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东北小鲵
释义

东北小鲵(Hynobius leechii)属两栖纲有尾目,成体全长约100~120毫米,头长大于头宽,尾长短于头体长。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朝鲜远山姬辽宁丹东。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两栖纲 Amphibia

目: 有尾目 Caudata

科: 小鲵科 Hynobiidae

属: 小鲵属 Hynobius

种: 东北小鲵 H. leechii

分布

东北小鲵(学名:Hynobius leechii)为小鲵科小鲵属的两栖动物,俗名水麻蛇子、小娃娃鱼、水蛇子、乌鱼。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另外也出现在临近的中国黑龙江、辽宁、吉林等地和日本济州特别自治道。一般生活于群山密林的山沟里。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200至836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朝鲜元山及辽宁丹东。

形态特征

雄体85毫米-141毫米,雌体全长86-142毫米。头部扁平,头长大于头宽;吻端钝圆,口裂达眼后,无纯褶,犁骨齿外枝比内枝相对较短,向后延伸不超过眼球中部,排列成ˇ形,鼻间距稍大于眼间距。颈短,有明显的颈褶。躯干圆柱形,头体长大于尾长;皮肤光滑,肋沟通常13(12-14)条。指4,趾5。体背灰褐色或灰白色,密布黑色或淡灰色小点。雄性泄殖孔呈↑形,裂缝短小,繁殖期间泄殖孔明显隆起;尾背鳍褶明显,尾高大于雌体的尾高;雌体泄殖孔呈│形,纵裂缝形;尾背鳍褶不明显。

生活习性

生活在海拔200米-300米的群山密林、溪水长流的山沟或浸水塘里。繁殖地多选择在静水沟塘或缓流中,产卵在石下或枯枝落叶下。一般在3-4月产卵;产卵时雄雌互相追随;雌体先在水下内枯枝或石头上爬行,并排出白色粘稠的卵鞘袋柄,然后排出两条卵鞘袋,接着雄体迅速爬上卵鞘袋,用四肢抱住卵鞘袋排精。每对卵鞘袋有卵80枚左右。幼体以及水蚤和水丝蚓为食,成体捕食昆虫及其幼虫。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

生物学

非繁殖季节成体营陆地生活,多于夜间活动;4~5月产出一对卵胶囊于山间溪流中的静水弯或其附近水坑中,粘附于水下石块或枯枝上。卵胶囊长110~185 mm,每一卵胶囊中有卵26~75(多为40~62)粒,卵径3~4 mm。孵化期10~16天。刚孵出幼体全长12~13 mm。

保护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4: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