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董军
释义
1 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

简历

董军,男,汉族,1956年1月生,陕西省韩城市人,1970年12月参加工作;197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

现任西安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1970.12——1974.05,解放军空军航空兵46师136团战士

1974.05——1975.01,解放军空军鼎新场站排长

1975.01——1978.08,解放军空军航空兵46师136团司令部参谋

1978.08——1985.11,解放军兰州军区空军后勤部干部科干事、副科长、科长(副团职)(其间:1979.09—1982.06甘肃省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专班学习)

1985.11——1988.07,解放军兰州军区空军政治部干部任免科科长

1988.07——1993.01,解放军空军西安指挥所政治处主任(正团职)

1993.01——1996.10,解放军空军西安基地政治部副主任(副师职)(其间:1993.09—1995.07 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班学习)

1996.10——1996.12,陕西省国家安全厅干部,咸阳市政府市长助理(挂职)

1996.12——1998.02,陕西省国家安全厅政治部副主任,咸阳市政府市长助理(挂职)

1998.02——2002.02,陕西省咸阳市政府副市长(其间:1997.09—1999.07 陕西师范大学经管学院经济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学习)

2002.02——2002.05,西安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第一书记

2002.05——2002.06,西安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综治办主任,市公安局局长、党委书记

2002.06——2005.12,西安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党委书记

2005.12——2007.02,西安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2007.02——2011.01,西安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党组副书记(其间:2006.09—2009.05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习)

2011.01——2012.01,西安市委副书记

2012.01——,西安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2012年2月在西安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西安市政府市长。

陕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陕西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西安市第十、十一、十二次党代会代表,西安市第十、十一、十二届市委委员,西安市第十三、十四、十五届人大代表

相关

2005年12月29日,经西安市人大常委会选举为西安市副市长。

2007年02月11日,经西安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为西安市副市长,中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2011年02月18日,西安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八次会议,会议接受董军辞去西安市常务副市长职务。

2012年01月11日,西安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闭幕。表决通过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提请决定任命董军为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代市长的议案。

2 荆门市画家

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荆门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3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1964年11月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97年获浙江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曾在Acer、Alcatel、Shanghai Bell等工业界工作九年,2002年起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发表第一作者论文50余篇,合作编写书籍4部,专著1部,申请发明专利5项。

研发兴趣

1. 基于经验的认知建模

在领域专家的经验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结论基础上,对特定认知过程及其形象思维进行模拟,刻画模式,获得计算机实现的模型。具体对象涉及:

关于人体特征信号识别的专家经验的获取、分析与归类,逻辑推理机制,识别率评价体系;可穿戴设备中的应用。

艺术创作(书法创作)过程的刻画与模拟。

2. 路由资源分配策略

用人工智能、对策论方法研究通信网络中与资源分配有关的问题,如路由选择、拥塞控制等。

交通网络中最佳路线推荐;导游中的应用。

3. 不同行业背景下无线移动嵌入式系统的设计。

近年工作

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董军. 通信网智能路由选择方法. 2003.

专著

董军. 路由选择与智能模拟.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4.

部分论文

1) Dong Jun, Lin Xiang. Mobile Self-Guide PDA with Routing Recommending. MoMM2005.Kuala Lumpur, Malaysla, Sept. 19-21, 2005.

2) Dong Jun, Xu Miao, Zhu Hong-hai, Lu Wei-feng. Wearable ECG Recognition and Monitor. IEEE 18th CBMS, Dublin, Ireland, June 22-24, 2005: 413~418.

3) Dong Jun, Zhu Hong-hai. Mobile ECG Detector Through GPRS/Internet. IEEE 17th CBMS, Bethesda, Maryland, USA, June 24-25, 2004: 485~489.

4) Dong Jun, He Ji-feng, Pan Yun-he. Predication-Based Intelligence Routing on Telecommunications.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2004.13(2): 233~239.

5) Dong Jun. Software Simulation of Intelligence Routing Method. The Proceeding of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USA, April 4-6, 2002: 499~502.

6) 董军, 潘云鹤. 人工智能的认识论问题. 科学, 2002, 4: 34-36.

7) 董军, 潘云鹤. 基于多Agent系统和神经网络预测的路由选择策略. 自动化学报, 2002, 28(4): 505-512.

8) 董军, 殷月明, 潘云鹤. 电信网路由选择方法的演化与智能策略. 通信学报, 2001, 22(6): 88-96.

9) 董军, 潘云鹤. 用神经网络预测负荷的路由选择方法. 电子学报, 2001, 29(2): 257-259.

10) 董军, 潘云鹤. 路由选择的多Agent系统模型. 计算机学报, 2000, 23(2):221-225.

4 暨南大学医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主任

女,中共党员。病理生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科技管理奖”获得者。现任暨南大学医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主任。

1981-1986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986-1990皖南医学院助教; 1990-1993中山医科大学神经生理学硕士生;1993-1994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助教; 1994-1999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讲师;1999-2001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1-2002加拿大Dalhousie University 的解剖和神经生物系访问学者;2002-2003美国 University of Nebraska病理和微生物系访问学者;2003-2004暨南大学医学院科研处处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4-2006 暨南大学医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6- 暨南大学医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脑的功能与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西医结合防治危重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攻关项目等10多项;参与完成1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部分论文被SCI收录,在第32届国际神经科学年会和1999年全国病理生理学会被评为优秀论文。参编专著1部,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参与课题分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各一项。曾先后前往美国、加拿大、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

主要成就:(1)发现并证实发热自稳调节中正调节中枢(视前区前下丘脑)和负调节中枢(腹中膈区)之间存在密切的功能联系,为完善发热自稳调节的新理论提供充分的实验资料和科学依据。并对指导临床高热病人降温药物的应用及对研究和开发新型解热药物提供实验资料和理论指导;(2)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发现了姜黄素能提高拟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并从分子、细胞和整体水平阐明其作用机制,为研制防治老年性痴呆的药物提供了重要依据;(3)发现了姜黄素具有改善gp120所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并用电生理方法从整体、细胞及分子水平阐明了改善作用的机制,为开发治疗艾滋病痴呆综合症新药奠定基础。

社会任职:历任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教学秘书(1998,7-1999,12)、暨南大学医学院科研处处长(2003,7-2004,7)、暨南大学医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主任(2004,7-)。兼任广东省医学科研管理学会常委、广东省社会医学学会理事、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编委、国际神经科学学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与对策咨询专家等职。

5 宁波海运公司副总经理

男,1972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助理工程师,历任宁波海运(集团)总公司团委副书记、党群办主任,宁波海运股份有限公司综合办公室经理,现任宁波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团委副书记。

6 南京工业大学教授

人物介绍

董军,男,南京工业大学博士,教授,1964年1月生,湖北恩施人。现任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新型钢结构研究所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习工作经历

1984年7月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及施工专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7月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结构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1998年10月毕业于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1996年1月晋升副教授,2002年6月晋升教授。1987年7月至1988年7月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任教,1988年7月至1996年2月在江汉石油学院任教,历任建筑工程系副主任、设计研究院副院长;1999年7月至南京建工学院任教至今。

主要研究方向及成就

钢结构理论及应用、结构抗震抗风与结构控制。

近年来主要从事新型钢结构体系、结构抗震抗风及结构控制方面理论及工程应用研究,曾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桅杆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及混沌现象研究”(编号59778030)、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塔桅钢结构振动响应及控制的理论与试验研究”、建设部博士后基金项目和上海市博士后基金项目“结构控制技术在钢结构电视塔振动控制中的应用”、“宿迁文体馆基础隔震研究”,负责完成“巨型框架悬挂钢结构(沈阳国税局大楼)风洞模拟实验研究”、“张家港东海粮油工业公司机械楼钢结构现状评价及加固设计”、“浦东国际机场主进场道路收费口大型雨蓬钢结构研究”等纵横项科研项目20余项。

已在《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副主编教材各一本,参编专著一部,出版译著一部。参与完成的“高耸钢结构设计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获1999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前主持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轻钢轻板多层及小高层住宅结构体系研究”等项目三项。担任土木工程学会高耸结构委员会委员、中国基建优化研究会建筑改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杂志编委、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特约顾问等学术兼职。

7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

人物简介

硕士生导师,华北电力大学教授。2004年7月在瑞士联邦洛桑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系统与能源经济、电力经济与管理和电力市场。主持或参与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在国际学术刊物、国际会议、国内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科研项目

1.2006-2007,电网在电力市场中的作用研究,国家电网公司。

2.2006,中国电力社会普遍服务研究, 受聘世界银行,作为咨询专家负责项目的组织与管理。

3. 2006-2007,中国电力市场标准化研究,中国电力监管委员会。

4. 2006-2006,国华公司发电竞价策略与技术研究项目,国华公司。

5. 2006,西北电力外送中长期合同和实施方案研究,西北电网公司。

6. 2005,中国天然气发电政策研究,美国能源基金会。

7.2003,在瑞士参与欧盟第五框架项目“中国生物能源的生产和应用研究:以辽宁和广西为例”

8.2003,在瑞士参与世界银行“气候变化和清洁机制在中国的可能性研究”项目

主讲课程

“电力市场理论与实务”,“技术经济学”,“能源安全与电力安全”,“能源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新能源概论”,“专业英语”等。

代表论文

1)董军,中国电力工业未来发展与管理,中国国际电力技术大会输电组重点发言,2006.11。

2)董军,技术经济理论在电力工业改革中的应用,中国技术经济论坛重点发言,中国技术经济论坛2006·重庆,2006.10

3) 董军,栾凤奎,韩英豪,张婷,贾俊国,中国电力市场标准方案研究,华东电力,第35卷第1期,17-20,2007,核心期刊.

8 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人民医院科主任

董 军:男,1945年12月生,黑龙江省友谊县人。辽宁省葫芦岛市连 山区人民医院科主任,主任医师。1970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1979-1980年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从师于著名皮肤病学专家于松教授。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主任医师,从事皮肤科专业近30年,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研究配制 50余种皮肤料外用药物,在治疗银屑病、各类湿疹和皮炎,痤疮、黄褐斑及各种皮肤癣疾等难治性皮肤病有独到之处。多次参加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有多篇论文在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在杂志上发表。论文《Laser—Trelate征1例报告》发表于〈临床皮肤科〉杂志1994 年第3期,并被收入王雷镭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医药卫生学术文库》一文。论文《0.5%足叶草毒素酊加干扰素肌注治疗尖锐湿能临床观察》在1996年全国性病学术研讨会上交流并编入《性传播疾病疹疗与预防》一书,于1994年和1996年分别参加第一届与第二届《全国皮肤病及性病治疗经验交流会》,并在大会上宣读论文。

9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授

个人经历

1983.9-1987.6 吉林大学数学学院力学专业 本科生;

1987.7-1989.9 西南林学院交通机械与土木工程学院任教;

1989.9-1992.6 吉林大学数学研究所计算力学专业 硕士生;

1996.9-1999.3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地质学专业 博士生;

2000.1-2002.6 中南大学资环建院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 博士后;

2002.6-2003.6 西南林学院交通机械与土木工程学院任教;

2003.7-今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课程讲授

主讲本科课程:

桥梁工程,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桥梁电算

主讲研究生课程:

桥梁工程,计算力学,桥梁振动与评估,桥梁结构非线性分析

研究领域:

结构力学,桥梁工程

研究项目

北京地区电力隧道防渗漏技术现状调研及防治措施分析,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公司电缆公司,2007.1-2007.10,负责人

桥梁在横向非常遇荷载作用下的失效行为及修复机理研究,2004年院设博士启动基金,2004.7-2006.7,负责人

部分熔融岩浆迁移及深部流体成矿作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研究,中南大学博士后研究课题,2000.1-2002.6,负责人

竹编水泥沼气池结构性能测试与理论研究,云南省竹藤产业学会,2001-2004,负责人

竹编水泥沼气池结构推广与建造标准制定的基础研究,云南省竹藤产业学会, 2004-2006,负责人

城市跨线桥遭受超限高车辆撞击的动力学机理研究,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 2004-2006, 2万,负责人

既有梁结构经碳纤维材料加固后温度效应分析,劳瑞特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横向项目,2004-2006,负责人

代表论文

Bifurcation and chaos of the dynamical models of mantle convection in an imposed vertical magnetic field,The 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Computational Simulations, World Scientific.,2000,1

地下水污染的广义差分法数值模拟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0,1

力学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西南林学院学报,2000,2

地幔蠕动流中的一类复杂动力学现象,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1,1

自由梁在中点受到质量块撞击的剪切效应,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1,2

绘图软件在汽车试验与计算中的应用,云南交通科技 ,2001,2

自由梁在中点受到质量块撞击的剪切失效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1,2

混沌动力学在森林工程中的应用初探,林业科学 ,2001,1

动态有限单元法的应用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2

软流层部分熔融岩浆竖向迁移模型分析,高校地质学报 ,2002,1

农村简易竹编水泥沼气池结构特点及性能分析,中国沼气,2002,1

一类简化的竹编水泥沼气池力学模型分析,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1

纤维混凝土在桥面铺装中的应用,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2

力学建模的贯穿式教学在土木专业中的重要性,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2,1

基于虚功原理表达的空间梁单元刚度矩阵分析,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1

纤维混凝土在桥面铺装中的应用,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2,2

梁式桥刚接板梁法的计算机辅助实现,西南林学院学报,2003,1

自由梁受集中质量两点撞击的刚塑性动力响应,爆炸与冲击(核心期刊),2003,2

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分析与处理方法探索,西南林学院学报,2003,2

基于VB的计算机辅助考试系统研究,西南林学院学报,2003,2

农村简易竹编水泥沼气池工艺分析,林业科技开发,2003,2

现代林业工程系统中的复杂动力学行为探索,林业资源管理(核心期刊),2003,1

简易竹编水泥沼气池结构安全和耐久性研究,福建林学院学报(核心期刊),2003,1

新型竹编水泥沼气池力学性能的测试与理论研究,竹子研究汇刊(核心期刊),2003,1

森林复杂巨系统中的自组织动力学特征分析,森林工程(核心期刊),2003,1

新型竹编水泥沼气池上部壳结构强度数值分析,森林工程(核心期刊),2003,1

加强桥梁工程课程能力培养的思考与事件,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04,1

桥梁检测与加固关键技术分析,2004年云南省公路桥梁养护与评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1

竹编水泥沼气池建设对边远农村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竹子研究汇刊(核心期刊),2004,1

竹编水泥沼气池建设对西部生态环境改善的作用 ,世界竹藤通讯,2004,1

Deformation analysis of simple girder bridges impacted by transversely dynamical loads at the middle of span,Beijing Municipa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2004 Beijing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ridge Structure Assessment, Beijing ,2004,1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公路工程建设内涵分析,西部林业科学,2004,2

深部可变形岩石介质中岩浆竖向迁移的力学机理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核心期刊),2006,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铺层的力学机理分析,公路(核心期刊)2005,3

梁桥节段拼装施工中的通病分析与预防 ,施工技术(核心期刊),2006,3

火灾下钢筋混凝土板温度场的三维有限元模拟,建筑科技与开发(核心期刊),2005,2

获奖情况

1994~2002年指导过年本校历届全国数学建模比赛参赛队员,所指导的参赛队均荣获省级三等奖及二等奖

1995年西南林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奖励;

1996年西南林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二等奖;

2001~2002年度西南林学院优秀党员奖励;

2002年度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力学教学优秀教师;

2003年6月获西南林学院校级示范教学比赛一等奖。

10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研究员

男,1964年11月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97年获浙江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曾在工业界和大学分别工作近九年。2002年起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嵌入式系统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2007年得到“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资助,2008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0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现为我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感兴趣的研发领域为智能模拟、思维模式和认知模型。工业界和学校的工作经历使其对科学研究的本质问题与核心内容有着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理解,对于社会的实际需求与研究工作如何结合有深切体会。

在IEEE Intelligent Systems、LNAI、计算机学报、电子学报、自动化学报、通信学报等国内外刊物和会议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60余篇;申请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在科学出版社等出版专著4部,在电子工业出版社等出版合作编写的书刊5部。

在计算机辅助医疗诊断领域,针对自动识别与分析效果与临床要求的差距这一现实问题,他创新性地提出了关注传统方法不易表征的人体生物特征信号中的形态、模拟医生诊断时思维过程的研究途径。在此基础上,与企业共同提出与开发了“可佩戴无线ECG监护/诊断仪”,五导联和十二导联的产品已分别得到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和医疗器械注册证(沪食药监械(准)字2005第2211301号,沪食药监械(准)字2006第2210232号)并进入市场。

艺术创作方面,在书法创作模拟的核心问题,即笔划变形的模拟问题上,他提出基于统计学方法的模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2008年底,《IEEE Intelligent Systems》出版了“AI in China”专辑,共收录6篇文章,其中“The Creation Process of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Emulation of Imagery Thinking”即申请者和其合作者的工作,正如主编所言:书法艺术源远流长,这项科学研究极具中国文化特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