为1000吨。2011年,全镇共完成茶叶种植620.7亩,新增茶叶面积以名优茶为主。 2、果蔬基地逐渐形成。镇内有全县最大的果场,占地278亩的下余果场,主要种植沙田柚。罗汉果种植面积约2000亩,年产果3千万个。现有水果种植面积1.2万亩,以脐橙、沙田柚为主,沿321、209国道线分布。斗江、周牙沿209、321国道线农户开展蔬菜种植,补充县城的“菜篮子”。2011年,周牙村村民通过订单农业,承包30亩地开展科学种植,冬种儿菜,春夏种黄瓜,销往广东等地。积极推广秋冬菜种植,今秋种植油菜2740亩,比去年增加了1840亩。 3、油茶产业不断壮大。2011年,斗江镇积极推动油茶产业化进程,在斗江社区大办屯协调建设斗江镇油茶产业化项目,综合开发油茶产业,现已经投入1000多万元完成三分之一工程建设,年内将投入3500万元做好该项目。继续抓好油茶林低产改造和新品种改良工作,完成油茶林面上低改9000亩,其中示范1150亩;新品种油茶林种植3500亩,完成任务数1500亩的233%。狠抓斗江社区大办屯、周牙村读论屯两片面积达200多亩的油茶良种繁育基地。今冬明春可出圃油茶苗木约500万株,可解决4万多亩油茶品改基地的苗木,为我县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提供了优质种苗保证。 4、随着竹木生产加工基地的逐步发展,斗江镇做好现有毛竹种植面积的低产改造,进一步加大竹子种植的力度,完成竹子种植500亩,完成任务数500亩的100%,全镇毛竹面积已达3.3万亩。 旅游开发适宜的气候、独特的地形地貌加上浓厚、淳朴的侗族方化,造就了斗江镇别具一格的旅游资源。斗江镇地处喀斯特地貌地区,溶洞、地下河、奇峰怪石比比皆是,由于地处南亚热带北缘,湘桂两省边界,并且作为广西北部的生态水源林地区,山高林密,动植物资源尤其丰富,拥有大片茂密的原始森林。 以下是旅游路线图: 1、东部的洞口沟-东岭-宇往茶场的生态休闲观光游,以观赏喀斯特地貌、原始森林风貌以及有机生态茶园为主,有小桥流水、断崖飞瀑、云海茶山、千年林莽等绝佳风景。 2、乐村-沙宜奇石游,顺着国道由南往北走,领略大自然的巧夺天工、造化神秀赋予石头的千姿百态,闻名全国的柳州奇石、三江奇石绝大多数来源于此;沿途皆为壮村侗寨风土人情,凤凰村有两座全木结构的风雨桥,历经沧桑,伫立不倒;沙宜附近还有猴子岩、石门塘等大自然的鬼斧神功之作,石门塘河两两岸皆为崇山峻岭,河面则两边为断崖,河谷之水深不可测,猴子岩为一喀斯特溶洞,当中尚有一寺庙。 3、浔江河畔的山水田园风光、休闲渔业游,斗江镇区三面环水,四周皆山,沙洲众多,江边遍布木舟,不少居民划木船而生产生活,极其富有情调。 4、斗江河口——牙林——白口风情游,溯斗江河(四甲河)而上,经河口两岸河柳树林、杨树林、大畔水坝、滩底河口沙洲、新村索桥、小龙胜河滩、马鞍山、九江漂流、白口溶洞等景点,美不胜收,直教人流连忘返。 5、民族传统节日游。如斗江的“二月十五”,沙宜“三月三”花炮节、甘洞的“六月六”等少数民族节体现出斗江人民的淳朴、热情与好客,同时感觉壮、侗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 招商引资1、水电开发。斗江镇水力蕴藏量为4万千瓦,现仅利用2千千瓦,木洞水利枢纽位于斗江镇斗江村上游1公里的浔江河段、209国道旁,距县城10公里,交通极其方便,是培育三江县电力企业骨干、缓解目前三江县电力不足压力的重要项目,对三江电网建设意义重大。该工程总装机容量约1.35万千瓦,目前该项目在都柳江防洪规划修编中,被列为都柳江防洪控制性库容的预留,是结合发电、养殖、公路交通、航运、旅游等综合利用为一体的小型水利枢纽工程。木洞电站建成后将成为三江电网的骨干电源点,有利于三江县供电电源的稳定和电价的调节互补,对拉动经济建设发展和保障乡镇企业电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牙林村文武坡、白言村江尾、东坪村大坪、滩底河等处可开发的小水电装机容量均在1000千瓦以上,亟待有志之士来投资。 2、竹木加工。斗江镇现有竹林2万亩,有竹子加工厂20家,厂子规模较小,分布散,产品较落后,利用率低,现相提高产品质量和利用率,提附加值高。 3、奇石开发。斗江石以藏量大、品种多、质地佳、外形秀丽美观而蜚声中外,但外人只知柳州石,不知三江石,其实柳州石主要以三江石撑起半壁江山,斗江奇石经营分散,以农户为主,无法形成规模,现招有志之士打造斗江奇石招牌,将斗江奇石推世界。观赏石基地独具特色。通过拓展市场、加强宣传,使斗江奇石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2011年,斗江共有35家奇石商店,从事奇石产业的农户101家,分布在古宜、321、209国道复线沿线的乐村、沙宜,逐步形成具有斗江特色的奇石市场。 4、小城镇建设。斗江镇西距县城9公里,北通湖南、东接桂林、南下柳州,交通极为便利。由于历史原因,斗江镇街较为狭窄,可建设性不大,目前正在大力开发河东开发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