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路碗碗腔皮影戏 |
释义 | 基本信息所属地区:陕西·渭南 遗产编号:Ⅳ—6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遗产级别:省 申报日期:2007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渭南市 内容介绍东路皮影的影调种类较多,剧目丰富。但常见的主要有:碗碗腔皮影,也叫时腔。最早形成于同朝(今大荔)从明至清逐步发展。清乾隆年间,各种唱板已基本齐备。其唱腔细致幽雅、婉转缠绵、清新柔腻、典雅通俗。音乐节奏复杂节拍重音有其特殊规律,旋律进行起伏较大,七度、十一度大跳很多,但进行得自然,很有个性,表现喜怒哀乐情绪非常丰富。其唱词典雅瑰丽,韵辙和谐,文句耐人寻味,有的唱词三、五、七句,由单句落板,这为碗碗腔特有的唱法。不仅广大的群众热爱,就是有些知识分子也嗜好入迷。 东路皮影在长期的流传演唱过程中,由于班社演唱的不同和地域的差异,故形成了虽是碗碗腔、在演唱过程中,但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特点,碗碗腔的浓郁,花脸戏吐字重,杀声如雷,震烈金石,生旦戏启口轻圆、柔情似水、转腔疾徐绵细、如清丝随风、上下起伏、一曲三折、荡气回肠、典雅飘逸、悠悠扬扬、重用拖音,以它丰富的曲牌演奏翻变遏低,表现出激越委婉的艺术特色。 传统的演出是乐队和整个演出属同一体。具体分工是“前声”是戏班的主演者,负责全部说唱,还要演奏月琴、堂鼓等。“上档”主拉二弦和兼执铙钹、唢呐等。“签手”负责全部人马活动及景物布置,有时兼帮腔,为皮影戏的重要角儿。“下档”也叫“板胡手”,主奏板胡,兼执唢呐、大号还要帮签及帮腔。“后槽”也叫“打后台”一人操作碗碗,梆子、铰子、大锣和马锣等。 东路皮影戏是以影像作为基本造型依据的艺术和汉代画像石艺术有着一脉相承的关联,其特征为: ①强调外形轮廊,内部装饰服从于形象整体。 ②平面化的构图处理。尽量避免形与形的重叠,可称之谓“片状展开式”。 ③装饰性,程式化的造型语汇,赋予一些无形或不稳定形象的物象以具体形象。 ④象征寓意的表现手法,以简约的象征符号表现相应的内涵。皮影戏的表情处理不在脸上,是模糊化的,是在于整个形体动作上。影人的相貌特征是作夸张处理的,使人一看就知其忠奸贤恶。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它比别地的皮影总体是小巧玲珑,男性角色多豹头浑眼,女性角色高额直鼻,以表达其“忠勇潇洒”之相。 主要特征(1)它的产生、形成、发展、成熟及极盛都是来自民间,所以它有对民间的依存性的特征。 (2)它有能表达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深厚的历史底蕴。给人以美的感受和文化的启迪的特征。 (3)它的独特造型,在戏曲化的不断发展变异中,逐渐从光影作用的“动”中获得和具备了自己独立完整的造型特点,精巧细致,形体玲珑,图案花纹典雅,制作工艺严谨,是较为完美的艺术品的特征。 (4)它的唱腔浓郁;花脸戏吐字重,杀声如雷,震烈金石;生旦戏启口轻圆,柔情似水,转腔疾徐绵细如清丝随风,上下起伏一曲三折,荡气回肠,在乐器的伴奏下,典雅飘逸、悠悠扬扬,使知音者闻声神魂皆醉的特征。 (5)它以剧目繁多、剧本文词典雅通俗,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爱,语言是戏曲与群众情感相联系的纽带,它的戏中的语言观众明白易懂,乡音使人倍感亲切的特征。 (6)它有人少、简便、易于搬迁,五个人一个箱,各执其乐,乐队与演出同属一体,不论平原山区都可以跑到,舞台搭建极为简便,又特别适合农村及边远山区,省钱、省事的特征。 (7)东路皮影戏的班社均系半农半艺的民间文艺组织,农忙时务农,农闲时从艺;尽管如此,但却对待艺术事业的态度是十分严肃认真的,且在演出活动中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矩。分工得当,人尽其用。分配合理,矛盾较少。演出时集中,事后各回各家。讯息到,决不失信。这种规矩比一些专业文艺团体还要严格的多。这是它们的又一特征。 (8)它的传播性强。对民间皮影戏研究很有造诣的四川大学教授江玉祥颇有见解地谈到:“世界皮影在中国,中国皮影在陕西,陕西皮影在渭南。渭南皮影悠雅细腻,悦耳中听,一团火,当属正宗。”早在十三世纪,就随蒙古军队传到中亚细亚,其后传入波斯、埃及、土耳其、法国,1767年,歌德以德国故事为内容的皮影演出。法国的乔治·萨杜尔在《电影通史》中,把中国皮影称为电影的先驱,而浑司楼在《人民的剧场》一书中宣称“谈有声电影的来源,不能不推崇中国皮影戏为开山之祖。”由此不难看出,皮影已成为了全人类的文化财富。 历史渊源东路皮影戏乃中国影戏之开山鼻祖也,当地皮影艺人口中传说:“汉妃抱娃门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文帝治国安天下,礼乐传入百姓家。”以此表示在汉代就有了皮影。宋代高承“事物纪元影戏”中说:“影戏之原出于汉武帝。”西安出土的唐代皮革刻花冠饰与今之皮影花纹镂雕极相似,虽不透明,但可见在皮革上刻制之工艺已属成熟阶段。宋代皮影戏已有正名出自各种笔记杂抄之中,记述当时繁荣盛况。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影戏丁仪瘦吉等,弄乔影戏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逢节庆之日”每一坊巷口,无乐棚去处,多设小影戏棚子,有咏灯影的诗写道“三尺绢生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元代皮影戏已流传很广,不只在民间,且已传入军队成为娱乐活动。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引瞿佑看灯影诗云:“南瓦新开影戏场,堂明灯烛照兴亡,看看弄到乌江渡,犹把英雄说霸王。”到了清代,皮影戏几乎传遍全国,但各地在影人和景片的制作就有了差异,唱腔上也各不相同,陕西东路皮影也先后有了多个唱腔,但仍以碗碗腔最为常见和普及。特别是公元1748男-1810年(乾隆嘉庆年间)的戏剧家李芳桂,为碗碗腔皮影著有传奇剧“十大本”之后,且在他的带头和影响下,一些落榜秀才和举人相继为碗碗腔皮影也写了不少戏,这对碗碗腔皮影戏是一个大大的促进和发展。 1914年(民国初)咸林中学创始人杨松轩与同仁白瑞生,顾熠山等七人赞助组织了“强聒社”为匡时救国宣传,编演了新皮影戏,《金莲痛》、《鸦片战》、《革命军攻潼关》等,对华州一带的皮影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华县县志记载:“前后不十月即略见规模,成效颇为可观,对地方文化大有裨益。”1906年(清未民初年间),渭南皮影艺人杜升初(一杆旗)创办碗碗腔皮影班社,二、三十年代,唱红整个东府,1929年曾唱到四川,上海胜利公司为其灌制了唱片,1951年杜去世后,其弟子肖振华接替,在其基础上组建了“振华皮影社”活动至80年代后期。从清至抗日战争爆发,东路皮影一直盛行不衰,极盛时有班社近百家,抗战后逐渐衰败。建国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皮影班社一度恢复到50多家,著名的有渭南的“一杆旗”、“十四红”、“同乐会”“、振华班”、“德庆社”,华县的光明、光艺、光华、光庆。华阴的“民生皮影社”、“革新碗碗腔皮影社”、“大荔县皮影社”、“蒲城县王正云皮影社”、“党猪娃皮影社”、“白水刘仁房皮影社”和“富平县陈相公、有娃子、乔娃子、顺京子、焕子娃、猛出窝,群乐等皮影社”等。 1956年,在陕西省第一届皮影、木偶戏观摩演出大会上,东路皮影在这次观摩演出中获大奖,还代表陕西省参加了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皮影木偶戏观摩演出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戏曲界的专家彭真、习仲勋、张奚若、周扬、田汉等观看了演出,并给了好评。其后,东路皮影经常有班社被邀赴国外,前往欧洲的德国、法国、英国、丹麦、荷兰、西班牙、意大利、美国、前苏联以及东南亚的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南韩、日本等地演出、颇受国外观众的欢迎。 相关物品东路皮影戏班有五个人就可开戏,号称“五人忙”。协调一致严密精练,其职责与所执乐器分工如下:前声执弹1、月琴2、堂鼓3、边鼓4、手锣;上档执5、硬弦6、铙钹7、唢呐8、大号;下档执9、板胡10、大号11、唢呐;后槽执12、梆子13、铰了14、马锣15、碗碗16、大锣。 东路皮影戏的另一方面很重要的就是它在演出中所用的皮影了。皮影的刻制是极复杂的,其传统工序与所用的工具为:一选皮。二制皮,要用刮刀及木推板。三过稿用刚针笔。四镂刻,各种刻刀。五敷彩,各种敷彩用具碟碗笔。六发汗慰平,用砖头蒙布。七缀结用牛皮捻线及钢针笔刻骨眼,用牛皮线穿过骨眼,缀联起皮影各个部位即完成。用铁丝装上三根竹棍作为操杆即“签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