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东牟公学
释义

公学简介

东牟公学是清代末年同盟会员在烟台市创办的新学堂。东牟公学旧址,位于烟台市通伸村(已拆),建于1907年,占地2亩,建筑面积400平方米,砖石结构,封闭式的四合院落,尚属中式学堂建筑。

1903年前后,胶东各县的青年学生纷纷赴日本留学。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创立同盟会,胶东的留日学生争相加入,如徐镜心、谢鸿焘、于洪起等。1907年,日本政府根据清廷的要求,取缔中国留学生,因此,他们便纷纷回国,胶东的留日学生回到烟台后,废除科举制度,以振兴教育、开办新学为号召,开展革命活动,由谢鸿焘、徐镜心、邹秉绶、李惺斋等创办东牟公学,谢鸿焘及夫人马秋仪,徐镜心联合张溥泉、张福来等十数人,募捐集资三千余银元,在烟台市西郊通伸村租了美国基督教长老会的房屋作校舍,创办新学,因烟台古代属东牟郡地,故取名为“东牟公学”。各地革命青年来此求学者甚多,达200余人,南北各地的革命志士来此下榻,因而东牟公学成为辛亥革命北部聚议之所。该校均由同盟会员担任教员,宣传革命思想,鼓动血气方刚的革命青年,投身到推翻满清的革命运动中。东牟公学由徐镜心任监学,谢鸿焘任校长。一时间,东牟公学成为烟台的革命策源地,烟台官商各界反应颇佳,时任登莱青兵备道道台何彦升及继任者徐世光对谢鸿焘印象颇佳,颇爱其才,并佩服他对时局之远见卓识。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各地纷起响应,东牟公学的师生们纷起参加,1911年10月20日晚,他们聚集在渤海日报社,共同议决,从烟台市西南隅之毓皇顶,直扑海防营,事前他们早已作好海防营官兵的策反,营长董保泰表示欢迎,遂将各部点齐,直攻登莱青道台衙门,道台早已逃遁。又用电话召集东西炮台及警卫队归顺、革命气氛弥漫全市,一时间,各商户纷纷易帜表示欢迎,因此东牟公学的师生在辛亥革命烟台独立的革命浪潮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12年该校师范与警务两科已经卒业,因经费短缺而停办。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1:2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