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东园镇
释义
1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东园镇

福建泉州惠安东园镇有一条繁华的成美古街,它是一百多年前建造的,全长140多米,两旁有店面80间之多,有布店、五金、百货、书店、医馆等,民生之需,一应齐全。东园是惠南工商业重镇,成美街则称为东园的“中山路”,沿街闽南建筑风格,骑楼走廊,古香古色,清一色水泥构架的二层楼,其建筑材料、红毛灰(水泥)、钢筋是洋人由国外运到许埭头港,再由苦力(搬运工)肩挑人扛来建设成美街的。成美古街,凝聚着劳动者的创造力,它是中外海上贸易交流的见证。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东园镇(泉州市台商投资区东园镇)

简介

东园镇在明末清初,还是水乡泽地,因水上交流方便,吸引四方乡民移此卜居。距东园一里之遥,有三个古港口:许埭头港、古雪港和坝边港。港口虽小,有码头,有栈行,还有苦力(搬运工),客船货船来来往往,商贾熙熙攘攘,港口热闹非凡。特别是许埭头港,上千担的船可至码头,日进出好几艘。斯时惠安人出国或货物出洋,由此载运到秀涂港转运。东园华侨出洋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大都往菲律宾、槟榔屿和新加坡。于今,先人的后裔怀念唐山故土,历万水千山,寻根拜祖,足见血缘情深。

值得一提的传奇:许埭头古港边,居住一户金姓人家,稽考是阿拉伯传教士三贤四贤的后裔,明末由泉州石头街(今法石)分迁到这看守祖坟的。墓在埔塘、前院、后山和东园大石脚,坟地均处古滨海之地,佐证金氏先人足涉四海;古坟地和守墓人衍泽一曲中阿人民历史往来的海丝遗响。

历史沿革

1961年置东园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改镇,1997年,面积35.4平方千米,人口3.8万,辖东园、南边、东宝、茶斜、埭尾、枫林、新林、过田、凤山、田厝、秋租、厚境、港边、凤鸣14个村委会,2010年与洛阳镇、张坂镇、白崎乡一起从惠安析出,设泉州台商投资区,现为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

2 广东揭阳市揭西县东园镇

基本概况

位于惠安县境东部边陲,东与揭东县白塔镇接壤,西与塔头镇毗邻,南隔榕江与棉湖镇相望,北与京溪园 镇交界。距县城42公里。面积27.725平方公里,人口3.06万。华侨及港、澳、台同胞0.43万人,辖1个居民委员会,10个管理区,41个村民小组。

1949年,东园属凤安区,后称第六区,1957年设东园乡。1958年5月塔头并入东园乡,1958年9月,东园并入棉湖人民公社,1961年东园从棉湖人民公社分出,独立成立人民公社,1983年10月改称东园区,1986年开始改称东园镇。

地理环境

东园镇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暖夏凉,雨量足,日照长,年均气温21.5 ℃,年降水量在1400 ~ 1500mm 之间,盛产粮、果、蔬、菇、鱼、虾等农副产品,境内陆路交通便利,省道西浮公路横贯全境,距招商局中银漳州经济开发区3.5万吨级多用途码头12公里,货轮可直达厦门、上海、港澳和东南亚各港口,漳诏高速公路穿越全境,开口与环镇路相接,直通浮宫大桥。宜人的气候和优越的交通条件给东园镇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先机。

基础设施

该镇积极推进四大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总投资6413.5万元,相当于过去十年全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进一步优化了投资环境,解决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主要体现在“四个加快”:一是加快农田基本建设。重点实施已列入国土资源部项目盘子的碑内洋万亩土地整理示范项目,首期已整理地块7100亩,新增耕地514亩;建设U型槽排灌渠系20公里,机耕路8公里,绿化带10公里,修建、扩建18座桥涵,建成50亩单幢式遮阳大棚,清淤清障和改种1000亩中试水稻。二是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完成了长7公里海堤二期加固工程。三是加快道路建设。完成了漳诏高速公路东园段和东园分离式立交接线工程,镇道东园至新林长2.3公里、宽9米的水泥路工程以及东园到厚境长3.5公里、宽6米的水泥路工程。今年年底又将完成6.6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四是加快村镇建设。规划厚境、茶斜、凤鸣、过田、东园、枫林6个新村示范点,完成总拆迁建筑面积5.39万平方米,竣工263套,在建60套,建筑面积3.74万平方米。

特产资源

一是特有原材料资源。漳州平原素有“鱼米花果之乡”美誉,水产品、花果、蔬菜、食用菌产量、品质全国著名,东园现代农业示范区可为东园工业区提供充足优质花果、低农残蔬菜等,极利于兴办食品深加工行业。二是矿产资源。该镇矿产资源丰富,尤以花岗岩、高岭土、建筑用沙为优势矿种,有利于兴办建材加工企业。三是淡水资源。九龙江西溪、南溪绕该镇而过,可为企业提供优质价廉工业用水。

工业园区

龙海市东园工业区于2000年9月经漳州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1年7月被省乡镇企业局确定为省级重点工业园区,是龙海市委、市政府“依港兴市、兴工富民”发展战略和“融入一湾、做强两翼、对接三区、牵动四线、构建五个经济圈”发展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总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首期开发2.9平方公里。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区内道路、通讯、供电、供水、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园区已引进各类企业48家,涉及家具制造、食品加工、电子通讯、机械工业、造纸包装、工艺用品等行业,其中投资上500万元规模企业有34家,投资上亿元大型企业有2家;区内企业体现“三多”特点,即:①以商引商企业多,达10家;②增资扩建企业多,达9家,其中闽星已进入第三期扩建工程;③台资企业多,达14家;2003年,区内企业总产值10亿元,其中工业产值8.4亿元,上缴税收1500万元,安置劳力5000人。今年已新投建或准备投建的企业有11家,可新投产的企业有8家。预计今年可实现产值12亿元,税收2300万元,出口交货值2.46亿元,新增安置劳力5000人。

招商引资

东园镇依托省级东园工业区的载体,发挥毗邻厦门经济特区和招商局漳州开发区的有利条件,抓住厦门及珠江三角洲产业布局调整、项目外移的良好契机,利用漳诏高速公路东园立交出口及连接漳州港的优势,把东园的比较优势做好、做大、做实,增强竞争力和吸引力,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拓展招商引资途径。招商对象突出规模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商手段突出以商引商、以外引外;招商重点突出对台、对厦和发达地区招商,承接产业转移企业。全面落实招商引资项目,力促已签约项目促到资,到资项目促开工,开工项目促投产,力争每年新引进10家企业,每年工业经济有20%以上的增长速度,每年新解决劳动力就业不少于1500人。

3 福建省龙海市东园镇

东园概况

东园镇位于龙海市东南隅,东经117 ° 54 ′,北纬24 ° 25 ′,东南与白水、浮宫隔溪相望,西与海澄接壤,北临九龙江入海处,与厦门特区仅一水之隔。全境面积35.4平方公里,总耕地22343亩,辖14个村、1个居委会和3个农场,总户数9785户,总人口39142人。拥有东园工业区和农业示范区两个省级园区。

地理环境

东园镇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暖夏凉,雨量足,日照长,年均气温21.5 ℃,年降水量在1400~ 1500mm之间,盛产粮、果、蔬、菇、鱼、虾等农副产品,境内陆路交通便利,省道西浮公路横贯全境,距招商局中银漳州经济开发区3.5万吨级多用途码头12公里,货轮可直达厦门、上海、港澳和东南亚各港口,漳诏高速公路穿越全境,开口与环镇路相接,直通浮宫大桥。宜人的气候和优越的交通条件给东园镇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先机。

基础设施

近年来,我镇积极推进四大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总投资6413.5万元,相当于过去十年全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进一步优化了投资环境,解决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主要体现在“四个加快”:一是加快农田基本建设。重点实施已列入国土资源部项目盘子的碑内洋万亩土地整理示范项目,首期已整理地块7100亩,新增耕地514亩;建设U型槽排灌渠系20公里,机耕路8公里,绿化带10公里,修建、扩建18座桥涵,建成50亩单幢式遮阳大棚,清淤清障和改种 1000 亩中试水稻。二是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完成了长7公里海堤二期加固工程。三是加快道路建设。完成了漳诏高速公路东园段和东园分离式立交接线工程,镇道东园至新林长 2.3公里、宽9米的水泥路工程以及东园到厚境长3.5公里、宽6米的水泥路工程。今年年底又将完成6.6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四是加快村镇建设。规划厚境、茶斜、凤鸣、过田、东园、枫林6个新村示范点,完成总拆迁建筑面积5.39万平方米,竣工263套,在建60套,建筑面积3.74万平方米。

特产资源

一是特有原材料资源。漳州平原素有“鱼米花果之乡”美誉,水产品、花果、蔬菜、食用菌产量、品质全国著名,东园现代农业示范区可为东园工业区提供充足优质花果、低农残蔬菜等,极利于兴办食品深加工行业。二是矿产资源。我镇矿产资源丰富,尤以花岗岩、高岭土、建筑用沙为优势矿种,有利于兴办建材加工企业。三是淡水资源。九龙江西溪、南溪绕我镇而过,可为企业提供优质价廉工业用水。

发展状况

2003 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1.94亿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20.2%;乡镇企业总产值10.05亿元,比增 24.3%,其中工业总产值8.41亿元,比增38.9%;农民人均纯收入3927元,比增4% 。东园工业区被省乡镇企业局授予省级重点工业园区,连续两年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被漳州市委、市政府评为2003年度全市工业园区建设综合考评第一名;农业示范区被全国科协授予全国农村科普工作示范基地,被漳州市委、市政府授予“九五”期间农村经济工作先进单位;万亩土地整理、耕地开发项目列入国土资源部项目盘子。

工业园区

龙海市东园工业区于2000年9月经漳州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1年7月被省乡镇企业局确定为省级重点工业园区,是龙海市委、市政府“依港兴市、兴工富民”发展战略和“融入一湾、做强两翼、对接三区、牵动四线、构建五个经济圈”发展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总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首期开发2.9平方公里。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区内道路、通讯、供电、供水、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园区已引进各类企业48家,涉及家具制造、食品加工、电子通讯、机械工业、造纸包装、工艺用品等行业,其中投资上 500万元规模企业有34家,投资上亿元大型企业有2家;区内企业体现“三多”特点,即:①以商引商企业多,达10家;②增资扩建企业多,达9家,其中闽星已进入第三期扩建工程;③台资企业多,达14家; 2003年,区内企业总产值10亿元,其中工业产值8.4亿元,上缴税收1500万元,安置劳力5000人。今年已新投建或准备投建的企业有11家,可新投产的企业有8家。预计今年可实现产值12亿元,税收2300万元,出口交货值2.46亿元,新增安置劳力5000人。社会事业

我镇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推动了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一是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提高,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 ‰以内,计划生育率达99.7% ,涌现出计生合格村11个,基本合格村3个,连续三年荣获全市计生工作先进单位;第五次人口普查工作进展顺利,统计质量得到上级肯定;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加强,无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宣传统战工作进一步加强;“两反一扫”工作力度加大,狠刹封建迷信、乱建庙宇、大操大办等陋习歪风;文化市场管理规范到位;教育事业再创佳绩;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科技应用推广对经济贡献逐年增加,被龙海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科技工作先进单位。二是党建工作富有成效。以创建“六好”乡镇党委、“五星级”村党支部为载体,深入开展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广大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全镇涌现出1个“五星级”党支部、4个“四星级”党支部和9个“三星级”党支部,农村党支部先进面达100% 。三是社会治安保持稳定。始终从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出发,认真落实好综治领导责任制,基层治安队伍建设加强,群防群治网络健全,“严打”整治斗争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整顿规范,“四五”普法教育深入开展,扎实推进依法治镇进程,呈现出社会安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私家园林——“东园”

位于吉林省扶余县的“东园”是由著名作家东子先生建造的私家园林。之名其意有三:一是得主人之名,东子之园所;二是得方位之号,园居世界之东方,中国之东北;三是得寓意之隆,东乃太阳升起之位,昭示希望之在。

东园是集创作、农耕、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小园落,占地面积216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86平方米,园中辟有:林果园、农作物园、蔬菜园、瓜果园、葡萄园、花草园及寓所、健身区、文化室(会议室)、鱼池、鸡舍、鸭舍。东园现在树木28种,其中结果的树木占1/2;蔬菜、瓜果31种,农作物15种,花草30多种,植物总种类100多种,近年还将引进其他适合生长的植物,使之成为植物“大观园”。

“东园”园名由著名教育家、书法家、演讲大师李燕杰教授题写。

4 私家园林——“东园”

私家园林——“东园”

位于吉林省扶余县的“东园”是由著名作家东子先生建造的私家园林。之名其意有三:一是得主人之名,东子之园所;二是得方位之号,园居世界之东方,中国之东北;三是得寓意之隆,东乃太阳升起之位,昭示希望之在。

东园是集创作、农耕、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小园落,占地面积216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86平方米,园中辟有:林果园、农作物园、蔬菜园、瓜果园、葡萄园、花草园及寓所、健身区、文化室(会议室)、鱼池、鸡舍、鸭舍。东园现在树木28种,其中结果的树木占1/2;蔬菜、瓜果31种,农作物15种,花草30多种,植物总种类100多种,近年还将引进其他适合生长的植物,使之成为植物“大观园”。

“东园”园名由著名教育家、书法家、演讲大师李燕杰教授题写。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3: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