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东湾村
释义
1 安徽肥西县花岗镇下辖村

村情概况

东湾村位于花岗镇之西,紫蓬山南郦,西与孙集社区接壤,北与本镇芮店村、张店村、洗完村毗邻。全村总人口2020人,村辖16个自然郢,24个村民组,总土地面积2703亩,全村育龄妇女636人,妇检对象226人。

东湾村是花岗镇商品粮油、家禽家畜、苗木花卉、大棚蔬菜种植大村。境内物产资源丰富,自从调整产业结构以来,我村年纯收入逐年增长。这里交通便利,通向紫蓬山旅游开发区“山农”路穿境而过,村村通水泥路及组组通砂石路,通向各个自然郢。水利畅通、潜南干渠硬化渠道直达我村各个自然郢。

我村拥有小学一座、优质计生服务室一个、村办办公室七间,设有活动室、科技书屋,农民充分享受医疗保健服务和文化、科技服务。

计划生育实行“村为主”机制,强化村干部包保责任。

东湾村有正式党员56人,下设3个党支部,9个党小组。

特色经济

东湾村有苗木花卉经济园一个,即“三友苗木园”,占地120多亩,拥有各种珍稀苗木花卉。自建园以来(6年)初见成效,已带动周边群众纷纷加入到种植苗木花卉的队伍中来,现在我村实际种植苗木花卉300多亩,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收入逐年增长,一部分群众先富起来了。

科技兴农

东湾村村民组丁永松靠科技致富,利用自己掌握大棚蔬菜技术,种植30亩大棚蔬菜,已初见成效,周边群众看到丁永松种植的蔬菜收入可观,已有8户积极参与,加入到种植大棚蔬菜的行列。

东湾村党员梁华元利用自己所学的养殖技术,带动周边群众大力发展家禽养殖业,现在我村已有养殖户25户,年出栏数60多万只,为农民创收增加了有力的条件。近年又依托“温氏”公司,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2 广东广州南沙区黄阁镇下辖村

东湾村位于黄阁镇东南边,处于南沙区新行政中心和商务中心位置。全村总人口2558人,总户数730户,辖区面积367公顷,原有耕地面积4500亩已被征用,现有村15%预留经济发展用地800亩可开发利用,地理位置十分理想。该村2006年工农业总产值5000万元。

村内有区一级小学1所、幼儿园1所,卫生站1间,农贸市场1个。

湖北省宜城市板桥店镇东湾村

湖北省宜城市板桥店镇东湾村地处宜城的最东边,与枣阳的平林镇接壤,现有山场面积53.5平方公里,其中天然草场面积45.2平方公里,发展草食家畜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早在八十年代初期就是有名的牧业村,群众具有多年的养羊经验与传统。

在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镇村领导审时度势,提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设肉羊养殖小区的发展思路。经过2001年以来数年的建设,东湾养羊小区初具规模,小区养羊户已有15户,2004年山羊饲养量达4400只,出栏肉羊3200只。

在小区建设过程中,他们主要采取了四条措施:一是政策倾斜,积极引导。在小区规划范围内从事规模养羊的农户,信用社优先发放贷款,2004年该村农户获得养羊信用贷款66万元。羊舍建设所需木材、用地优先保证。二是统一规划,高标准建设。小区实行“统一建筑模式、统一养殖品种、统一饲养标准、统一疫病防治、统一产品销售”的五统一模式,做到了规划建设科学,养殖品种优良,饲养管理规范,配套服务得力,产品销路有保障。三是加强服务,稳步推进。该镇先后引进南江黄羊和波尔山羊建立了良种山羊繁育场,推广良本杂交改良技术,使肉羊生产性能与水平大幅度提高。该镇兽医站专门安排两名技术过硬的专业人员常驻东湾村开展疫病防治与科学养殖技术指导工作,两年来畜牧部门在该村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示范交流会12场次,参训人员达到1300人次。

在小区经营带动下,该村已发展百只以上的养羊大户45个,全村山羊饲养总量达到1.2万余只。小区内成立有养羊协会,商品羊全部经小区养羊协会联系销往广西、湖南等地。

3 甘肃靖远县东湾镇下辖村

东湾镇位于靖远县城东北部,东与平川区宝积乡、共和乡接壤,南连乌兰镇,西临黄河与糜滩、三滩隔河相望,北靠平川区水泉乡。因黄河由西而来,至此转北流去,呈弯形,又在县城之东,而得名东湾。

4 安徽芜湖市三山区峨桥镇下辖村

东湾村位于峨桥镇中部,和新淮村接壤,西至响水涧村,南至石谷村,北至山湖村。淮九路、响水涧工程快速通道穿境而过。该村北临漳河,南濒泊口河,距江南第一茶市3公里,沿江高速出口就位于我村竹山组边,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全村741户,人口2825人,辖21个村民组,总面积4.6平方公里,耕地1808亩,水面980亩,山场1500亩。农业生产以水稻、油菜等经济作物为主。全村共有党员87人,设一个党总支,二个支部,8个党小组。村两委干部6人。

近年来村党总支、村委会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总支、村委会带领一班人,齐心合力团结奋斗,扎实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十七大”,认真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人民安居乐业,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村的工作得到各级认可,2006年该村被镇党委年终考评为”综合”二等奖,2007年度荣获三山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2008年度荣获全区信访工作先进集体,2008年度荣获镇计划生育工作一等奖,2008年该村被镇党委年终考评为“综合”二等奖。

内蒙古包头市土右旗沟门镇东湾村

5 湖北吴店镇下辖村

吴店镇东湾村是湖北省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但比不上解放前“大出名”,那时,不是富得出名,而是穷得讨饭出名。

在那兵荒马乱的岁月里,东湾村北边是一片荒山,东边是光秃秃的岗地,南边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滩。那时东湾村叫“八家畈”,仅仅只有八户人口,定居在这里开垦荒地,因无力开发利用水资源,只能种旱庄稼,年年种年年荒,到头来还是靠讨饭度日,因此流传歌谣:

养女莫嫁八家畈,镐草镐到七月半,

锄头镐的象银子,裤子扯的象裙子,

忙到秋后去讨饭,家家户户难过年。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这里的人民兴修水库开山挖渠,改河造田,种植水稻,虽六十年代兴建了万家湾水库和猫子地水库,但灌溉用水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加上农民不懂科技,无防虫治病的能力,尽管甩掉了讨饭的棍子,但是吃国家的返销粮、救济粮的困境并没有摆脱。

当新农村建设的春风吹来的时候,该村“两委会”一班人带领全村人民,因地制宜,投资5万元在东边北河建起了提水泵站;投资15万元,整修了10口当家塘,增加蓄水3万方,新建蓄水1万方的当家塘1口,整修干、支渠4000米,从根本上解决了旱能灌、涝能排及水利死角问题。2006年东湾村,争取了平整土地项目,按照“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树成行”的总体要求,改造了千亩高产农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改变了农村面貌,村民踊跃购买农用机械350台套,全村农业机械化正逐步普及。全村粮食生产每年突破200万公斤,成为全镇的粮食大仓之一。

东湾村改变了旱袋子,重视了米袋子,并没有忽视钱袋子。一是引导农民大唱“棒子戏”,栽上了摇钱树。常年生产香菇木耳100万棒/袋,年产量200万公斤,产值1000多万元。为确保食用菌产业化的持续发展,在北边荒坡培植食用菌生产的后续资源,建设栎木基地2万亩,达到生态绿化永速利用。在东西两岗抽槽挖窝种植油茶1100亩,栽果树7000多株。二是引导农民大唱“牧羊曲”。全村养牛羊达1800多头(只),年出栏商品牛羊1000头(只),纯收入达到90万元。三是引导农民大唱“渔歌”。利用近千亩水面发展淡水养鱼,十二组青年叶海波发展“猪—沼—渔”的立体养殖模式,承包了一片坡地,栽了一片意杨,建了一栋猪舍,养了一群家禽,喂了一库(池)鱼,由创业初的5万元到现在固定资产投资30万元,年收入10多万元,获得了广水市十大青年科技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东湾村的产业“三部曲”使全村人均纯收入突破了6000元。

村民富裕后,自发地在新规划的三皇庙、柿子园两个小区建别墅230套,达到“房后净化改厨灶,门前绿化花草艳,道路硬化村湾通,环境美化换新颜”的四化目标。

人说花无百日红。然而,深化农村改革之花越开越鲜艳。党的富民、惠民政策把东湾村这个穷山沟变成了“仙境”地,为了感谢党的英明政策好,村民们又唱起了新歌谣:

北上荒山成林荫,东西两岗果茶香。

南畈建成高产田,庭院经济富农庄。

座座库水任鱼跃,栋栋新楼笑声朗。

山清水秀好地方,哪个人儿不向往。

6 福建福州市罗源县鉴江镇下辖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12:5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