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河口镇 |
释义 | 东河口镇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南部,属典型的大别山北麓余脉向淮北平原过度的丘陵地带,总面积160.5平方公里。全镇辖28个行政村、1个街道。总耕地面积48273亩,水田面积42634亩,集镇面积2平方公里。东河口镇既是农业大镇,又是旅游集镇,省级风景名胜区大华山坐落在境内,内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安徽省环境优美村——华山村,国家级重点寺庙大华山云峰寺对世界开放。镇内的嵩寮岩被确定为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园区之一。 乡镇简介东河口镇位于六安市金安区南部,东与舒城接壤,西与霍山毗邻,北与皖西大裂谷景区交界,总面积160.5平方公里。全镇辖28个行政村、1个街道,总人口54634人,耕地面积48273亩,山场面积12万亩,集镇面积3平方公里。 东河口镇既是一个生态、农业大镇,又是个旅游重镇。著名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大华山的四大支柱景区和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嵩寮岩园区坐落在镇境内。太平天国天官丞相朱纮、辛亥革命老战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朱蕴山出生在嵩寮岩村,还有清代兵部尚书涂宗瀛、台湾道台熊一本、新文化运动先驱者高一涵等都出生在这片红土地上。 近年来,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局,狠抓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着力于抓招商引资、抓民生工程、抓党建、抓发展,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我镇先后被省政府授予“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安徽省旅游先进乡镇”、“全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先进单位”,被六安市委授予:“六个好”乡镇党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乡镇”、“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当前,全镇人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部署,以创先争优为契机,意气风发,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而奋勇前进! 东河口镇既是农业大镇,又是旅游集镇,省级风景名胜区大华山座落在境内,内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安徽省环境优美村——华山村,国家级重点寺庙大华山云峰寺对世界开放。嵩寮岩被确定为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园区之一,避王岩对外开放已久。 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下,该镇紧紧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集镇建设基本实现了亮化、净化、规范化,完善了贸工农生产加一体的华山大市场建设,投资70万元建成三级客运站,新建了大华山公路桥,东河口冲希望小学,扩建了东河口中心小学。拟总投资2000万元,规划建设商品房160间,建筑面积16300平方米的学苑小区工程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中,进一步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提高了集镇品位,扩大了集镇规模。 该镇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化以及初成规模的无公害蔬菜基地、中药材基地。为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全镇着力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了华山名优茶开发中心、华山龙人矿泉水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不断创新升级,扩大了品牌知名度,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其中,华山名优茶开发中心生产的华山银毫、石笋翠芽、石笋野茶和精品六安瓜片已通过国家农业标准化检测中心有机茶产品认证,并获得了有机茶产品认证,此项,目前在六安市尚属首例。 镇内的人文资源得天独厚,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朱蕴山、清肛台湾道台熊一本、新文化的先驱者高一函、国民党地方首席法官邵六清、周恩来黄浦学友邵行阁等都出生、生长在这块红色土地上。 地名由来所处的古镇,名叫“东河口”。东河口,是“东两河口”的简称。在六安市裕安区苏家埠的南面,在淠河东源、西源会合的地方,有一个古镇叫“西两河口”,简称“西河口”。这两个“两河口”,是东西对应的。东河口这个名字,与丰乐河有关。 丰乐河是皖西的一条有名的河流,它的源流有三支,均发源于金安区的高山丘陵:北源是思古潭河;中源是张店河;南源是张母桥河,又称小界河。这三源在玉龙嘴会合后,形成主河道,在肥西县三河镇东边的大潭湾与杭埠河会合,最后流入巢湖,全长117?45公里。东河口处于丰乐河南源小界河(发源于大山寨的骑马岗)与乐源河(发源于嵩岩的抱儿岭)的会合处,所以人们称之为“东两河口”,简称“东河口”。 重点企业六安市华山名茶开发中心 华山银毫产于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区的华山银毫茶,外形极为细秀,全由芽芯组成,此茶采制工艺未见透露过,比较保密。从品质特点上分析,估计该茶是选用小叶种茶树的细嫩芽叶为原料,采用半烘半炒的初制工艺制成毛茶,再经筛选抽心(提取细小芽芯)精制而成。 属绿茶类。为新创名茶,创制于1993年。产于六安市东河口镇的佛教旅游圣地大九华山和毛坦厂镇的东石笋一带。由六安市华山名茶开发中心培植、研制成功。 华山银毫为芽蕊茶。产品外形:细秀匀齐,嫩绿显毫。内质:香气鲜爽,滋味鲜醇,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亮。具有极品名茶的独特风韵和较高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 1997年华山银毫以每500克17万个芽蕊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定为1997年“芽蕊茶之最”(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华山银毫采制:连枝叶采摘,连枝叶杀青,半成品机械抽蕊,无烟枫香木炭烘焙等十道工艺,从采摘到成品整套工艺不触人手,无汗液,也减少了其他污染。冲泡时,杯中如万龙飞舞,云雨连绵,片刻徐徐下沉,芽心如金似玉,香气纯正,饮时甘醇爽口,回味无穷。 1997年又成功地开发芽蕊茶——石笋翠芽。 华山银毫和石笋翠芽的创制人奚得发,华山名优茶开发中心是他创办的民营企业。经过几年的精细操作,完成2个品目的名茶开发,制订了企业产品标准,创造了财富,“看不见的手”发挥了作用。 旅游景点大华山大华山位于金安区南部,西临南岳山,南望万佛湖,是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大华山集自然风光、佛宗道场之特色,禅寺、古枫、圣泉、怪石依山取势,曲径辗转迂回,掩映在苍松翠竹之中,晨钟暮鼓,香烟缭绕,形成特有的佛国情调。 大华山云峰寺始建于唐代。佛传唐永徽四年,古新罗国(今韩国)太子金乔觉西渡中国学经修道,首选六安番山为道场,但因坐禅地陷,改选六南百里大望山建庙一座,名曰云峰寺。几年后,金乔觉又在江南九华山结庵修道,99岁涅磐,肉身不腐,世人将肉身装金贡于庙中,现在的九华山肉身殿,尊金乔觉为金地藏王。因六安留有他的圣迹,故将番山改名为小华山,并建地藏寺,将大望山改为大华山,以志缅怀。 岁月苍桑,云峰寺历经兴废。1993年,全国政协委员、省佛教协会会长、九华山方丈,地藏王第48代传人仁德大师亲任顾问,其开门大弟子,全国佛协代表释慧开任住持,全面开展修复地藏王第二大道场枣云峰寺的工作。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欣然命笔题写“大华山云峰寺”匾额。为纪念金地藏,每年都举行隆重的佛事活动,上山朝圣的海内外香客游人络绎不绝。 金狮寨古战场与大华山遥相呼应。相传天公得知皋陶帮助大禹治水,降下36头镇水狮,其中,头就蹬在山寨南坡,故而得名。山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留下众多古迹。登临寨顶,舒城、六安、霍山风光尽收眼底。北宋方腊起义,其部将曾居高临下,扼守此寨,抗击官兵。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歼灭敌88师的著名张家店战役曾在这里进行过激烈战斗。 嵩寮岩分雌雄两岩,东西对峙,酷似双蟾。依崖而建的双蟾寺,四避悬崖,古朴幽深,建筑与岩洞浑然一体,岩口似覆盂,岩口如堰月,洞深可容千人。 仰观岩顶,钟乳石如蜂房燕穴,似行云流水,千姿百态。用棒击悬石能发出擂鼓声响;还有一孔燃烛数孔皆亮的七星灯,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明代太仆寺少卿杨四知在《嵩寮游记》中赞“为吾六南之绝胜处”。 朱氏祠位于金寨县斑竹园镇朱氏祠。民国18年立夏节起义成功后,各路起义武装会师斑竹园,在朱氏祠前河滩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二师,师部设朱氏祠。下辖两个团,这是鄂豫皖根据地第二支工农武装,后与红三十一师和在流波矿的红三十三师合并,后编入红一军。朱氏祠现存房屋9间,前殿3间辟为“斑竹园革命斗争史陈列馆”,陈列革命文物24件,室内陈列着红32师师长周维炯,党代表徐其虚等160位革命烈士的肖像。事迹文物等.革命战争时期,有2万多名革命先烈为国捐躯.有5人被授予共和国将军.1981年9月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花堰村,有一位与斑竹那段悲壮历史同存的老人。老人87岁高龄,头发斑白,脸上布满黝黑色皱纹,虽饱经风霜,依然清纯,依然安详,他的名字,叫漆远才。1930年,14岁的漆远才,不甘暴虐,卸去牛鞭,参加红军,当侦察,摸情报,大小数十战,战绩卓著。不幸,在第四次反“围剿”战斗中,负了重伤,打断右腿,被“围剿”军捕捉,蹲了一年零五个月大牢,当漆远才从牢笼里逃脱时,红军已长征北上,不能归队了。他潜回家,家被抄,房被烧,田地长满蒿草,根据地一片血泊,万户萧疏,靠吃山上野果、田里稗子活了一条命。漆远才在诉说这些喋血往事时,对自己的遭遇既没有眼泪,也没有悲伤,只是心酸地说了斑竹园的一串泣血数字:当时,斑竹园乡1.8万人,被杀害1万人。花堰村73人,杀害61人,全村13户,杀绝8户,漆远才家10人,被杀8人,剩下2人:一个是他的哥哥漆远渥,长征离开了家,躲开了那场劫难,建国后当了空军后勤部部长,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另一个就是漆远才,一个红军失散人员,一个战功非小却不居功仍靠勤劳糊口的农民,一个87岁依旧手执牛鞭为孙子放牛的老牧童。 嵩寮岩嵩寮岩园区位于东河口镇境内。北起塘连堰,南至朱家祠堂――东河口公路,东连香炉石,西接猫岩。海拔范围90~150米。地理座标为东经116°30′16″~116°30′56″,北纬31°25′27″~31°26′02″,面积约1平方公里。嵩寮岩园区为一丹霞地貌景观区。在距今约1.5~1.7亿年的侏罗纪中期,园区处于一湖相盆地中,盆地外围风化剥蚀的大量碎屑物质,通过流水带至盆地中沉积下来,形成了厚度大于2000米的紫红色长石石英砂岩、砂砾岩和砾岩。大约从6500万年至今,园区在随地壳上升的过程中遭受风化剥蚀、流水侵蚀、湖水浪蚀、溶蚀、差异风化等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特有的岩洞、单面山等丹霞地貌景观。最为典型的当数双蟾石及可容纳数百人的岩洞,洞内岩石如蜂房燕穴、千奇百怪,具有重要的科研、观赏价值。 地理环境六安市处于北亚带与暧温带过渡地带,气候上具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季风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四季分明。二是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热量条件好,无霜期较长。全年太阳辐射总量在110-125千卡/平方厘米之间,相当于每亩土地可获得7.3-8.3亿千卡的能量。从分布规律看,具有北多南少,平原多山区少的特点。全区年平均气温14.6~15.6度,但年内季间气温变化较大。最热月七月份,月平均气温27.2-28.4度,极端最高气温达43.3;最冷月元月份,月平均气温1.4,多数年份最低气温为零下7~12。霜期年平均为211~228天,初霜一般出现在11月2日~11日,终霜一般在3月27日~4月3日。山区无霜期较短,海拔500米以上仅有190天左右。山区气候特点是春来迟,秋来早,春两季低温冻害经常发生。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00~1600毫米,蒸发量为1300~1500毫米。每年梅雨季节,是本区降雨集中时期,一般出现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持续20天左右,多年平均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 六安市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呈梯形分布,河流、盆地、湖泊相间其中。市区可分为大别山北坡山地、江淮丘陵、江淮岗地和平原四大地貌单元。 大别山北坡山地俗称里山区,分布在梅山、响洪甸、佛子岭、龙河口四大水库北线以南,面积679.5万亩,占全市面积的25.2%。山地根据不同海拔高程又分为中山和低山,中山区分布在西南边境海拔800米以上,山体主要由元古代——中生代花岗岩、片麻岩、闪长岩组成,易风化侵蚀,随着山体的垂直高度变化,土壤、气候、植被差异十分明显。低山区分布在中山北外圈,海拔高度4O0~800米,基岩为花岗岩、变质岩、砂岩、页岩等,坡体侵蚀严重,垂直差异明显。山间分布着平缓而较开阔的盆地,有限耕地集中于此。 江淮丘陵俗称外山区,是大别山余脉的延伸,面积445.8万亩,占全市面积的16.5%。一般海拔高度在1O0~400米之间,呈波状起伏,峰园坡缓,盆地开阔。地面主要由紫色砂岩、粉砂岩、砾岩等物质组成,坡度一般小于25度,少数高丘大于25度。 江淮岗地位于市中部,面积大于丘陵,为603.9万亩,占全市面积的22.4%。海拔高度在50~100米之间。该区地貌最大特点是既呈台状,又有相对高差在”10~30米左右的岗冲起伏,一般可分为岗、谤、冲三部分。地面组成物质:高岗由第三纪紫红色砾石、红色砂砾岩风化而形成的残积、坡积覆盖;低岗主要为洪积、冲积相的黄土状沉积。 平原分布在淮河南岸,淬、汲、沿河谷一片和杭埠河、丰乐河下游。面积994.97万亩,占全市面积的36.9%。其中;沿淮平原面积848.5万亩,相间分布着三大湖泊洼地,面积达200.5万亩,占沿淮平原面积的23.6%。地势低洼,土地肥沃,但淹涝机遇多;杭丰汗皈面积146.5万亩,海拔乡在3O米以下,地面由洪积冲积物质组成,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全市土地总面积17976平方公里,折合2696.4万亩,土地利用结构基本上是:“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其中:耕地面积669.9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24.8%;林地面积908.7万亩,占33.7%;牧地101.3万亩,占3.8%;园地29.7万亩,占1.1%;水域164.6万亩,占6.1%(其中可养水面95.5万亩)。1986年,人均耕地1.16亩、林地1.58亩、牧地0.18亩、水面0.29亩。全市水场面积大,南部山区和丘陵共有山场面积1138万为,其中有林地,三园面积仅占52.9%,尚有大片疏林、灌丛、草地需合理开发利用江淮丘岗及平原区以耕地为主,全市耕地80%集中在这个地区。由于地形、母质、气候、植被、耕作等多种成土因素的影响,全市土壤类型初步可归属8个土类、15个亚类、60个土属、237个土种。地带性土壤为黄棕壤,中山地区的垂直带谱上还颁有棕壤,非地带性土壤有潮土、水稻土、砂姜土、紫色土和石灰(岩)土等。以水稻土、黄棕壤的面积为大,占总土壤面积的82.9%。 该市水资源主要是由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地下水资源贫乏。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在800——1600毫米之间,平水年份地表水资源量约92.1亿立米。其空间分布是大别山地区占60%,江淮丘岗岗区占33.8%,沿淮湖洼区占4.7%,杭丰圩畈区占1.5%,时间分配,年际间丰枯年份水资源的丰枯比率达2.5;年内分配上,汛期径流量约占全年的50—60%。 该区河流分属淮河、长江两大水系。较大的河流:淠河、史河、泮河、汲河、东淝河等发源于大别山(或余脉),由南向北流入淮河;杭埠河、丰乐河由西向东注入巢湖,流入长江。1984年全市现有蓄水工程总容量80.62亿立米,其中水库库容70.57亿立米,塘坝9.89亿立米.其中兴利总库容为36.29亿立米,亩均补给水量541.28立米.全市水资源供需情况:平水年有余。 自然资源全市水能资源丰富,总蕴藏量为51.6万瓦千,其中可开发利用量33万吨.到86年底已开发利用14.82万瓦千.占可开发量的44.9%。植物资源。本市乔灌木树种约28目、73科、224属、820种;野生牧草约19科150种;栽培和野生的中药材资源有949种;栽培作物有35种1936个品种,其中水稻370个,大、小麦144个,棉花10个,蔬菜375个,瓜果264个。 动物资源。本市地处古北和东洋两大动物界的过渡地带,据初步调查统计,全市水陆栖生脊椎动物有500多种。 畜禽品种资源种类齐全,牛、羊、猪、鸡、鸭、鹅、兔、蜂、驴、马、骡等均有饲养,其中大别山黄牛、皖西水牛、白山羊、淮猪、皖西白鹅、寿霍鹅、巢湖麻鸭、麻黄鸡等为本市优良地方品种。 水产动物品种资源有鱼、虾、鳖、蚌、螺等。仅鱼类有11目、19科、92种。名产的有淮王鱼、瓦埠银鱼和沣虾。 野生动物资源可分为江淮丘陵野生动物区和大别山野生区,江淮丘陵野生动物区有野生动物238种,其中兽类23种,鸟类190种,爬行类14种,两栖类8种。大别山野生动物区有204种,其中兽类39种,鸟类120种,爬行类30种,两栖类15种。 该市不仅地上资源丰富,而且地下矿藏也比较丰富。现已查明,全市有24类矿产,55处矿产地。按其工业用途划分,属固体燃料方面均的石煤矿产地一处;属黑色金属铁、铬矿产地14处;属贵重金属、有色金属方面的金、银、铅、锌、矿产4处;属冶金辅料方面的菱、镁矿、熔剂白云岩、硅石、石等矿产9处;属化工原料方面的磷、含钾岩石、橄榄岩、明矾石等矿产8处;属特种非金属方面的水晶矿2处;属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方面的石棉、石墨、水泥灰岩、瓷石(土)、石英、膨润土、建筑石料、砖瓦粘土等故产15处;地下热水矿产二处。按矿床规模大小划分,大型矿床7处,中型矿床13处,小型矿床35处。 经济状况综合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全年经济运行呈现出速度平稳、结构趋优、效益好转的态度。据初步统计,200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8亿元,比上年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57.2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58.6亿元,增长9.3%。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9.6:33.8:26.6调整为35.9:31.7:32.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层次较低,新的增长点不多,发展后劲不足;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比较突出,一部分行业、企业增长乏力;就业压力教大;城乡居民收入总体偏低等。 农业2001年,全市农业在遭受了连续两年的严重旱灾的情况下仍获得教好收成,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粮食产量略有下降。全年粮食总产量达244.56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3.5%。主要经济作物产量全面增长。全年油料产量22.45万吨,比上年增长9.7%;茶叶产量7168万吨,增长4.1%;麻类产量16028吨,增长3.2%。林、牧、渔业生产保持平稳发展。当年全市造林面积12647公顷;全年肉类总产量41.8万吨,比上年增长6.2%;水产品产量17.0万吨,下降1.9%。 2001年,全市农业在遭受了连续两年的严重旱灾的情况下仍获得教好收成,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粮食产量略有下降。全年粮食总产量达244.56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3.5%。主要经济作物产量全面增长。全年油料产量22.45万吨,比上年增长9.7%;茶叶产量7168万吨,增长4.1%;麻类产量16028吨,增长3.2%。林、牧、渔业生产保持平稳发展。当年全市造林面积12647公顷;全年肉类总产量41.8万吨,比上年增长6.2%;水产品产量17.0万吨,下降1.9%。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养殖业和优质高效经济作物比重上升。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6.3%提升到37.3%。珍珠菜等13中农产品通过国家有关部门有机食品或绿色食品认证,六安瓜片获中国(芜湖)国际茶博览会“茶王”称号。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2001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324.42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6.1%;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5.65万吨,增长3.1%;农村用电量29176万千瓦小时,下降2.1%。江槐分水岭等易旱地区综合治理深入推进,挖塘打井增加蓄水能力4000万立方米。 工业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全市国有和年销售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2.16亿元,增长4.1%。工业改制退位步伐加快。2001年,全市共完成改制退位企业45户。10户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改善。全市国有和年销售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01.29;比上年增长2.87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70.43万吨,比上年增长2.3%;利税总额6.11亿,下降4.3%;亏损企业亏损额和亏损面有所上升。建筑业发展教快。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9.9%。 交通和邮电交通运输业稳定增长,邮电通讯业发展继续加快。全年运输邮电业实现增加值10.87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全年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256649万吨公里,增长6.0%。旅客运输周转量373336万人公里,增长5.0%;水运货物出口量66万吨,水运旅客出口量22万人。 邮电部门全年完成业务总量(不含寻呼)6.77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年末本地电话用户数48.6万户,增长42.3%;农村电话用户数33.1万户,增长60.9%;移动电话用户数20.1万户,增长1.4倍。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2001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8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5.0亿元,增长24.5%;更新改造投资7.7亿元,增长6.6%。2001年,全市施工项目378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03个。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其中,水利业投资2.46亿元,增长1.5倍;交通运输业投资3.98亿元,增长2.9倍;电力业投资1.48亿元,增长46.1%;邮政电信业投资2.96亿元,下降2.8%。 重点建设进展加快,工程质量不断提高。2001年,我市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和完成投资。如,宁西铁路六安段当年完成投资1.96亿元;合安高速公路杭埠段完成0.8亿元;寿西淮堤退建工程完成1.43亿元。城区重点建设工程市环城路主体工程已竣工通车,当年完成投资1.06亿元。 六安中等城市建设继续推进。环城路主体工程竣工通车,龙河路、解放南路、皋城中路、光明中路拓宽改造及城市防洪墙一期工程、九墩塘活水工程竣工。六寿路、六佛路城区出口段拓宽改造工程顺利实施。旧城改造完成投资2.1亿元,锦绣花园、明都花园、兴美花园一期工程相继竣工,30万平方米商品房交付使用。 房地产稳步发展,销售形势良好。2001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3亿元,增长53.7%。在建的商品房面积99.6万平方米,增长68.5%;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59.3万平方米,增长115.8%;商品房销售额5.3亿元,增长144.4%。房地产投资主体趋向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 财政金融和保险业财政金融运行平稳。今年我市财政收入受“灾减”和消化非税因素影响,比去年有所下降。全年财政收入13亿元,比上年下降13.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2亿元,下降15.1%,但实际可用财力增加。财政支出19.6亿元,增长8.7%。200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9.3亿元,增加19.1亿元。其中企业存款30.0亿元。增加2.7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97.2亿元,增加15.6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49.2亿元,比上年增加11.2亿元。保险事业发展较快。全年全市保险系统保费收入20340万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7616万元,人寿保险保费收入12724万元。陪付9007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6504万元,人寿险赔款和给付2503万元。 国内贸易扩大内需取得明显成效,市场销售稳步上升。2001年,国家增资政策进一步显现,城乡居民收入逐渐提高和节假日时间的延长,消费者消费信心增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9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县及县以下零售额63.7亿元,增长6.2%。餐饮业兴旺发展,全年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3亿元,增长14.1%。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完成42.0亿元,增长8.5%,城乡集市贸易稳定发展,全年商品成交额42.6亿元,下降4.4%。 城镇建设2000年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下,该镇紧紧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集镇建设基本实现了亮化、净化、规范化,完善了贸工农生产加一体的华山大市场建设,投资70万元建成三级客运站,新建了大华山公路桥,东河冲希望小学,扩建了东河口中心小学。拟总投资2000万元,规划建设商品房160间,建筑面积16300平方米的学苑小区工程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中,进一步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提高了集镇品位,扩大了集镇规模。 下辖村庄长岭村、东河口村、桂花村、上堰村、东塘村、牌楼村、梁冲村、毛岭村、华山村、东河冲村、西河冲村、增塘村、三旺冲村、南官亭村、雪峰村、太平村、松湾村、楼油坊村、中旺院村、金寨村、小华冲村、繁荣村、红岭村、黄泥嘴村、顺河店村、凉水井村、柏冲村、四红村、月牙塘村、丁冲村、花石嘴村、龙窑村、井塘村、嵩寮岩村、毛湾村、三冲河村、张公桥村、三堡墩村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46587 男 23582 女 23005 家庭户户数 12706 家庭户总人口(总) 46549 家庭户男 23548 家庭户女 23001 0-14岁(总) 12288 0-14岁男 6505 0-14岁女 5783 15-64岁(总) 30414 15-64岁男 15239 15-64岁女 15175 65岁及以上(总) 3885 65岁及以上男 1838 65岁及以上女 2047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46330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