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 |
释义 | 学院简介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06年, 其前身是1994年组建的外语系,涵盖英、俄、日三个语种。拥有一支知识新、青年教师居多的队伍,师资力量雄厚,治学严谨,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管理体系和方法。截止2011年9月10日为止,有教职员工86人,专任教师8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2人,讲师34人。下设英语系、俄语系和大学外语教学部。承担全校研究生、本科生、函授生及英语专业、俄语专业的外语教学任务。办学设备齐全,目前拥有功能齐全的多媒体语言实验室三个,藏有上千种外文图书和音像资料。 教学氛围院训:厚德 尚和 笃学 惟新 院风:崇德 和谐 求真 创新 教风:严谨 博学 善导 爱生 学风:明理 笃学 善学 奋进 学院领导书 记:王桂珍 院 长:龙宇飞 副书记:万 毅 机构 负责人 大学外语教学部 付承梅 乔洪亮 英语系 郭欣宇 张雪梅 院办公室 金丽蓉 机构设置大学外语教学部大外部简介 大学外语教学部(大外部)成立于2009年,下设英语第一、第二和俄日三个教研室。现有教师55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17人,讲师23人,助教15人。 课程设置 大外部承担全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硕士、博士的公共外语(英语、俄语、日语)课程;英语专业第二外语,俄语辅修专业、日语辅修专业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此外还承担了部分对外汉语教学任务以及多门公共选修课。 教学科研 大外部所属各教研室在教学中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对教师进行了多媒体教学技能的培训,初步构建了英语网络辅助教学和师生交流平台,在阅读、听力等课程中实现了网络课件辅助与自主型学习结合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师在使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大外部全体教师克服了师资配置不足,工作量重等困难,超负荷承担繁重的教学工作任务,为学校公共外语教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我们还坚持科学研究工作,近年来在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及各类教材十余部,主持或参与省级和校级教改项目十余项。 荣誉奖励 大外部所属各教研室曾先后多次获得多项集体荣誉。有一人获“总公司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两人获校“优秀教学骨干教师”,六人获校“十佳青年教师”,三人获校“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努力方向 随着新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外部全体教师将继续潜心研究国内外新的教学思想,学习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正视和解决存在的一些问题。力争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育技术、教学方法等各方面实现突破,使我们的教学模式更有助于学生英语实用能力的提高、更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把我们的教学推进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大外部全体教师将秉承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精神,解放思想、加快发展,以崭新的姿态创造新的辉煌! 英语系英语系简介 英语系的前身为英语专业教研室,成立于2000年。英语专业已有五届毕业生,建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办学体系、运作机制和管理体制。拥有一支年轻的、责任心强的、能打硬仗的、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师资队伍 现有教师23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9人,讲师8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0人,两人正在攻读硕士学位。 专业特色与优势 英语专业自招收本科生以来,已累计培养毕业生400余人。设英语语言文学、科贸英语两个专业方向。经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正努力打造出“石油科技英语”、“国际贸易英语”这两个特色专业,以及与之配套的管理模式,并使其成为我们专业建设的强项、优势与特色。 课程设置与教材 现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综合英语、高级英语、听说、英语语音、英语口语、阅读、高级英语语法、英语写作、英美概况、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史及选读、语言学概论、实用英语口译、视听、美英报刊文章阅读、翻译理论与技巧、国际市场营销(英)、国际商务谈判(英)、外贸函电、英语教学法等。在教材的选用上,优先选用“十五”规划教材。大部分选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曾获得国家或省部级奖励的优秀教材和新出版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的重点教材。同时为解决现有教材不足,考虑到专业的特殊要求,我院鼓励教师在充分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对教材的体系作一定研究的基础上自编教材。 教学改革与实践 英语系教师在确保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前提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自2003年以来,由英语专业教师主持、参与的教学改革项目和教育科研课题共达20余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达60余篇,主编、参编出版著作近20部,使教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努力方向 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逐步形成稳定的学术梯队;遵循外语学科规律,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处理好素质培养、社会能力培养和外语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培养的关系,进一步开发课程资源,优化课程结构;提升科研水平,以科研促教学。 英语系的全体教师将本着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进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崇尚科学的求实精神,海纳百川、注重协作的团结精神,精诚团结、锐意进取、厚德博学、为人师表,培养出更多、更新的外语人才! 学生工作组领导分工 副书记:万 毅 大学生党支部书记:姜丽萍 团委书记:宋成铭 学生工作理念 工作原则: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工作宗旨:学生的信任是我们生存的基础,学生的进步是我们发展的保障,学生的成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指导思想:拥有诚心:真诚育人,爱在其中;做到信心:明察秋豪,找准症结;做到贴心:交心换心,心心相印;拥有耐心:注意反复,循序渐进。 工作方法:找出闪光点,点燃兴奋点,选准切入点,强化着力点。 培养目标: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院训院规:院训:团结、进取、勤奋、求实四个词八个字。具体概括为“五团四进三勤二实”。团结是“五团”:教师干群团结,学生干群团结,教师内部团结,学生内部团结,师生内部团结。进取是“四进”:认定目标,励志进取;百折不挠,永远进取;戒骄戒躁,不断进取;有始有终,终身进取。勤奋是“三勤”:勤劳,勤学,勤俭。求实是“二实”:实事求是,忠诚老实。 院规:热爱集体,举止文明,遵纪守法,讲究卫生十六个字。诠释为“五爱四文三遵二讲”。“五爱”: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热爱学校,热爱班集体。“四文”:尊老爱幼,尊敬师长,谦虚礼让,说话和气,帮困助残,见义勇为,不卑不亢,落落大方。遵纪守法是“三遵”:遵守国家一切法规条例,遵守学校、院里各项规章制度。“二讲”:讲究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 教学成果外国语学院一直紧紧抓住大学外语四级考试这一关键环节,不断把外语教学推向新阶段,因而使我校的外语教学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喜人景象。我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一直在黑龙江省名列前茅,大学俄语和日语四级连年取得85%以上通过率,名列全国第一,受到国家教委、黑龙江省教委的高度表扬,全国大学外语教学研讨会曾在我校召开,教育部副部长,原高教司司长周远清同志亲自到会,对我院的外语教学给予高度评价。 外国语学院教师刻苦钻研,在英美文学、语言学、外语教学法、文化交际、公共外语分层次与网络化实验教学、四、六级和英语专业四、八级统考辅导等方面不断进行研究,近年出版了近百部著作,在国内外语类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 曾获得黑龙江省及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先后有孙伯涛、龙宇飞、李恒仁、郭玉海、丛波、马永辉、张雪梅、金瑛昊、王海燕、仇慧、何影 、董金玉、刘杰秀等多人获校优秀教学骨干教师、十佳青年教师、教学质量优秀奖等光荣称号。 发展规划发展概况为适应改革开放国家对外语人才的需要,外国语学院全体教师在院党委的带领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倡导“崇德、和谐、求真、创新”的院风,积极培养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的高层次合格人才,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多渠道办学格局,探索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新路子。目前, 外国语学院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正在加大力度进行专业建设,相信外国语学院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规划背景外国语学院是1994年由基础部英语教研室和第二外语教研室合并组建而成,有英语、俄语、日语三个语种。拥有一支知识新、中青年教师居多的师资队伍,师资力量雄厚,治学严谨,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管理体系和方法。下设英语第一教研室,英语第二教研室,俄日教研室,英语专业教研室。承担全院硕士生、本科生、高职生、函授生及英语专业的外语教学任务。 多年来,在学院领导的亲自关怀指导下,外国语学院一直紧紧地抓住了大学外语四级考试这一关键环节,不断把外语教学推向新阶段,因而使我院的外语教学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喜人景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一直在黑龙江省以及石油高校中名列前茅,而且曾取得过全国第七名的优异成绩;大学俄语曾在九一年、九二年、九三年连续三年取得100%通过率的好成绩;大学日语九一级、九三级、九七级取得了100%通过率的优异成绩,在全国名列第一,受到了国家教委、黑龙江省教委以及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高度重视和表扬,1994年在我院召开全国大学外语教学研讨会,介绍我院外语教学的独到做法和宝贵经验。教育部副部长,原高教司司长周远清同志曾亲自到会,并对我院的外语教学给予高度评价。近年来,有几十个所高校前来我系进行经验交流。 我们的经验得到了广泛的学习和推广。 2001年,外国语学院在全国范围招收英语专业全日制本科生,现有在校学生五百多人。外国语学院办学设备齐全,目前拥有功能齐全的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十四个,教学设施完备,并配有大量的英文原版图书和音像资料。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语专业素质,同时兼顾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外国语学院的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保持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在努力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外国语学院教师刻苦钻研,在英美文学、语言学、外语教学法、文化交际及四、六级考试辅导等方面不断进行研究,在外国语学院广大教师的努力下,一九九六年,外国语学院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普通石油高校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近年来还获得了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学院教学成果奖九项。有一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两人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先后有十多人获校优秀教学骨干教师光荣称号。 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主动适应国家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外国语学院全体教师在系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倡导“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系风,积极培养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的高层次合格人才,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多渠道办学格局,探索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新路子。 外国语学院在经过十多年的开拓进取,形成了外贸英语方向、科技英语和英语教育三个具有特色的专业方向,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富有成效的教学管理模式。较强的专业优势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使该专业的学生后继发展空间较大。有许多学生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重点院校的研究生。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起点高,就业率100%,毕业生在全国各地从事经济、贸易、翻译、教学、管理、营销等工作,他们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较高的个人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 指导思想1、本规划制定政策依据有: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最新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最新版) 2、本规划旨在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外贸、外经、外事、口译、笔译、大中学教育、高职教育等高等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培养既有扎实的跨文化英语交际能力,又有一定专业技术特长的复合型人才。 总体目标在“十一五”期间,增设俄语本科专业,建成1个英语硕士点,使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居全国先进行列,把英语学科初步建成大庆石油学院的一个品牌。 工作思路1、提高办学层次,提高教学质量,形成学科特色和优势是我院“十一五”期间的中心和重点工作。围绕这一中心工作,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并举,多渠道筹措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所需要的资金是关键问题。 2、以教改和科研课题为纽带,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把全体教师组织成为4个学科方向的学科梯队。既有合作攻关,又鼓励个人按个性发展,以此形成凝聚力和集体上进心,带动全体教师教学、科研齐头并进。 3、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学校“以人为本,求真务实,诚招贤士,广育英才”人才方针,通过5-10年把我院师资队伍建设成为“规模适度、素质精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相对稳定”的教学科研群体。到2010年,按师生比1:18计算,学院专业外语教师总人数达到33人,大学外语教师75人,学院教师总人数控制在110人以内。按照学科专业发展要求,逐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到2010年,35岁以下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青年教师比例达到100%,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80%以上,高级职称教师达35%以上,其中,教授达8人左右。采取多种措施,改善新专业的师资结构,满足专业教学的基本需要。 4、要处理好大学英语与英语专业同步发展的问题,协调处理好大学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的矛盾问题,协调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实现和发展。 5、吸取上次硕士学位点申报的经验和教训,打开突破口,教师尽快提高自身学历和发表学术论文。尽可能申报成功1个硕士点,这可以大大加快学院师资队伍的优化进程。有了充足的高质量师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就有了资源保障。教师就能从繁重教学——低职称——低级教学的怪圈中解脱出来,形成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科研规划1、科研方向 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英汉翻译对比研究、跨文化交际研究、英美文学研究。 2、重点研究领域 (1)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教材建设,测试学。 (2)精品课程:高级英语,ESP系列课程群,英语口译课程群。 (3)教材建设:英语教学论和中教法系列有待建设(2005-2010),口译教材(2005-2010),大学英语素质教育系列教材(2005-2010)。 (4)测试学:大学英语分级测试平台的建立 (5)视听说教学:面向全校开展听说训练, 并组建研究队伍。 (6)英汉翻译对比研究: a) 口译研究:口译的心理调节机制;口译中的“熵”与“原语效应”;口译参照技能,技巧规范;口译标准;口译教学法。 b)笔译研究:实用翻译研究(法律,商务翻译);翻译理论研究;翻译评论。 (7)跨文化交际研究:组建研究队伍, 面向全校开出课程群。 (8)英美文学研究:组建学科研究梯队, 加强学科实力。 3、重点课题 (1)口译参照技能,技巧规范 (2)理工科院校口译技能培养模式研究 (3)高级英语-重点建设课程 (4)外贸英语口译中的心理调节机制 (5)翻译理论与实用翻译 (6)文化翻译研究 (7)翻译理论对比研究 (8)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教学法研究 (9)测试信度、效度研究 (10)多媒体教学开发研究 (11)同声传译实验室建设研究 教师规范1. 努力学习: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2. 为人师表: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高尚师德,诲人不倦,带头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3. 教风优良: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认真执行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认真备课、授课,严明学习、考试纪律,严格评分标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 爱岗敬业:热爱本职工作,更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掌握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和业务水平。 5. 潜心科研: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加强科学研究,潜心钻研,勇攀高峰,多出科研成果。坚决抵制弄虚作假、剽窃欺诈等学术腐败行为。 6. 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7. 团结合作:团结友善,平等尊重,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加强业务交流与合作,营造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8. 改革创新:自觉地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之中,开拓创新,参与校院的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为学校发展建设出力献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