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方亮 |
释义 | 1 江苏省鲁迅研究学会会长东方亮,原名吴奔星,湖南省安化人。九三学社成员。1937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文学院。1927年参加湖南农民运动,集体加入C·Y(共青团),大革命后,从长沙求学到北平上大学,1935年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创办北平小雅诗社,反对日本侵略,1949年后历任武汉大学、江苏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全国鲁迅研究学会理事,毛泽东诗词研究会顾问,中华诗词学会首届理事,江苏省作家协会顾问,江苏省鲁迅研究学会会长。1928年开始发表作品。 主要著作有《暮霭》、《春焰》、《鸭绿江之歌》(与王学奇先生合作)、《双贝集》(与夏传才先生合作)、《奔星集》、《都市是死海》、《人生口哨》、《吴奔星新旧诗选》、《吴奔星短诗选》(以上为诗集);《语文教学新论》、《阅读与写作的基本问题》、《茅盾小说讲话》、《文学作品研究》、《鲁迅旧诗新探》、《文学风格流派论》、《中国现代诗人论》、《钱玄同研究》、《诗美鉴赏学》、《虚实美学新探》(以上为理论专著);《鲁迅诗话》、《沫若诗话》(与徐放鸣合作)、《现代抒情诗选讲》(与徐荣街合作)、《历代抒情诗选》、《胡适诗话》(与李兴华合作)、《当代抒情诗拔萃》、《中国新诗鉴赏大辞典》、《鲁迅名篇鉴赏辞典》(以上为编著或主编)。 2 梁羽生小说《武当一剑》中人物◎ 人物资料出处:梁羽生小说《武当一剑》 身份:“武当三剑客”之一 门派:昆仑派、武当派 父亲:东方晓 母亲:殷丽珠 姨妈:殷明珠 姨父:牟沧浪、西门牧 师父:向天明 师祖:玄贞子 表妹:西门燕 表妹夫:耿玉京 表哥:牟一羽 意中人:蓝水灵 武功:飞鹰回旋剑法、昆仑剑法、太极剑法、连环夺命剑法、大须弥剑式、小擒拿手法、一鹤冲宵 ◎ 人物简介东方亮,《武当一剑》中的男二号,少年英才,风度翩翩,为人沉稳,天资也仅次于蓝玉京。虽用计骗取蓝玉京的武当剑谱,但内心善良的他却始终像一个大哥般照顾,维护蓝玉京。在整部小说中,他和蓝玉京的感情始终可圈可点。而他和水灵的感情戏,也让人颇感温馨。师傅的厚望,对剑的痴迷,最终不得不“自宫”练剑,不得不说是梁老的一大“黑手”。 ◎ 出场描写说时迟,那时快,那个人话音一落,他的身形也就出现在众人面前了。众人定眼一看,只见那个人面上毫无血色,而且木然毫无表情,就好像从古墓走出来的僵尸似的。 ——《武当一剑》第四回 恩同义父犹藏诈 逼露庐山始识非 他们看见什么?他们看见另一个“向天明”,或者不能说是另一个,只能说是面貌不同的向天明。 刚才那个向天明,是中年人的面孔,面部毫无表情,像个活僵尸。 现在的向天明,却是面部毫无皱纹的少年人面孔,一脸孔惊惶的表情。 武当派弟子之中,不乏有江湖经验的行家,细心注视之下,有些人亦己看出来了,刚才那个向天明戴着人皮面具的,现在的向天明,才是露出“庐山真面”。 ——《武当一剑》第四回 恩同义父犹藏诈 逼露庐山始识非 ◎ 最后描写东方亮已经先她一步。 他在刚才大家都没注意他的时候,走到了蓝水灵的身边。 “蓝姑娘,我愧对你,请你原谅。” “我已决意跟不悔师太出家,敬谢施主!”蓝水灵合什作答,眼眶里有一颗泪珠。她虽然尚未削发为尼,已是以道姑自居了。 东方亮就在她的泪眼相看之下下山去了。 ——《武当一剑》第十八回 生死茫茫如梦幻 恩仇了了隐江湖 ◎ 人物评价东方亮:《武当一剑》三号男主角,向天明的徒弟。基本属于亦正亦邪的人物。但性格物点不突出。一个为了剑艺可付出一切的人,但是他对人还有正常的感情。特别是对耿玉京的感情描写的很符合人的心理。 ——节选自 金古温梁黄 《梁羽生笔下一百单八侠个人魅力指数英雄排座次》 东方亮,给他带来了第一课:逢人不可全抛一片心。这个结论的得出是苦涩的,逃出幽谷时的蓝玉京固然是百感交集。东方亮这个所谓的正邪难辨的少年,也品尝了一次对内心的拷问。师门深恩,从小的教育就是一扬声威。为了这个目的,本性纯良的他,采取了一个手段。可惜的是,他和蓝玉京姐弟是同一类人。不同的行为下,都是善良的冰晶。与蓝水灵的几番离合,彰显的就是他的本质。可他又是自惭形秽的,由于心底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他在水灵面前每一次都是匆匆逃离。 初逢时,细心地为她守护,没有甜言蜜语,只有呵护备至。这份细心,连任性的西门燕也顿足吃醋。秀外慧中,大智若愚的水灵岂会不知?朦胧的感觉是说不清的,也无需说透的,自己的感触已经说明了一切:不知道为什么,和小师叔在一起总有种紧张,说不出的恐惧。但东方亮,这个曾上武当寻隙的人,却是说不出的亲切。读到这里,叫人心酸。如果倒退十年,这该是一段佳话的现成素材了。为什么?要有那么突兀的结局? “灯火阑珊,暗香浮动,伊人何处?露白葭苍,曾是旧时行路。清梦已随潮咽尽,怅望家山云树。恨鸿爪还留,盟鸥非旧,又西飞去。”回过头再看这首篇首词,只觉这个结局也早已注定。不管情节如何发展,都不可能改变了。只因为,这本书仅是芸芸众生的无奈挣扎。夜雨中的忏悔与辩解贯穿全篇,若隐若现的笑声是隐喻么?像《古舟子咏》里的渔夫,无论怎么努力都摆脱不开宿命? 不岐的遭遇,其实也揭示了东方亮的自我了结。笼罩全书的就是这个卑微的愿望,平安简单就好。东方亮没有做到,他的挣扎是淡淡的,和三绝里的上官英杰殊途同归。很疑惑,晚年的羽生先生,是不是硬生生的要把那份萦绕好久的跳脱切出去?甚至忘了,这才是他最珍贵最本真的一面。正邪之争,不再重要。金世遗似的抉择也成了背影,到底要摆脱什么?要追求什么?不清楚,只是对现状感到不完满。所以,“记宝扇求诗,香巾索字,见笑当年崔护。燕子穿帘,早入王堂谢户。凌波微步姗姗远,肠断江郎别浦。怕桃叶桃根,他年重见,此心良苦!”这是个谶语,不岐没有挣脱,东方亮和蓝水灵也只有在日后的岁月中遥遥相看,距离远的再也不可预计。 ——节选自 羽灵 《武当一剑隐侠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