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冬屋组 |
释义 | 简介地层名称:冬屋组 地层名称(英文) Dongwu Fm 阶代码:Qb—Z1 地区代码:5 命名高振家等1986年命名。陆松年等1992年正式发表。命名剖面在尤尔美那克村东南4km冬屋附近。参考剖面位于巧恩布拉克。 沿革本组相当于1977年张太荣所命名的震旦系巧恩布拉克组上部分层,王务严等(1979,1986)将上述巧恩布拉克组分为四个岩性段,本组即最上部的砂岩段。高振家、陆松年、彭昌文等(1979、1981年)复查本区补测剖面时,改“巧恩布拉克组”为巧恩布拉克群,并将上部建立新组,命名为冬屋组。 特征该组由厚层状、块状含砾粗砂岩、砂砾岩组成,其中有少量灰绿色细砂岩和粉砂岩的薄夹层。递变层在组内十分发育,从细砾—粗砂—中砂—细砂—粉砂逐步递变。反映出E递变层的特点。每个递变层厚60—120cm,在顶面发育有水下冲刷,一些冲刷面起伏较深近似于水道沉积,故其形成部位是处于海下扇的供给水道附近或处在海下扇的内扇内缘,接近重力流的源头之沉积(陆松年等,1990)。本组微古植物报导较少,仅有遗迹化石Planolites (漫移迹)。该组被尤尔美那克组冰碛岩所不整合覆盖,二者间常见到完好的基岩冰溜面。冰碛岩覆于本组不同层位,在冰碛岩缺失地段,冰碛岩之上的上震旦统苏盖特布拉克组直接超覆于本组不同层位上。与下伏牧羊滩组之间亦有明显的沉积间断,常为假整合或局部不整合。 备考编撰者:高振家 作者:高振家 年份:1986 系名:新元古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