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蒙娜·德·波伏娃
释义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1986.4.14),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存在主义学者、文学家,19岁时,她发表了一项个人“独立宣言”,宣称“我绝不让我的生命屈从于他人的意志”。波娃头脑明晰、意志坚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的好奇心。西蒙·波娃一生写了许多作品。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称她为“法国和全世界的最杰出作家”;另一位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则在一次讲演中说:“她介入文学,代表了某种思想运动,在一个时期标志着我们社会的特点。

学历

西蒙娜·德·波伏娃是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让-保罗·萨特的终身伴侣。又译做西蒙·波娃。全名为西蒙·露茜-厄尔奈斯丁-玛丽-波特朗·德·波伏娃,出生于巴黎,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929年通过考试,和萨特同时获得哲学教师资格,并从此成为萨特的从未履行结婚手续的事实上的终身伴侣,这才是伴侣的最高境界,不被一纸婚约所束缚,但是又比婚约来得更为真实。

出身及婚姻

波伏娃出身于比较守旧的富裕家庭,但她从小就拒绝父母对她事业和婚姻的安排,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她和萨特相识后,两人有共同的对书本的爱好,有共同的志向,成为共同生活的伴侣,但终生没有履行结婚手续,并互相尊重对方与其他人的性关系,但两人建立在互相尊重,有共同信仰基础上的爱情非常强烈,萨特去世后波伏娃写了《永别的仪式》,是对与萨特共同生活的最后日子的痛苦回忆,流露出强烈的爱意。

作品

波伏娃将存在主义哲学和现实道德结合在一起,写过多部小说和论文,她的小说《达官贵人》获得了法国最高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小说的主题在于说明知识分子不能为革命和真理同时服务,两位主人公的革命目的和方法虽然不同,但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都失败而牺牲了。此外她还写过多部小说如《女宾》,《他人的血》,《人不免一死》,《名士风流》以及论文《建立一种模棱两可的伦理学》,《存在主义理论与各民族的智慧》,《皮鲁斯与斯内阿斯》等,提出道德规范与存在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她一直被人们视为是第二萨特。

代表作

波伏娃最重要的作品是她的《第二性别》,这部作品被认为是女权运动的“圣经”。除了天生的生理性别,女性的所有“女性”特征都是社会造成的。男性亦然。这是她这本书的最重要观点。她在书中提出女人因为体力较差,当生活需要体力时,女人自觉是弱者,对自由感觉恐惧,男人用法律形式把女人的低等地位固定下来,而女人还是甘心服从。她不同意恩格斯所说的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是男人重新获取权力,认为历史上女人从没有得到过权力,即使是在母系氏族社会。她认为妇女真正的解放必须获得自由选择生育的权力,并向中性化过渡。她这本书的英文译本在美国极度畅销,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女权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波伏娃去世后,和萨特合葬在巴黎蒙帕纳斯公墓。

人生经历

少年

1908年,出生于巴黎,母亲均是天主教徒,父亲是无神论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父亲的律师工作受到影响,全家生活困顿。因此,波伏娃的少女时代是在枯燥闭锁的家庭环境中度过的。

1929年,在法国的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中。萨特哲学会考第一名,西蒙获第二名。这一年,萨特二十四岁,西蒙二十一岁。而此时,他们之间的爱情还只是智力上的相互敬慕。据西蒙晚年回忆:他们一开始的恋情主要是字语的(ver-bol),而这“也许是我们关系如此持久的原因”。

在乡间

考试结束后,萨特与西蒙的来往频繁起来。当西蒙准备到乡下家中去度假时,两人开始意识到即将到来的分离的痛苦。几天之内,他们间的关系从智力的讨论变化为肉体的吸引。西蒙后来回忆道:“那个夏季,我好像被闪电所击,一见钟情那句成语突然有了特别罗曼蒂克的意义。”“当我在八月初向他告别时,我早已感觉到他再也无法离开我的一生了。”

在乡间的日子里,西蒙极为苦恼。或许是真诚的爱感动了上天,一个清晨,她的表妹跑进来轻轻告诉她:有个青年男子在田野里等她。果然是萨特。

与萨特

可是她的父母却无意邀请她的朋友共进午餐。靠着热心肠的表妹送食物,可怜的萨特在田野里孤独的捱过了几个夜晚。终于,爱驱使着西蒙,不顾父母的反对,自己带着食物前往野地里与萨特相会。他们在一起度过了真正的一天。这一天,他们第一次做爱。那天晚上,西蒙回到家里“没有人说话,父亲不理睬我,母亲在房中哭泣,表妹认为我们的事件极为罗曼蒂克。我宽了心,一切已很明晰。我的父母已不能再控制我的生活。现在我真的要为自己负责,我可以随心所欲,他们不能再管制我了。”

是的,萨特再也无法离开她的一生了。从他们相爱的1929年起,一直到萨特1980年逝世。他们一起共度了51个春秋。尽管他们一直没有履行法律上的结婚手续,甚至一直各自保留了自己的住房。

1931年,西蒙到马赛教书。萨特则到勒哈佛尔任教。这期间,一个名叫奥尔嘉的女子走进了他们俩的生活。这个三角关系虽然在二人的爱情旅途中占了很短暂的时间,但却留给西蒙足够的题材来完成她的处女作《不速之客》。

1939年,二战爆发。萨特上了前线。在炮火的间隙里萨特每天都给他“亲爱的迷人的河狸”写情书。(“河狸”是西蒙的昵称)

1945年,萨特与西蒙及几个朋友共同创办“存在主义”哲学的《新时代》月刊。

出版

1949年,被后人奉为“女权运动”的“圣经”的《第二性》出版。1954年,以《达官贵人》获龚古尔奖。

五十年代访问中国。此行的结果是《长征》的问世。

西蒙晚年将萨特给她的情书刊行于世。书名《致河狸的书信》。可惜的是:“河狸”的回信却一封也没编进去。

逝世后

1986年4月14日,西蒙·德·波伏娃于巴黎去世。享年78岁。西蒙的逝世在全世界引起了反响。各种美誉纷纷而至。而当时的法国共产党总书记马歇的话尤其深刻:“波伏娃远不同意共产党人的所有观点,她同我们的争论是毫不动摇的,但我代表法国全体共产党员向她致意,因为她始终代表着我们社会进步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时刻。”

人生解读

西蒙·波娃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她既做到了我心飞扬,又做到了爱你如昨,才会谱写出传世之作。断断续续间,总算是大致浏览了我所崇敬的女人。西蒙·波娃,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女人,一个一生执迷于爱的女人。透过她与萨特一生一世的爱情契约的誓言,如常人所能理解的只是萨特的身边不乏女人,而西蒙也有几个肝肠欲断的恋人。他们这种独特的爱情宣言,允许两个鲜活的个体呈现出开放、自由的性爱观,但彼此又非常明了他抑或她都是第一位的,这种至高无上的地位,使他们终于险些渡过外界的种种诱惑而最终又回到彼此的灵与肉的交流中。

西蒙与萨特的身上也有着凡夫俗子的烙印,当他们彼此游离于世俗外,尝试着刻骨铭心的爱情时,他们同样也会为新的恋情燃烧与疯狂,最终却又拗不过他俩爱情盟约的自律。于是,在探究和找寻西蒙与萨特的心路历程时,最后的答案却是异常的肯定,天才的喜新厌旧,最终又为天才的执信回到了最初的诺言。因为只有在真诚的融合中,才可能构筑世上牢不可破的爱情堡垒,那就是彼此之间绝对的忠诚与相对的自由。正是这种超凡脱俗的个性使两位文学大家的感情生活变得如此经典与耐人寻味,在特定的三维中打造出了如此这般空前绝后的爱情神话。若要套用国人的“属相论”的话,猜西蒙定是一个属蛇的女子,命中注定要迎接这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一生完成了那么多形式多样、富有影响的作品:小说、散文、哲学论文、社会调查等;一生在经济上又与萨特是互相独立,完全不依附男人的新女性;一生游遍了世界各地,享尽了人间的良景美肴。在这一点上,忽然让我想到了故去的三毛,她同样也写过很多,也去过很多地方。唯一不同的是三毛是个缺乏爱情滋养的憔悴的夜归人,而西蒙则是在萨特不老的爱情里编织着各种仙梦的小姑娘,哪怕在她四十多岁荷尔蒙减少、更年期来临之时,依然有小她多年的少年郎向她扑来。西蒙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她既做到了我心飞扬,又做到了爱你如昨,才会谱写出传世之作。让我心跳不已的并不是二人漫漫五十年的爱情长跑,倒是他们二人才智上的比拼与互补及渐入佳境的默契,对生命欢悦的体会,以及真爱的对撞与吸引,使他们成为后人剖析时的真实伟人。

人物生平

西蒙·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1908年1月9日 - 1986年4月14日) 是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萨特的终身伴侣。又译做西蒙·波娃。波伏娃全名为西蒙·露茜-厄尔奈斯丁-玛丽-波特朗·德·波伏娃,出生于巴黎,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1929年通过考试,和萨特同时获得哲学教师资格,并从此成为萨特的终身伴侣。

波伏娃(1908——1986)于1908年1月9日出生于巴黎比较守旧的富裕家庭,父母均是天主教徒,但她从小就拒绝父母对她事业和婚姻的安排,具有很强的独立性,。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父亲的律师工作受到影响,全家生活困顿。因此,波伏娃的少女时代是在枯燥闭锁的家庭环境中度过的。波伏娃酷爱读书,性格沉稳,14岁时突然对神失去了虔诚的信仰。波伏娃生活和创作的核心建立在令人惊骇的反叛性上。波伏娃头脑明晰、意志坚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的好奇心。当她还是名不见经传的穷教师时就开始写作,决心成为名作家。由此她终身不断努力,勇往直前,沿着成功之路成为了20世纪思想界的巨星。19岁时,她发表了一项个人 "独立宣言 ",宣称 "我绝不让我的生命屈从于他人的意志 "。在当时法国的第一高等学府巴黎高师读书时,她与萨特、梅洛·庞蒂、列维·斯特劳斯这些影响战后整个思想界的才子们结为文友。在通过令人望而生畏的教师资格综合考试时,波伏娃的名次紧随萨特排在第二。她和萨特相识后,两人有共同的对书本的爱好,有共同的志向,成为共同生活的伴侣,但终生没有履行结婚手续。这两个有志于写作的人彼此维护着自己的自由和独立,一起工作一同参加政治活动。他们住在不同的地方,保持着一定程度的隐私权,但每天都见面,常共同工作或是边喝威士忌边交换意见,而且常常一起外出旅行。并互相尊重对方与其他人的性关系,但两人建立在互相尊重,有共同信仰基础上的爱情非常强烈,萨特去世后波伏娃写了《永别的仪式》,是对和萨特共同生活的最后日子的痛苦回忆,流露出强烈的爱情。纵观波伏娃的一生,萨特可以说是她最深爱、最尊重的人物,不过,两人也都有被其他异性吸引的时期。西蒙娜.德.伏娃一生写了许多作品,如:《第二性》是她获得世界性成功的一部巨著,是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意志、智慧的一本书,被誉为女人的“圣经”,成为西方女人必读之书。西蒙娜。德。伏娃的《第二性》是人类求索中的女性哲学,向所有的读者,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提示了当代妇女面临的问题:生命的自由、坠胎、卖淫和两性平等。既是当代妇女问题的探寻,也是历史与永恒的品味。波伏娃还将自己作为 "一种特殊的女性状态 ",在四卷本回忆录中 "暴露给世人 "。她用卢梭《忏悔录》式的笔调坦诚率真地剖析自己。尽管《第二性》曾经使她遭受到恶毒狂怒的攻击,而诸如 "性贪婪 "、"性冷淡 "、 "淫妇 "、 "慕雄狂患者 "、 "女同性恋者 "等恶骂之声仍不绝于耳。但是,这一切不能阻止她将自身作为反传统、追求个体独立的典范,不加粉饰和修改地奉献出来。1955年9月,也就是波伏娃47岁的时候,她和萨特接受中国政府的邀请,联袂来到中国访问了两个月,两年后发表了《长征》一书。

波伏娃将存在主义哲学和现实道德结合在一起,写过多部小说和论文,她的小说《达官贵人》获得了法国最高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小说的主题在于说明知识分子不能为革命和真理同时服务,两位主人公的革命目的和方法虽然不同,但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都失败而牺牲了。此外她还写过多部小说如《女宾》,《他人的血》,《人不免一死》, 《名士风流》以及论文《建立一种模棱两可的伦理学》,《存在主义理论与各民族的智慧》,《皮鲁斯与斯内阿斯》等,提出道德规范与存在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她一直被人们视为是第二萨特。

1986年4月14日,西蒙.德.波伏娃于巴黎去世。享年78岁。西蒙的逝世在全世界引起了反响。各种美誉纷纷而至。而当时的法国共产党总书记马歇的话尤其深刻:“波伏娃远不同意共产党人的所有观点,她同我们的争论是毫不动摇的,但我代表法国全体共产党员向她致意,因为她始终代表着我们社会进步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时刻。”

波伏娃去世后,和萨特合葬在巴黎蒙帕纳斯公墓。

主要作品

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女性之一”的西蒙娜·德·波伏娃 (Simone de Beauvoir,1908 -1986),以其《第二性》( Le Deuxième Sexe,1949)震撼了欧美乃至世界,并确立了她在西方女权运动及女性主义研究中的先驱者地位。波伏娃不仅是一位妇女活动家,而且是一位关注女性命运与生存境遇的著名作家与文学理论家。她一生都在探索和实践着女性解放的理论和出路身后留下大量具有广泛影响且体裁多样的作品,其中包括获得龚古尔文学奖的《名士风流》( Les Man2 darins,1954)等六部长篇小说,一本短篇小说集,一个剧本,等四部论著,两部游记,七部自传以及不少随笔和杂文。西蒙娜.德.伏娃的主要作品有:《女客》、《他人的血》、 《人总是要死的》、 《名士风流》、《第二性》、《一个循规蹈矩的少女回忆》、《年富力强》、《时势的力量》、《了结一切》等

西蒙娜.德.伏娃的《美丽的形象》描述了洛朗斯,这个中产阶级职业妇女的“闺愁”:作为人妻、情妇,她在宁和美满的家庭生活和热烈刺激的婚外恋中矛盾彷徨;作为女儿,她既有对母亲的不信任和同情,又有对安于孤独、蔑视世俗虚荣的父亲的爱与理解,她甚至认为只有自己才和父亲达到某种默契;作为母亲,她因对自己十一岁的女儿提出的人生问题无从解答而苦恼和担忧;作为一个现代人,她对生活存在无可就药的厌倦。父亲邀她去希腊旅行,可是在旅途中,她甚至失去了与父亲心灵沟通的能力与信心。返回巴黎后,父亲与母亲这个两个水火不相容的人,竟然弃前嫌,和好如初,使洛朗斯遭受到巨大的震惊,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了。她发现原来生活原则、爱情、信任,统统都是美丽的幻象,自己始终置身于虚伪和谎言的黑幕之中。她决定要拆除心理的障碍,正视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生活,来帮助女儿睁开眼睛,走出黑暗,走出无知,走出冷漠。

波伏娃最重要的作品是她的《第二性》。此书被誉为 "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 ",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 "圣经"。她以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生物学、古代神话和风俗的文化内容为背景,纵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中,妇女的处境、地位和权利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女性个体发展史所显示的性别差异。《第二性》实可堪称为一部俯瞰整个女性世界的百科全书,她揭开了妇女文化运动向久远的性别歧视开战的序幕。波伏娃指出,除了天生的生理性别,女性的所有“女性”特征都是社会造成的。男性亦然。这是她这本书的最重要的观点。她在书中提出女人因为体力较差,当生活需要体力时,女人自觉是弱者,对自由感觉恐惧,男人用法律形式把女人的低等地位固定下来,而女人还是甘心服从。她不同意恩格斯所说的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度是男人重新获取权力,认为历史上女人从没有得到过权力,即使是在母系氏族社会。她认为妇女真正的解放必须获得自由选择生育的权力,并向中性化过度。她这本书的英文译本在美国极度畅销,对造成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女权运动起了很大的作用。1952年《第二性》译成英文后,在美国一版再版,成为当时美国最畅销的书籍,后来又被译成各种文字,为波伏娃赢来了国际声誉。

波伏娃与萨特

波伏娃与萨特的关系一直备受人们关注。他们曾就一些敏感问题回答过记者的提问。谈到不生孩子的选择,波伏娃说:“对我而言,那是理所当然的。并不是我对养育小孩这件事本身感到厌恶。当我还很年轻,并憧憬着与表兄杰克缔结一个布尔乔亚式的家庭时,我也许想要有小孩。但我与萨特的关系主要是建立在知性而非婚姻或家庭的基础上,因此我从无生小孩的欲望。我并没有特别的欲望去复制一个萨特。” 1929年,在法国的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中。萨特哲学会考第一名,西蒙获第二名。这一年,萨特二十四岁,西蒙二十一岁。而此时,他们之间的爱情还只是智力上的相互敬慕。据西蒙晚年回忆:他们一开始的恋情主要是字语的(ver-bol),而这“也许是我们关系如此持久的原因”。

考试结束后,萨特与西蒙的来往频繁起来。当西蒙准备到乡下家中去渡假时,两人开始意识到即将到来的分离的痛苦。几天之内,他们间的关系从智力的讨论变化为肉体的吸引。西蒙后来回忆道:“那个夏季,我好像被闪电所击,一见钟情那句成语突然有了特别罗曼蒂克的意义。”“当我在八月初向他告别时,我早已感觉到他再也无法离开我的一生了。” 在乡间的日子里,西蒙极为苦恼。或许是真诚的爱感动了上天,一个清晨,她的表妹跑进来轻轻告诉她:有个青年男子在田野里等她。果然是萨特。

可是她的父母却无意邀请她的朋友共进午餐。靠着热心肠的表妹送食物,可怜的萨特在田野里孤独的捱过了几个夜晚。终于,爱驱使着西蒙,不顾父母的反对,自己带着食物前往野地里与萨特相会。他们在一起度过了真正的一天。这一天,他们第一次做爱。那天晚上,西蒙回到家里“没有人说话,父亲不理睬我,母亲在房中哭泣,表妹认为我们的事件极为罗曼蒂克。我宽了心,一切已很明晰。我的父母已不能再控制我的生活。现在我真的要为自己负责,我可以随心所欲,他们不能再管制我了。”

是的,萨特再也无法离开她的一生了。从他们相爱的1929年起,一直到萨特1980年逝世。他们一起共度了51个春秋。尽管他们一直没有履行法律上的结婚手续,甚至一直各自保留了自己的住房。1931年,西蒙到马赛教书。萨特则到勒哈佛尔任教。这期间,一个名叫奥尔嘉的女子走进了他们俩的生活。这个三角关系虽然在二人的爱情旅途中占了很短暂的时间,但却留给西蒙足够的题材来完成她的处女作《不速之客》。1939年,二战爆发。萨特上了前线。在炮火的间隙里萨特每天都给他“亲爱的迷人的河狸”写情书。(“河狸”是西蒙的昵称)

波伏娃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她既做到了我心飞扬,又做到了爱你如昨,才会谱写出传世之作。西蒙·波伏娃,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女人,一个一生执迷于爱的女人。透过她与萨特一生一世的爱情契约的誓言,如常人所能理解的只是萨特的身边不乏女人,而西蒙也有几个肝肠欲断的恋人。他们这种独特的爱情宣言,允许两个鲜活的个体呈现出开放、自由的性爱观,但彼此又非常明了他抑或她都是第一位的,这种至高无上的地位,使他们终于险些渡过外界的种种诱惑而最终又回到彼此的灵与肉的交流中。或许这种独特的方式更能充分地激发他或她解读生命之欲望与兴趣。他们两人的关系超出了通常意义的情爱关系,而进入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之中,从而达到无他无我、亦他亦我的极至境界。在西蒙·波伏娃的身上,温柔体贴、豁达开朗、顽强执着、聪明漂亮融为一体,难怪萨特认为西蒙身上有着他要求于女性的最重要的特质。这就不难理解萨特尽管与其他女性一度有过很深的卷入,但她们从整体上都无法与西蒙和萨特的关系相提并论。

另一方面,她亦是法国当代最杰出的女性,她的才华可与萨特相媲美。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两个杰出的天才凑到一起,并没有因为迁就世俗而放弃自己的信念。相反,他们二人又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与并肩作战的斗士。他们彼此可以作到互告新欢,但又执着于旧爱才是最美,以致于人们无法探知他们在多角关系中是如何平衡与妥协的。围绕二人的男男女女终因忍受不了遥遥无期的异地苦恋,抑或对不能终成眷属的绝望而一一逃离……当然,西蒙与萨特的身上也有着凡夫俗子的烙印,当他们彼此游离于世俗外,尝试着刻骨铭心的爱情时,他们同样也会为新的恋情燃烧与疯狂,最终却又拗不过他俩爱情盟约的自律。于是,在探究和找寻西蒙与萨特的心路历程时,最后的答案却是异常的肯定,天才的喜新厌旧,最终又为天才的执信回到了最初的诺言。因为只有在真诚的融合中,才可能构筑世上牢不可破的爱情堡垒,那就是彼此之间绝对的忠诚与相对的自由。正是这种超凡脱俗的个性使两位文学大家的感情生活变得如此经典与耐人寻味,在特定的三维中打造出了如此这般空前绝后的爱情神话。

萨特、波伏娃和朋友们

西蒙命中注定要迎接这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一生完成了那么多形式多样、富有影响的作品:小说、散文、哲学论文、社会调查等;一生在经济上又与萨特是互相独立,完全不依附男人的新女性;一生游遍了世界各地,享尽了人间的良景美肴。西蒙在萨特不老的爱情里编织着各种仙梦的小姑娘,哪怕在她四十多岁荷尔蒙减少、更年期来临之时,依然有小她多年的少年郎向她扑来。同样是女人,同样是酷爱自由的名女人,西蒙就比三毛幸运。因为在萨特那儿,她找到了每个女人所渴望的安全感,而三毛充其量亦只是一个精神漂泊的流浪儿。进而推知,一个感情丰富的才女,如果在感情上只是一个一路翻山越岭看风景的过客,她的生活肯定像张洁笔下所描绘的那般孤寂和沉重。男人可以将性、爱、婚分得清清楚楚,可女人正如西蒙所言:当女人倒下来的时候,注定是要受奴役的。这句话仿佛印证了我在前几年的小说中曾体验过的感觉,女人的天地只不过是一张床那么小,谁让女人天生就没有尾巴,再怎么地还是只能夹着尾巴做人。在西蒙的世界里,解读西蒙的个人生活,尽管时光已逝,我惟有在潜意识中感知西蒙作为女性的辉煌与灿烂。我想同样作为女人,至少我能从她的情感轨迹中感悟到一个对精神的极致追求与欲望的放纵交织在一起的真实的寻求快乐的西蒙。她之所以伟大不仅仅简单地归结为她一生既非萨特的妻子,亦非萨特的情人,然又兼而有之的特殊关系。在互相珍视对方为永远的独一无二时,二人身边又不乏一些美丽的诱惑。真正难理解的是他们各自都站在感情天平的两端,踩着不同的翘翘板,玩着各自的游戏,但这种游戏方式最终还是为二人事业上永无止境的追求所替代。对他们来说,毫无疑问地均视彼此在事业和感情上为不可替代的唯一。

在肉欲与爱情的多元化伴侣之选择中,他们并没有因为美丽的邂逅而迷失自己,同样将各自放在掌心中紧紧相握,传递着彼此的温暖,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知心爱人。所以,才演出了一幕超乎世俗的精彩人生。我倒因此而有理由相信,正是靠着彼此永恒的激励与支持,使他们都成为彼此作品的第一阅读人。更重要的是,他们坦诚地吐露、赤裸地面对,他们相守了一辈子却并无一纸契约的羁绊。正是由于各自的自由生活,给他们的爱情涂沫了一道眩晕的光环。换言之,他们在尽可能的范围中尽情享乐,但都不会忘了给予对方以温柔体贴,因为有萨特,才会造就西蒙。同样有了西蒙的存在,才能衬托出萨特的分量。要是换成别人,肯定又是另一个落俗的普通故事。否则便会陷入你不是你、我不是我的乏味常局。

西蒙的智慧应是她战胜萨特身边众多女人的法宝。一个有着男人智慧的女人,又集女人的敏感于一身的奇女子,凭着她的博学、勤奋和坚定不渝的追求,终究打造出一个名扬天下耐人寻味的法国女人。当然,他与她的赤裸对话,并非源于各自的忠诚,这或许是法兰西民族的天性使然。这种独特的民族本性,在我们东方人眼里真有些不可思议,因为我们灌输的是爱一个人好难,何况他们能在彼此的相爱之中,互相激励成为一代大师级名人而熠熠生辉。

后世研究

国外关于波伏娃的研究,最早、最突出、也最深入系统的无疑是关于《第二性》的。这部著作与伍尔夫(Virginia Woolf)的《一间自己的屋子》 ( A Room of Oneps Own)一起被视为女权主义运动的精神指导,从而开启了当代新女权运动的先河,成为西方女人的床头书、必读书。国外的波伏娃研究涉及面比较广泛,从其女权主义到哲学思想,从其小说的主题、内容到女性主义创作手法和形式,都有所论及。

相比较而言,中国学术界对波伏娃的研究从总体上来说要少得多。在二十多年的时间中,波伏娃作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较广泛,但远未达到专门化、系统化的研究程度。波伏娃在中国的译介最早见于

1983年朱虹编选《美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的序言中,在此朱虹简要地介绍了《第二性》等女性主义批评经典及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概况。1986年出版的《第二性》第二卷《第二性 女人》(湖南文艺出版社),是中国第一部西方女性主义译著,且较其他西方论著而言,它对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创作与批评产生的影响最为深远。1998年陶铁柱译的《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则是国内第一个全译本。在作品译介方面,除了她的第一部小说《精神至上》(1979)没有中译本外,其他的四个长篇和一个短篇小说都在 1985至 2000年被陆续翻译。《女宾》(周以光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他人的血》、(葛雷、齐彦芬译,中国书籍出版社,2000)、《名士风流》(许钧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人都是要死的》(马振骋译,译林出版社,1997)以及短篇小说《当代外国文学》1996年第1期);其六部回忆录全部译出后,形成了一套四卷本的《西蒙·波伏娃回忆录》(谭健等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和纪念萨《萨特传》(黄忠晶译,百花洲文艺出版,译《美丽的形象》(范荣)。1999年出版了她十七年间写给美国情人奥尔格伦的书信集《越洋情书》(上、下册)(楼小燕译,中国书籍出版社),惟一的剧本《白吃饭的嘴巴》则被收录在李清安等编选的《西蒙娜·德·波伏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但是,她的大量随笔、评论文章和哲学论著几乎未被译介,其中包括前面提到的中国随笔《长征》(1957)。中国波伏娃的研究热潮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究其原因 :一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各种社会、文化、文学思潮的大量涌入以及西方女权主义思潮的传播,波伏娃作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和奠基人物,自然受到中国学术界,尤其是中国女界的关注 ;二是由于存在主义思潮和文学在中国的渗透和兴起,波伏娃作为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受到中国文坛的欢迎,其作品被译介并得以从存在主义的角度进行解读 ;三是 1980年萨特的逝世带来的萨特研究热,也加强了对波伏娃的研究兴趣。虽然有关她的研究论社会传统、世俗婚系的探讨与评价,有余凤高瓦写〈名士风流〉———解脱爱情中断后的痛苦》(《名作欣赏》1998年第6期)和李杰的《生命的激情:文不断增多,但迄今尚无波伏娃研究的专著,而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

一是对其小说中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解读,如葛雷的《评波伏瓦的小说》《国外文〈他人的血〉(学》1986年第1、2期合订本)和杨传鑫的《活着,做一个人 ———评波伏瓦的〈人都是要死的〉》《妇女研究论丛》,1994年第2期)等 ;(二是论及其女权主义理论和对中西妇女运动与实际生活的影响,典型的有荣维毅《西蒙·波伏娃妇女解放运动理论探讨》(姻式的波性《江汉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三是对她与萨特反抗萨特与西蒙·《当代作波伏娃的奇特恋情》(家》1996年第1期)等。以上三方面的研究是指专门研究波伏娃及其作品的论文,当然,更常见的是在论及中外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和理论的文章中,引用波伏娃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及评介,而这也应属于国内研究的一种方式和角度。

影响评价

就世界范围来说,波伏娃影响最大、最深远的当是以《第二性》为代表的女性主义思想和理论。在中国,她不仅被视为一位著名的女性主义理论家,而且是一位存在主义文学家,她的女性主义也被界定为“存在主义女性主义”。七十年代末的中国,刚刚结束的文化大革命留给人们太深的创伤和阴影。此时的存在主义思想恰巧为迷惘的中国人提供了一种个体面对历史沧桑的生存态度。如同当年的法国 ,中国也在二十年后掀起了存在主义的狂潮。作为存在主义哲学最主要的文学阐释者,波伏娃正是在此时传入了中国。其存在主义小说《他人的血》《人都是要死的》、以及其他带有深刻存在主义烙印的作品引起了境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凯特·米勒特( Kate Millet)的《性别政治》( Sex ual Politics)、玛丽·埃尔曼( Mary Ellmann )的《思考妇女》境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凯特·米勒特( Kate

Millet)的《性别政治》( Sex ual Politics)、玛丽埃尔曼( Mary Ellmann )的《思考妇女》不少学人的注意。事实上

,八十年代的文学研究者已敏锐地发现了波伏娃作品中的存在主义思想基础。据《全国报刊索引》的记载,国内关于波伏娃最早的研究论文,是齐彦芬发表于 1984年第 2期《国外文学》的《西蒙娜·德·波伏瓦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所反映的存在主义观点》,文章指出波伏娃是“一位以描写女性命运为主要特征的女作家”,“哲学体系上是一个存在主义者”,并且“塑造的女性形象中无疑都灌注着存在主义精神”。作者探讨了波伏娃是如何运用文学的手段来表达和阐释存在主义哲学中“世界荒诞”和“自由选择”这两个基本原则的,认为波伏娃创造的女性形象是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具象 哲学思想及其所处的社会和个人处她由是,所决定的。尽管如此,中国学者更多的是将波伏娃当作萨特的“终身伴侣”追随者”的世界观、、存在主义哲学的“,而错误地将之视为一个没有独立哲学思想、无条件赞同萨特的女性,故很少有人认真、系统地关注波伏娃为存在主义

文学所做出的不可取代的创造性贡献。

可想而知,不管波伏娃对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的实际贡献有多大,她对中国存在主义的影响总是有限的。但毋庸质疑的是,其《第二性 ————女人》在中国却起到了震撼心灵、启发心智、引领女性主义潮流的作用。虽然中国缺少西方意义上的女权运动作背景,但随着西方女权主义文论的涌入,波伏娃的女性主义理论也同样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妇女文学界,这在文学创作和批评上均有明显的体现。无论是作家还是评论家,几乎都直接地运用了波伏娃的理论,或间接地受其影响。

为了探寻改变女性处境的途径,波伏娃倾注了一生的心血。她的女性后天形成理论的目的就在于提醒女性 她们是与男人平等的人类的另一种性别。波伏娃认为女性的理想处境是在社会制度、男性观念全面解放的前提下,超越不利处境,全面实现女性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而妇女解放的目标和理想结果是男女在差异的基础上实现完全平等并和谐共处,共同创造两性组成的世界的美好未来。因此她坚决反对将女性从男性世界中割裂出来,建立一个完全由女性主宰、把女性置于男性之上的新社会系统,并认为那种社会系统纯粹只是传统男性社会的翻版,没有任何理论和现实的意义。她的理论实质上是把妇女解放问题提到了“人”的解放的高度。中国女性文学从“五四”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做人与做女人的双重失至今,一直也有落。庐隐、白薇等都说过类似于“作一个与男儿并驾齐驱的女子汉”之类的话,然而实践证明是失败的 ;八十年代的张洁、张辛欣等女作家再次在作品中表现了这种分裂以及家庭和事业的冲突等。刘思谦的《中国女性文学的现代性》将中国女性文学对女性自我认识、自我价值的探寻的思路概括为“女性人 ———女人 ———个人”,认为女性人文主义思想应作为女性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点和价值目标,这是完全符合波伏娃的理论思路的。徐坤的《出走》,铁凝的《玫瑰门》和陈染的《无处告白》等

人物评价

作品正是从人性和人的价值高度来探寻女性的生存处境和解放道路的。“波伏娃远不同意共产党人的所有观点,她同我们的争论是毫不动摇的,但我代表法国全体共产党员向她致意,因为她始终代表着我们社会进步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时刻。”

——马歇

“法国和全世界的杰出的作家。”

—— 密特朗

”她介入文学,代表了某种思想运动,在一个时期标志着我们社会的特点,它的无可置疑的才华,使她成为一个法国文学史上最有地位的作家。”

——希莱克

批评

波伏娃的很多观点和作品同样备受争议,例如有保守主义者指责她敌视男性,无视男女差异,破坏传统家庭观,其结果势必造成离婚率和单亲家庭的增多,造成男女对立,社会矛盾增多;而自由主义者则认为她的观点有平均主义之嫌,不仅如此,她还受到了一些女权主义者的批评。

她的代表作《第二性》,从该书标题你就能看出这本书是在抗议男性普遍的统治地位,当你翻看它时,你会发现它敌性别角色和母性。《第二性》最奇怪的特征在于它几乎完全没有讨论女性的工作,几乎通篇都在讨论逃离家庭的另一种方式——性。波伏娃认为正是女人在性活动中的被动地位导致她成为男人和自己的情欲对象,这样就导致她无法成为一个独立的主体。波伏娃是一个睿智的作者,她值得我们给予认真关注,但是她并不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她依靠着伟大的思想家,而他们都是男性。

相关电影

《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是她和萨特一生的传奇写照。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1:3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