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董辅礽 |
释义 | 董辅礽(1927年-2004年),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有“一代经济学大师”之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董辅礽研究的重心开始从所有制改革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转向对资本市场的研究。他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是他所有制改革理论研究的逻辑延伸。他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理论研究,有两个著名观点:一是发展论。他认为,发展是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发展是规范的基础,必须坚持发展中规范的基本原则,中国经济20多年的发展经验说明了这一点。二是婴儿论。 中文名:董辅礽 国籍:中国 出生地:浙江省宁波市 出生日期:1927年 逝世日期:2004年 职业:经济学家 毕业院校:苏联莫斯科国立经济学院 信仰:共产主义 人物评价(当代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 中国经济成长论的代表 “一代经济学大师” 少数能够影响中国政府重大决策的学者之一 所有制改革的先行提出者 私营经济的护航人 理论上的先行者,积极的实践者) 人物介绍概述董辅礽(1927-2004),浙江宁波人。中国杰出经济学家,“一代经济学大师”,为中国当代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生前为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并长期兼任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个人履历1946年入武汉大学经济系,1950年毕业。1953年赴苏联学习,1957年获苏联莫斯科国立经济学院硕士、副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武汉大学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同时为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员会副主委,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员会副主委。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第一届中国发展百人奖获得者。1988-1998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7年法国政府军官级学术勋章得主。1991兼任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科学顾问、国务院环保局顾问,并长期兼任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主要成就董辅礽,是中国当代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在理论和实践上为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开拓性的贡献,在学术上取得了多方面的丰硕成果。常年从事教学的董辅礽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经济学人才,这些人才如今正活跃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企业界。 “婴儿论”的提出者他认为,由于中国市场经济不发达,资本市场非常弱小,从政策的角度看,需要像对待婴儿一样去爱护它,促其健康成长。与此同时,他也非常鲜明地指出中国资本市场所存在的重大缺陷和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一代经济学大师”董辅礽因患癌症于2004年07月30日在美国杜克大学医疗中心去世,享年77岁)。 个人简历195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 1950--1952年 武汉大学经济系助教。 1953--1957年 莫斯科国立经济学院研究生,获副博士学位。 1957--1958年 武汉大学经济系讲师。 1959--1976年 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国民经济平衡组副组长。 1977--1978年 经济研究所业务领导小组组长。 1978--1985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1985--1988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1989--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 1979--研究员。 1982--1985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 1979--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校兼职教授。 1988--1993年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93--1998年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 1991--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顾问,国家环境保护局顾问。 1987年法国政府授予军官级学术勋章。 1998年--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2004年7月30日下午,“一代经济学大师”董辅礽在美国杜克大学医疗中心去世,享年77岁。 主要论著1.苏联国民收入动态分析,1959年,湖北人民出版社 2.社会主义再生产和国民收入问题,1980年三联书店出版,人民出版社再版 3.大转变中的中国经济理论问题,1981年,山东人民出版社 4.论孙冶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1983年武汉大学出版社,随后再版。1985年日本不二出版社日文版。 5.董辅礽 选集,1985年,山西人民出版社 6.经济发展战略研究,1988年,经济科学出版社 7.中国农村改革、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村现代化(英文),1988年 8.世界银行工业化与中国农村现代化(英文),1992年麦克米伦出版公司 9.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共二册),1995年,经济科学出版社 10.改革与发展--大转变中的中国经济,1995年,香港华南经济新闻社 11.中国经济纵横谈,1996年,经济科学出版社。 12.经济发展研究(共二册),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 此外,还主编或与他人主编书籍多本,在国内外出版。与英国剑桥大学Peter Nolan共同主编中国经济研究丛书(英文),由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出版。现已出版三十多本。 人物评价当代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董辅礽是中国当代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在理论和实践上为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开拓性的贡献,在学术上取得了多方面的丰硕成果。常年从事教学的董辅礽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经济学人才,这些人才如今正活跃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企业界。 中国经济成长论的代表董辅礽早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他便提出了关于再生产数量关系的数字模型,被誉为“中国经济成长论的代表”。在改革开放初期,他勇敢地就提出了企业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政企分离”、“政社分开”的政策性建议。 “一代经济学大师”他最早提出并一直坚持所有制改革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关键,他在这方面的研究和理论勇气使他享誉海内外。1984年他获得了首届孙冶方经济学奖。这些瞩目的成就使他得到了“一代经济学大师”的美称。 少数能够影响中国政府重大决策的学者之一有人这样评价他的一生:“在稀缺的时间与生命中,经济学家已经克尽全力,为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作为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员会副主委,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员会副主委,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董辅被认为属于少数能够影响中国政府重大决策的学者之一。 所有制改革的先行提出者上世纪80年代初,他敏锐地洞察到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失败的原因是仅仅进行了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没有进行所有制改革,大胆地提出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对所有制进行改革,才能取得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当时,他因为这个理论提得太早而受到了批判,但中国改革的实践却验证了他理论的深邃和独到的洞察力。 私营经济的护航人在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新兴工业化道路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以及创业板的建立,证券、期货市场的发展各个方面,他都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他被称为是“私营经济的护航人”。他的目光从来没有离开苏浙这块中国经济最活跃的沃土,不但从理论上分析了“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的优劣,并且一再为私营企业的发展鼓与呼。 理论上的先行者,积极的实践者他一直以冷静理性的目光分析资本市场的发展问题,强调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他认为中国的资本市场事实上是一个新兴而尚未转轨的市场,在这一时期还有很多重大的历史遗留问题没有解决,例如股权分置问题、股份不能全流通的问题,所以在这一时期必须尊重国情,把保护股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董辅礽不仅是一个理论上的先行者,更是一个积极的实践者。正如经济学家朗咸平的评价:“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我们的生活也许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他是为数不多的一直关注着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经济学家之一,作为人大代表,每年“两会”他几乎都会就期货市场的发展提交自己的议案。 在他逝世的两个月前,还拖着病体从美国向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理事会发来函电,履行他作为一名理事的职责和义务。他牵挂着大商所期货新品种的最新进展,鼓励其继续努力争取,并为自己不能做事而表示“惭愧”,这或许是这位经济学家的最后牵挂。 敢为天下先——记董辅礽先生二三事不寻常的经济学者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先生,7月30日在美国杜克大学医疗中心去世。 他是一位不寻常的经济学者。在改革的重要关头,他常常站在风口浪尖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改革中的问题,他毁誉不畏,直言不惧;他以事实为依据,提出超前理论,因此遭遇各种非议,但他从不气馁。他的锐气、勇气和骨气,使他敢为天下先。 1961:责任 1961年,东北,一家商店。困难时期,食品柜里几乎“弹尽粮绝”,只有几块饼干。一位顾客在买饼干的时候,竟遭人抢! 这真实的一幕被董辅礽亲眼目睹,心在流血!当时,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问题已相当严重,由于特殊原因,这些问题是舆论和学术禁区。当时,董辅礽正带队在东北实地考察。在沈阳,在鞍山,在抚顺,他深入调研后发现:工业和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均严重失调!问题严重,再也遮掩不得,否则会误国害民!回京后,他写了一个很有分量的调查报告。当时,“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是不允许提的,更不允许学术探讨,但董辅礽坚持:“实际情况是怎么样就应该怎么写。” 很多学者评价,从那个时候开始,董辅礽的文章充满了经济学者“经世济民”的责任感。他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写的关于国民收入平衡的系列论文,影响极大。樊纲当时在读大二,读完董老的文章,大呼过瘾:“在那时充斥着许多政治八股的理论刊物中,董老师的文章却可以说是真正的经济理论论文,内容丰富,言之有物,逻辑严谨,也堂堂正正,毫无政治媚俗的那一套,后来读起来也丝毫没有过时的感觉,使我们真正感觉到经济学的‘理论之美’。” 熟悉董老的人回忆说,这些理论在当时讲出来是很不容易的,换作别人是要权衡利益的。董辅礽没有顾虑,别人评价他是走直线的人,找准了路,是不回头的。 为此,他付出了代价。袁钢明说:“董老师在每一个历史时期提出的观点几乎都具有超前性,一般比形成共识早十年左右,而每一次超前理论的提出,在当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力、攻击或误解。”可董老从没受此困扰。他的学生说,他是一个没有权力和官场意识的人,所以经常说得过多,过直,过于尖锐,一些人不高兴,他的仕途也受到一些影响。但他说:“一个经济学家如果迎合权势,就背弃了自己的社会责任。”1978:勇气1978年9月,董辅礽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改革全民所有制的国家所有制形式”的论点,并发出“政企分开”和“政社分开”的历史性呼吁。当时,此语一出,石破天惊。 “两个分开”理论的最先提出者有学者认为:“两个分开”的理论,吹响了中国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的第一声号角。 一位老先生对他说:“老董啊,你的胆子可真大,‘人民公社’是毛主席提出来的,你提出‘政社分开’是要冒风险的!” 弊端已露端倪,无人敢越雷池。董辅礽大喝一声,我来了!1979年1月,他发表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实现形式问题》一文,尖锐地批评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直指传统国家所有制形式的弊病。 接着,一系列堪称“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基础”原理的提出和探讨,成为他最出色的手笔。尤其是他的“社会主义经济应当是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所有制的混合经济”理论,更是充满锐意和超前意识,被人称为“董记八宝饭”理论。 一把利剑捅了“马蜂窝”!董辅礽当时顶着巨大的压力前行。现在,他的理论观点,几乎都成为党和政府的文件语言。但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这些理论,却需要有超常的理论勇气。 中国民营经济的辩护人1986:创新 董辅礽生前是研究中国民营经济的资深经济学家,力主发展民营经济,被称为“中国民营经济的辩护人”。 上世纪80年代,以民营经济起家的“温州模式”受到排斥和怀疑。1986年,董辅礽等亲赴温州调查,之后发表考察报告《温州农村商品经济考察与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探索》,称赞“温州模式”为“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治穷致富”的“一条可供选择的路子”。这是经济学界最早站出来为“温州模式”辩护的论著之一。此后,他又连续撰写了《温州模式与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温州模式的继承和提高》等系列文章,精辟地解析温州经济,对全国各地学习温州提出了独到的意见和建议。 又一次发人之先!从传统经济体制批判,到所有制改革,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到国有企业改革,从民营经济发展,到期货、证券等资本市场的建设,他的理论一步地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层开拓,其中充满着创新的精神。 创新让理论之树常青!这对一个有点“老”的经济学家来说,难能可贵!他的诀窍就是调查、实践。朱玲说:“董老一贯深信‘实践出真知’,停不下来,我曾经多次劝他放慢生活节拍,却从未奏效。” 刘小玄曾经参与董辅礽领导的课题组的工作,她回忆说:“董老非常重视经验数据搜集和实证调查的研究方法,也不断吸纳西方的先进方法为己所用。他经常为青年学者创造出国学习和进修的机会,让他们把学到的国外先进方法和理论带回国内生根发芽,为了推进研究方法的更新,他力争到了福特基金会的研究经费,为所里购置电脑,建立计算机房,进行调查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在我印象里,他是一个充满活力、思想不老的学者。 (原载《光明日报》) 纪念文章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同志逝世 本报讯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常务委员会委员,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政协第九届委员会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我院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当地时间7月30日在美国杜克大学医疗中心逝世,享年77岁。 胡锦涛、温家宝、黄菊、李长春、王兆国、曾培炎、李鹏、朱镕基、乔石、李瑞环、李岚清、李铁映、成思危、陈至立、刘延东、陈奎元、孙起孟、万国权等领导同志分别以不同方式对董辅礽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向家属表示亲切慰问。 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统战部、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国家环保总局,新华社香港分社、经济日报社、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温州市委市政府、宁波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单位送了花圈或发来唁电,对董辅礽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向其家属表示亲切慰问。 董辅礽同志逝世后,陈奎元、王洛林和我院经济研究所立即发去唁电,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家属表示深切慰问。王洛林、高全立、朱锦昌、刘国光前往董辅礽同志家中,向其家属表示亲切慰问。同时,我院成立了以王洛林为主任,高全立、朱锦昌为副主任的董辅礽同志治丧委员会。 8月12日上午10点,董辅礽同志骨灰送别仪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社会各界人士数百人怀着沉痛的心情,参加了送别仪式。乔石同志夫人郁文也参加了送别仪式,并代表乔石同志,向董辅礽同志家属表示亲切慰问。参加送别仪式的有王洛林、陈佳贵、高全立、朱锦昌、于光远、龙永枢、李英唐等以及经济所的同志。参加仪式的还有宋涛、卫兴华、肖灼基、何伟等。 董辅礽1927年7月出生在浙江宁波,1946年就读于武汉大学,在校期间从事学生运动和党的地下工作,1949年2月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社,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毕业后,任武汉大学经济系讲师,兼任武汉大学学生会主席、校务委员会委员、教工党支部书记等职务。1953年在北京俄文专修学校留学预备部研究生班学习,后留学苏联莫斯科国立经济学院攻读研究生并获副博士学位。1957年回国后,任武汉大学经济系讲师。1959年调入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先后任国民经济平衡组副组长、党总支书记、业务领导小组组长等职。197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分党组成员,同时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1984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并兼任《经济研究》主编,1987年,法国政府为表彰其学术成就,授予他军官级学术勋章,198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1991兼任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科学顾问、国务院环保局顾问,并长期兼任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董辅礽同志是为民族解放、人民富裕、社会进步、国家强盛奋斗终身的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和杰出学者,是我国当代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早在50年代和60年代,他就提出了关于再生产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成为早期中国经济成长论的代表作品。改革开放以来,董辅礽同志以敏锐的洞察力、超常的理论勇气,敢为天下先,在经济学的多个领域内,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推动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取得了多方面的丰硕成果。(经济所)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