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董志乡 |
释义 | 历史沿革很早以前有陈、户两姓人在此居住为业、故得名陈户。 董志,相传此地原住董氏人家,为抵御外患立志筑起了城堡,故得名董志城,后演变为董志。 乡情简介董志乡位于甘肃庆阳西峰区董志原腹地,总面积140.40平方公里,耕地10.34万亩。辖14个行政村,35605人。近年来逐步形成了“西烟、东果、沿路兴企、畜牧并重”的新格局。 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果品、烤烟、黄花菜等。城镇建设初具规模,百门程控电话全面开通,城郊型经济逐步形成。沿吴凤公路的乡镇企业开发区日臻完善。生产的复合肥、砖瓦、建材、针织品等产品远销区内外。 历史源远流长,旅游景点主要有甘肃四大石窟之一的庆阳北石窟寺和小崆峒等。 董志乡历史“董志”一词见于史册是在宋代。.《中国历史地图集·宋永兴路军》就标有“董志”。董志的由来有几说:一说董志为人名、董志因董志者而得名。一说“相传此地原住董氏人家,为为抵御外患立志筑起了城堡,故得名为董志”。此说亦有道理,历史上以姓名命城堡寨村者甚多,但一般的组合形式为“姓+家+地貌特征或设施特色”。如李家寺,王家窑,赵家湾,孙家坡、巴家咀、刘家店等等。至于志的解释就显得附会,谁家筑城修堡是无“志”而为呢,另一说是宋时庆州有个有作为的州官,.为监督克勉自己的施政行为,便在宁、原、庆临界的庆州境地树立刻有“董志”的铭碑,后遂演变为地名董志。今析亦不无道理。《辞海。》云:董者,监督也;志者,志向、意志也。《诗经·大禹谟》和《关睢序》中的“董之用威”、“在心为志”就是这个意思。由此推断在治地界首树碑克勉自己,其用心也是良苦的。但此时的董志乃为乡间小寨,在地域上归属,于彭原。宋时还新兴了宁州境地的水昌镇(今太昌)。今董志原也因政区所限易名为二,董志以北者曰“彭原”,以南者为“永昌原”。这个称谓一直沿续到清初。故乾隆《庆阳府志·山川》曰:“彭原在府城南九十里,其原广亵约六.十里”,并未包括今和盛:太昌、新庄等地。金统治期间,永昌镇易名“大昌镇”,永昌原亦即变为“大昌原”了。历史上著名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一金蒙大战太昌原--就在这里进行。金哀公正大五年(1128),“进入陕西的蒙古军队就已接近泾原路的泾川,进占庆阳南端的战略要地大昌原,从而截断了金朝供给庆阳的粮道18。”次年,“蒙古兵入庆阳界”,轻而易举地袭陷了庆阳府,南北相连,给金造成了极大威胁。金“遣使送羊酒币帛于蒙古兵以乞缓师请和”。屈辱求和的外交失败把金推上了武装抗争的高潮,决计把抗蒙前线的军事重镇庆阳府夺回来。正大七年正月,“伊利布哈遇蒙古兵于大昌原,以完颜陈和尚的忠孝军为前锋,仅四百骑破蒙古八千人”,迫使蒙古兵自今董志乡溃逃北去,“于是解庆阳围19”。《甘肃古代史》云:“大昌原之战是蒙金战争中金朝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蒙金战局的发展,延缓了金朝灭亡的进程”。 元明时董志沿袭金名洪武二年(1369)五月,徐达下庆阳时,就曾在彭原数次陈兵布阵同元庆阳守将张良臣进行过殊死的战斗。当时,张良臣据庆阳伪降复叛,徐达调集诸军,三面夹击,合围庆城时,就曾“以参随王敬祖将兵守彭原”,后“又遣指挥叶石真守彭原”;冯宗异的精锐“西临驿马关,去庆阳三十里而军二十”。当时的史典未曾把彭原记为董志。同时,明末李自成率农军在董志一带往返转战数年,史书连一些并不出名的地名都历历在典。唯独找不见“董志”二字。可见当时董志还是个关梁小寨,因而董志称谓尚未形成,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庆阳府“参政江尚宁筑董志堡”后,董志才开始发达。 董志见于史册是在清代相传清代有个颇有见识的“叫花子”(-‘说为化缘布施的和尚),从古城西安出发,分别在秦川、董志及环县曲子河湾周游乞讨,并以三地所得食物的好坏和乡人的厚道程度得出了一个实用真理--八百里秦川不如董志原边,董志边不如曲子河湾。并在各地传言,从而使董志声名大柞。其实这位花子只是对董志的知名度传播有功,并没有也不可能解释董志原因董志而得名的历史原由。 清初至乾隆年间,由于“国家承平百余年,生灵日繁”加上原面道路开通,且据交通要道的董志堡已筑有城廓,发展为“四达通途,贸易辐辏之地21”进而成为原面中心的第一个重镇,立有“乡市”和官方管理机构,亦为盐商荟萃之地,于是,董志原的名称便相应而生,人们习惯地把董志周围原面称为董志原。乾隆《庆阳府志·疆域》也第,一次出现“董志原”的记载,并云其四至:“西至何家畔(不是今合水的何家畔)二十里交镇原县界,南至李家城三不同三十五,里交宁州界,东至齐家东庄七十里,北至司官寨五里,东北至罗寺四十里,东南至秦红嘴五十里,西北至孙家沟十五里,均交安化,且陌地界,西南至何家畔二十五里交镇原县界”。尚需指出的是,此时的董志原只辖今董志原的北半部,其南部仍曰“泰昌原”或“太昌原”。 清道光年间,董志乡人烟已相当稠密,原面村落密布,堡寨林立,董志已成为原面中心“四达通冲,贸易辐辏”的交通纽带和商贸中心,官方在此置有“巡司”、派有“把总”等。 董志乡载入国家级典籍,及其内涵的扩大和域址的延伸则是清同治以后的事了。同治年间,清廷政治腐败,经济衰落,于是采取“分而治之”的反动策略,“袒汉抑回”,导致了为时十余年的陕甘回民大起义。董志作为回军起义重要根据地之一,从而为《清史稿》、《中国历史大事编年》、《民国丛书》及地方史志所记载。从同治五年(1866)九月陕甘回军全股云集,从华亭一线长驱直入“乘胜冲奔董志”,到同治八年(1869)三月左宗棠重兵合围,回军“乘夜携眷潜遁”。四年间,回军“十八大营”司令部就驻在董志。《民国丛书·左文襄公在西北》载;“董志原在马莲河西岸,纵一百五十里,横二百八十里,扼陕甘两省关键”。起义的目击者邑人惠登甲在《庆防纪略》中云:当时董志原“北至驿马,南至宁州邱家寨,西至镇原之萧镇,东至合水属西华池,延袤三四百里遥相联属”,皆为义军雄据。此后,回军以董志、金积堡为据,四处转战,基本控制了陇东、宁夏一带。由于宫军数年追剿,滥杀无辜,以及尖锐朗阶级对立在“种族冲突”的帷幔丁交织进行,致使冤冤相报,仇杀多起,加上天灾狼祸25,庆阳人民濒临灭顶之灾,不少地方破壁残垣,回汉同尽,实为有史以来所罕见,而董志就是这一悲剧和惨案的历史见证之一. 乱后,平庆道台魏光寿来到庆阳,时“郡城一带杳无人迹,城内荒草成林,骨骸堆积,奇禽猛兽相聚为薮,满目惨状,一派凄景。原来繁华的郡城重地,“时有一二挹遗民,居住在岩穴,采食草籽,形类鬼魅.忽见有人寻踪,以为贼至,望即狂奔,遍及询问,不但不知贼耗,亦不辩年月”。勇丁广搜细寻,城内3000余户,只残存百十人入城。鉴此,总督左宗棠便设“善后局”于董志,并以庆阳“城郭皆一片荒丘”,近郊绝无人烟,而董志、西峰“尤为安化重镇”,遗民幸存者较多,加上“董志地势寥廓”,土地肥美平坦,位置适中,“添设官僚以资镇抚" 。于是奏准在栋志设立“县丞”,并“割安化西南六里粮税归丞征收,每考拨进文武庠生二名入董志乡学”。从而使董志由原来只一名.增加到一名县丞、二名乡学,一名训导。这就是历史上的“董志置县”或曰“置安化分县”。从此以后,劫后余生的庆阳人民,又斩棘草,立茅舍,引火种,圈地块。种五谷,在董志原的黄土地上开、始了新的.劳动生息。 然而,同治回事也在董志后裔们心中投下了难忘的阴影,因而当年要在“十八大营”的旧地再建新居,这对“十仅存一”的董志遗民是何等的艰难。他们的心理创伤在短期内难以愈合的。加上距董志十里之遥的西蜂,同治年间筑建了规模较大的“老城”,有“控镇萧关,襟带秦岭”的坚固城防设施,:且临近沟头,取水方便,其地夜水位也高于董志数米,加上地处原面中心,交通要道,因此当年的原民都乐于定居于此,商旅盐客也乐于在此立业,从而使西峰的城镇防护功能和商贸辐射能力增强。随着居住人数的增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西峰便逐渐代替了董志的城镇地位。尽管清末官方还注意董志的发达,如同治十二年于董志“旧堡北三里筑城,……周三百九十六丈二尺”,且置炮台14、城楼4座;东曰启曦、南曰延熏、西曰迎爽、北曰拱辰,城外开有深沟宽壕。光绪年间艾置“董志义学”,在董志分县治东设立“彭阳书院”、“董志初等小学堂”“县立第三两等小学校”。同时,还立“廨署”、筑“仓廒”、设“巡检28”等,都未能从根本上阻止董志的萧落和西峰的兴起.民国五年,陇东镇守张兆钾修筑西峰严普城”,周长12里,成为董志原士农工商的荟萃重地。民国二十五年,甘肃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暑施治于此。从此,西峰方为庆阳的中心市镇,以至发展为今天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大抵是西峰能成为地区所在地,董志至今仍为乡间小镇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历史原因。 董志乡域址的扩大董志乡作为一个政治经济的地理概念,是建国后才逐涉形成的。最初出现在地质地貌普查,水土保持研究、农业区划等专业资料之中。随之,才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1986年行署统计局《庆阳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汇编·十二条大原基本情况》中的董志原,就是指北界党家崾岘,南临泾水,东接马莲河,西连蒲河的跨越政区、囊括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地理概念。 综上所述,董志乡有着它流长的渊源和悲壮的过去,也一定会有光辉的前程和灿烂的未来,人们期待着董志乡的黄土地在“重建陇东粮仓”的系统工程中有新的奋进和腾飞!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