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明札记 |
释义 | 作者: 沈梅洁 ISBN: 9787222068964 页数: 248 定价: 30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0.10 作者简介:沈梅洁,字璧清,1987年生,浙籍钱塘人。 第一章:安溪镇——清江一曲抱村流 第二章:三铭堂——繁华事散逐香尘 第三章:广济桥——唯见流水空悠悠 第四章:僧尼会——只羡鸳鸯不羡仙 第五章:东明山——我见青山多妩媚 第六章:建文帝——龙颜曾此着袈裟 第七章:东明寺——五世传灯菩提种 第八章:东明塔院——千偈几万颂功德林 第九章:群仙观——丹心长共白云飞 第十章:先人灵——人文与世共推移 作者的跋: 2009年初,我在敏思博客发布了日志《广济桥》,结识了博友“迟到的春风”;然后,忙忙碌碌,考试、论文、比赛、再考试;再然后,毕业了,我正式认识了春风先生。人之相与,有白头如新,有倾盖如故,我们,当属于后者吧。那之后,我便开始了《东明札记》的写作。 原本以为这将是一件轻松的事:我有充裕的时间;对这片土地也有着深深的感情;SOHO更是我少年时代梦寐以求的理想职业;一切似乎都在掌握之中。于是,在阅读史书和相关资料的积累期间,一霎儿抛书浪游,一时又沉迷光影……直到当我提笔时,才发觉所要着墨的内容有太多,面对融历史、人文、风景、民俗为一体的东明山,其勾索之庞大,使我有些力不从心。所以,断断续续提笔又搁笔,一直到今夏才最终脱稿。如果说收获之余还有教训的话,那便是:不可纵情。因为通常,有多少自由也意味着肩负有多少的责任。 这本小书,其中的字词章句,学生绝不敢称苦心磨砺;然而一笔一画,流落笔尖的都是赤子之心。低调而大气的东明山,山下的苕溪,苕溪边的小镇,镇上的老屋,老屋里的故事,对我而言,每一样都是那么亲切而温暖。文中勾勒的那个民初小镇安溪,现在已经找不到了,但她真真切切地存在过,我们的祖辈曾经活过见证过。今天,随着东苕溪河道扩宽退堤工程的实施,安溪老街的最后面貌也已消逝,在人事皆非的当下,或许将我所知道的那个安溪写下来是有意义的吧。当然,我毕竟不曾亲身经历过,王小波说“人写到一些自己不懂的东西时就容易很浪漫”,所以,文中若有不妥之处,还请列位看官不吝指正。 本书的主体部分为东明故事——以帝宫谜案为契,终彰比丘经营之苦,这片山林,何其有幸;而我能够将其付诸纸字,又何幸如之。不过东明文化里,禅宗是一大主脉,本书小小篇幅,远未写尽;且我于佛教,亦诚如胡濙在塔铭中所言——“未尝究竟”,在梳理东明寺传灯录以及那些禅宗机锋问答的时候,只能尽己所能地去理解和翻译。错误在所难免,然若能充引玉之砖、为我故乡故事一发端,则实为学生所喜所盼。 回忆写作期间,无数次漫步山中,呼吸着东明气息,那么纯净和朴素,可世间恐怕再没有比这份淳朴更恒久的存在了吧!拙政园在一夜豪赌上易了新主,圆明园在一把大火中化为劫灰,就算社稷大业,铁打的江山流水的皇帝,自古又有谁家万万年?虽然禅院烧了,道观毁了,历史的云烟也散尽了,可是青山依旧,风情不朽,走进山中,心里依然盈满感动…… 这一路,春风先生、李有华先生以及公司上下都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支持,并为我提供了许多珍贵文献和摄影作品,还有著名画家潘鸿海先生为本书题词,所有这一切,我感受深刻;浙大的陈辉老师,他的博文《东明寺公案》给了我很大启发;现东明住持证道和当家可为师父也慷慨赠我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还有许多默默致力人文传承的学者们:康烈华先生、蒋应武先生、胡正陶先生和已故的姚今霆先生……没有他们所做的功课,我们后来者要艰难许多。在行文的时候,一一写着镇上那些被拆毁的古建和它们背后的故事,发觉自己总是浸淫在惋惜的情绪之中。但愿从我们开始,在文化传承和文物保护这两方面能够做得好一些,勿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走笔至此,颇足告慰人心的是,今年农历十月初八,东明禅寺终于要正式奠基了。重振东明释纲,是何等功德无量的善举,在这一大机缘下,能够参与其中并尽我一份绵力,实在与有荣焉。想,待到明眸昏黄之时,回首今朝,当更美好。 璧清 庚寅双七 于东明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