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坡归屋 |
释义 | 东坡归屋是一则文言故事,讲述了苏东坡在夜里听一老妇人说不孝子把祖屋卖给了东坡致使妇人十分悲痛,东坡无偿把其祖屋归还的故事。 作品名称:东坡归屋 创作年代:宋朝 文学体裁:散文 作者:苏东坡 原文建中靖国元年,东坡自儋(今海南儋州)北归,卜居阳羡(今江苏宜兴)。阳羡士大夫犹畏而不敢与之游,独士人邵民瞻从学于坡,坡亦喜其人,时时相与杖策过长桥,访山水为乐。邵为坡买一宅,为钱五百缗,坡倾囊仅能偿之。卜吉入新第既得日矣,夜与邵步月,偶至一村落,闻妇人哭声极误用哀,坡徙倚听之,曰:“异哉,何其悲也!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忟欤?吾将问之。”遂与邵推扉而入,则一老妪,见坡泣自若。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妪曰:“吾家有一居,相传百,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而吾之不肖,遂举以售诸人。吾今日迁徙来自,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坡亦为之怆然,问其故居所在,则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坡因再三慰抚,徐谓之曰:“妪之旧导,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以是屋还妪。”即命取屋卷,对妪焚之;呼其子,命翌日迎母还旧第,竞不索其直。 坡自是遂不毗陵,不复买宅,而借顾塘桥孙氏暂焉。是岁七月,坡竟殁于借居。前辈所为,类如此,而世多不知,独吾州传其事云。 注释①自儋北归:从儋州遇赦回来。东坡曾被贬为琼州别驾,治所在儋州;②缗:穿铜钱的绳子,此处指成串的铜钱。③卜吉:占卜、挑选吉日。④徙倚:走过去靠在门边。乃吾所售也:买 翻译传说建中靖国年间,苏东坡从海南岛回北方,打算定居在阳羡。当地的读书人和官员,还有所顾忌不敢与他交往,只有邵民瞻拜东坡为师,向他学习。东坡也很喜欢这个人,时常和他一起撑着拐杖走过长桥,游赏山水以此为乐。邵民瞻替东坡买了一栋房子,大约花了五百缗钱,东坡掏光所有积蓄,也只能勉强应付而已。乔迁后大约过了几天。一个夜晚,东坡和邵民瞻在月下散步,偶然到了一处村落,听到有一位老妇人哭得很悲伤。东坡靠近倾听,说:“奇怪了,这妇人为什么哭得那么悲伤呢?难道有甚么非常难以割舍的事令她这么伤心吗?我要问一问她。”于是和邵民瞻推门进去,看见一位老太太,老太太看到东坡一行人仍旧自顾哭个不停。东坡问老太太为甚么这么哀伤?老太太说:“我有一栋房子,是家传祖屋,已相传百年,一直保存到现在。但我辈不肖,竟然将它变卖给他人,我今天搬到这里来住。上百年的老房子一下子失去,怎能不心痛呢?这就是我痛哭的原因。”东坡也为她感到非常难过,问她的老房子在那里,原来竟是东坡用五百缗所买到的那一栋房子!于是东坡再三安慰老太太,并且慢慢对她说:“老太太,您的房子是被我买了,您不必太难过,我理当将这房子还给您老人家。”于是就令人拿来屋契,在老太太面前烧了。同时叫她儿子第二天迎接母亲回老屋去,也没向她讨回买房的五百缗钱。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人,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6岁。南宋高宗朝乾通6年,赠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父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 嘉祐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