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寨镇 |
释义 | 东寨镇位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城东郊8公里处,国道312线横穿镇境。总面积35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800米,无霜期长达240天左右。东寨镇共有11个村,92个社,3653户,总人口15135人;总耕地面积10.47万亩,人均7.1亩。现村村已通柏油四,有线电视、电话已经普及。是一个人少地多,劳力充余,河灌为主,井灌为辅的灌溉农业镇。 2000年,东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686万元,年均增长11%;镇级财政收入达到252.1万元,年均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35元,年均增长6%;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0567万元,年均增长19%。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东寨镇区域优势东寨镇境内有丰富的莹石、硅铁、煤、石英砂、陶土等矿产资源和小麦、啤酒大麦、胡麻、苜蓿、牛、羊等农畜产品。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现有人畜饮水及农灌机井89眼,土地资源丰富,适宜小麦、大麦、胡麻等作物生长,粮油生产在金昌市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中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永昌县工业区位居该镇境内。2000年撤乡建镇,同时被甘肃省体改委等12部门确定为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1990年10月被中国基层政权建设研究会命名为“中国乡镇之星”。 经济发展永昌县东寨镇把发展特色农业和工业强镇两大战略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东寨镇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取得显著成效,东寨镇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07年第一季度,东寨镇农业增加值达到1285万元,实现乡镇企业增加值1765万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058万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1.2%、57.8%、120.7%。 为了改变大宗农产品种植增收空间有限的难题,东寨镇在抓好优质硬质春小麦和优质啤酒大麦等主导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另辟蹊径,结合镇情,大力发展食用菌、露地蔬菜、中药材、奶牛养殖等新型特色产业;动员农民从事运销、加工、餐饮等第三产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2006年,东寨镇第三产业经营纯收入达1090万元,人均三产收入达708元。2007年,东寨镇种植食用菌的农户目前已达183户,已经建成食用菌种植示范点2个,累计搭建食用菌大棚330座;建成露地蔬菜种植示范点2个,种植面积达1000亩;落实中药材种植面积300亩;建成肉羊、奶牛养殖小区各1个,羊、牛饲养量分别达9.17万只、1680头;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户达684户。 同时,该镇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多形式开展招商引资,先后完成三星萤石选矿厂、陇兴炉料公司、银光磨料公司、永昌元生饲料公司、二坝渠梯级电站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达7000多万元。这些重点企业的建成投产,在增加税源的同时,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便利的就业岗位,促进了劳务经济发展,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基础建设东寨镇党委、镇政府将“村村通”公路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成立了村级道路建设领导小组,在下四坝村展开广泛的宣传动员,动员广大农户投工投劳,筹集资金,共发动广大群众集资15.4万元,发动村社干部贷款6.6万元,镇政府多方筹资5万元,完成了下四坝村5.5公里村级公路的硬化铺油工程,公路已投入使用。东寨镇上还充分利用国家“西油东输”工程过境,填埋管沟剩余土方、砂料和工程队的先进设备、车辆,对上四坝村4公里长的道路和永丰村1.7公里村级道路进行了整平、硬化,方便了广大群众的出行。经过东寨镇领导协调,“西油东输”工程队免费为上四坝村七社开挖400米水渠,为永丰村十社开挖十座蘑菇大棚,为上四坝村开挖蓄水井一眼。 社会事业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面完“普九”、“普实”和高标准扫盲工作任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为甘肃省内外中等专业学校输送学生75名,累计教育事业投入达495万元,修建中小学教室12382平方米,13所中小学中心马路已硬化,完成了标准教室布置,办学条件大为改观。医疗卫生事业以预防、防治为重点,进一步改善了医疗卫生条件,有效防治了地方病和传染病的发生,提高了东寨镇人民的健康水平。乡镇企业发展情况,农村工业企业通过深化改革、改组、改造等有效措施,加快转换经营机制步伐,使改制企业的经营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使东寨镇33家企业和320户非公有制经济项目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 项目发展东寨镇认真贯彻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07年,实施并完成新改扩建百万元以上项目5个。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600万元的宝源啤酒原料公司、投资120万元的永昌诚信建材空心砖厂等工业项目2个;永昌富元养殖有限公司二期扩建、东寨啤酒大麦仓储物流中心建设等农业项目3个,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15万元,镇域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着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通过深入实施“致富项目入户工程”,家家有致富项目,户户有增收措施。永昌县城一半的出租车司机是东寨人,经营联合收割机,转战河南、山西、宁夏、青海等省跨区作业的大部分是东寨人,到永昌县城开餐馆、做生意已成为东寨农民的新选择。东寨镇在永昌县城居住农户达1846户6384人,分别占总农户和总人口的50.9%和41.5%。项目建设的快速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带动了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东寨镇基本情况东寨镇属山西省宁武县辖镇,位于宁武县境中部偏西,距县城30公里。面积184平方公里,人口1.2万。通公路。辖上鸾桥、东寨、麻地沟、东寺上、二马营、南梁上、小西沟、后井务沟、江庄、鹞子沟、蘑茹营、南山上、石窑沟、和尚沟、窑子湾、魏家沟、阎家崖底、前井务沟、寺儿沟、南岔、石辉沟、王家沟、宫家庄、坝沟湾、三马营、炭窑坪、下鸾桥、李家圪洞、车道沟、店耳上、大洼、谢岗地32个村委会。农业以种植莜麦、土豆、豌豆、大豆、胡麻为主。乡镇企业有煤矿和小五金社、木业社。为汾河发源地之一。 历史沿革东寨镇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初期,县“动委会”就在东寨镇活动,抗日武装保安7支队在该镇得到成功组织。1946年宁武县城解放前夕,中共宁武县委和县政府机关,曾在东寨镇驻扎。1953年成立东寨乡人民政府,1958年成立东寨人民公社。1984年,实行政社分家,改建为东寨镇,所辖生产大队,以自然村设村民委员会。 命名由来东寨自古就是军事要地。其附近的三马营、二马营、头马营就是宋代屯兵营地,在二马营村现在还有“敌台地”、“土堡子”、“暗门子”、“东校场”、“西校场”等军事遗迹。现在所辖的蘑菇营村,是宋代杨延景军队的指挥部,由其统辖头、二、三马营以及白马崖等兵营。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设二马营堡,建宫厅一座,营房50间,堡门一座,上有楼,堡周围250步,高2.5丈,南至宁化所30里,北至宁武关35公里。清代守堡旗兵50名,军火器71件。在其北边3公里处楼子山下的支锅石口堡,周围230步,高1.2丈,又名支锅口隘,清代守口旗兵20名。明代宁武关兵备张凤翼在支锅石石壁所题“紫塞长城”四个大字,现在依然清晰可见,与支锅奇石构成了一处神奇的景观。东寨二字本身就是由军事设施名词演变而来。 自然资源东寨人杰地灵,其天然林面积达3.7万多亩,占到总面积的13.5%,其华北落叶松和云杉是国家一级建筑材料。在茂密的森林中野生动植物资源也异常丰富。东寨镇牧坡宽阔,水草丰富,现有草坡30601余亩,为发展畜牧业奠定了优越的条件,其境内煤炭资源异常丰富,并且煤层厚,达到了3.6丈,质量好,人称小侏罗,分布广,易开采,交通方便,是宁武原煤生产的主要基地之一。 乡镇名人早在民国时期,就有孙文明赴法国上巴黎大学,获博士学位,其四哥孙文郁从美国大学毕业(1929年获美国斯坦 弗大学硕士学位),其三哥孙文萃,著名财主,大哥孙文斌、二哥孙文蔚清朝举人,其父孙致昌清朝拔贡,创办 养源学堂。郭名都、郭维一从清华大学毕业,刘建从黄埔军校毕业,至于其他大学或其他方面的杰出人才,在宁 武县是名列前茅。 名胜古迹东寨位于宁武县中部,它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仅次于宁武县城,交通也很发达。其境内名胜古迹甚多,主要有晋北名刹雷鸣寺,东寺村的广济寺,三马营村的圣寿寺,还有宁武八景的汾源灵沼,鸯桥烟景。是隋炀帝于大业四年修筑,汾阳宫建筑群集中的地区。隋炀帝为了避署曾在其三马营村东南修建了林澳镇城,金天会年间改为圣寿寺。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4951 男 8154 女 6797 家庭户户数 3946 家庭户总人口(总) 14838 家庭户男 8061 家庭户女 6777 0-14岁(总) 3959 0-14岁男 2111 0-14岁女 1848 15-64岁(总) 10015 15-64岁男 5554 15-64岁女 4461 65岁及以上(总) 977 65岁及以上男 489 65岁及以上女 488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3624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