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东郊祖朝者,上书于晋献公,曰:“愿闻国家之计。”献公使人告之曰:“肉食者已虑之矣,藿食者尚何预焉?”祖朝曰:“肉食者一旦失之于庙堂之上,若臣等藿食者宁得无肝脑涂地于中原之野,其祸亦及臣之身,安得无预国家之计乎?”
1.东郊祖朝:复姓东郊,名祖朝。
2.者:(的)人。
3.于:向。
4.晋献公:晋国国君。
5.肉食者:吃肉的人。此指统治者。
6.藿(huò):豆叶。
7.臣等:我们。
8.宁得:难道能够。
9.及:达到。
10.安得:怎能。
11.愿:想要
12.闻:听闻
13.计:方法
在东郊有个叫祖朝的人,给晋献公上书说:“我想听听治理国家的方法。”献公叫人告
诉他说:“当政者已经考虑这些事了,老百姓为什么还干预呢?”祖朝说:“当政者
一旦丢失政权,像我们这些老百姓难道不死在中原大地上了吗?这种灾祸也会降临
到我身上,怎么能不考虑国家大事呢?”
晋献公(?-前651年):姬姓,晋氏,名诡诸。春秋时代的晋国君主。在位26年。曲沃武公之子。因其父活捉戎狄首领诡诸而得名。即位后用士蒍之计,尽灭曲沃桓公、庄伯子孙,巩固君位。奉行尊王政策,提高声望。攻灭骊戎、耿、霍、魏等国,击败狄戎,复采纳荀息假道伐虢之计,消灭强敌虞、虢,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
《说苑》,西汉刘向撰。刘向,西汉时经学家,文学家,目录学家,曾领校秘书,本书就是他校书时根据皇家藏书和民间图籍,按类编辑的先秦至西汉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并夹有作者的议论,借题发挥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带有一定的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