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董璋
释义

董璋(?-932),籍贯不详,原为后梁太祖朱全忠的亲信将领,后归附后唐,任东川节度使。

经历

唐末,董璋为汴州富豪李让家奴,李让与当时任宣武节度使的朱全忠关系很好,经常往来饮宴,董璋大约是在此时受知于朱全忠,李让后来成了朱全忠的义子,改名朱友让。董璋长大后,颇有勇力,在朱全忠军中作战,以功升迁为列校。后梁龙德年间,昭义节度李继韬以潞州降于朱全忠,但大将裴约不服,据泽州叛乱。梁末帝派遣董璋攻击,克泽州,因功授泽州刺史。同年,后唐灭后梁,后唐庄宗李存勖入主汴京,董璋来朝,李存勖因其素有勇名,优以待之。同光三年夏,命董璋为邠州留后、行营右厢马步都虞侯,随从宰相郭崇韬大举伐前蜀,凡有军机,皆与参决。平蜀后,董璋因功封剑南东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天成初年,加检校太傅,二年,加同平章事。

当时,后唐明宗李嗣源在位,宰相安重诲专权,听信谗言,认为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必叛,而董璋性忠义,可特宠任,使之防备孟知祥。董璋之子董光业这时为宫苑使,拉拢朝臣,赞美董璋,而董璋也逐渐骄横。天成四年夏天,李嗣源遣客省使李仁矩赍昭示谕两川,要孟知祥和董璋向朝廷进贡五十万,以供祭天之用。董璋以地狭民贫为由,只答应进贡十万。为了答谢使臣,董璋于衙署设宴招待李仁矩,但到了中午,人也没来,董璋派人查看,见李仁矩正与倡妇酣饮于驿亭。董璋大怒,率领数百人,骤入驿中,大骂李仁矩,欲杀之,后因人劝解,李仁矩才免于一死。李仁矩回朝后,极言董璋不法情事。不过,安重诲仍然保护董璋,出奏以李仁矩为阆州团练使,不久又升为节度使。

长兴元年夏,李嗣源祭天完毕,下诏裁减两川军队,董璋因李仁矩事已对朝廷不满,闻诏大怒,突然发兵生擒绵州刺史武虔裕,囚于衙署。武虔裕,是安重诲的心腹。董璋知道得罪了朝廷,于是与孟知祥结盟,约定互相支援,而李嗣源得到消息,在安重诲的支持下,决定出兵讨伐。同年秋,李嗣源下诏削夺董璋所有官爵,命天雄军节度使石敬瑭为东川行营招讨使,率师讨之,董璋之子宫苑使董光业也被斩于洛阳。石敬瑭率师进讨,以粮运不接,班师。李嗣源因战事不利,知两川势大,决定息事宁人,孟知祥也有此意,但董璋却认为孟知祥背盟,于是进攻西川。

死亡

长兴三年四月,董璋率所部兵万余人袭击孟知祥,双方在汉州弥牟镇发生大战,董璋大败,仅以数十骑,复奔回东川,此先,前陵州刺史王晖受董璋邀请,寓于东川,现在董璋失败,王晖便率众袭击董璋,将其杀死,传首西川。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9: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