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
释义 | 学院简介林学院是东北林业大学最具特色的学院,始建于 1952 年院校调整后的东北林学院森林系, 1956 年改设为林学系, 1993 年更名为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2003 年更名为林学院。学院以林学为特色,以森林基础生物科学研究和森林资源的培育、管理、保护和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理论与技术为主线,进行专业和学科建设;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培养森林基础生物科学研究、森林资源培育与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和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的、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的科学研究、应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人才;建设目标是国内一流,国际上知名的研究型学院。 院系设置学院现有林学、森林资源保护、环境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和地理信息系统等 5 个本科专业,其中林学专业是传统和优势专业,也是学院的品牌和精品专业;其他专业都是学院的特色专业。学院现有 7 个博士点学科和 3 个硕士点学科,其中“生态学”和“森林保护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林木遗传育种学”、“森林培育学”和“森林经理学”是省级重点学科。学院建有 2 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开放实验室, 4 个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3 个规模较大的野外科学研究实验站, 2 个研究开发中心、 4 个研究所、 3 个研究室和 1 个教学实验中心。学院设有林学和生物学 2 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 师资力量学院现有教职工 136 人,其中教授 41 名,其中博士生导师 23 名,硕士生导师 41 名;副教授(高工) 33 名,其中硕士生导师 28 名;讲师(工程师) 27 名。在一线教师中,学历均在硕士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含博士后)的教师占 65% 。 发展理念从最早建立森林系开始,学院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教学与经济建设实际相结合、按照动态和发展的思想,确定培养方向和进行专业建设,培养适应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理论功底深厚、实际动手能力强的科学研究、应用技术和经营管理才的整体办学思路,按照“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和精通专业”的要求,培养造就高质量合格人才。在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的新形势下,学院将会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优势,为提高全民素质贡献我们的力量。 专业培养林学 培养目标 林学专业为我国森林资源培育与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高素质的科学研究、应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人才。具体讲,就是培养森林基础科学(森林生物学、植物学、树木学、遗传学、气象学、土壤学、生态学等)研究,林木育种、种子经营、森林营造、森林经营、森林保护(防火、防虫、防病、林政管理)、森林资源调查规划、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森林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高素质的科学研究、应用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应用研究型” 领军 人才。 培养要求 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与经济建设相结合,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确定培养方向和进行专业建设,培养适应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理论功底深厚、实际动手能力强的科学研究、应用技术与管理人才的整体办学思路,按照“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精通专业”的人才标准,培养造就高质量合格人才。要求学习者具有雄厚的森林基础科学(森林生物学、植物学、树木学、遗传学、气象学、土壤学、生态学等)理论知识,很强的综合利用上述理论知识和林木育种、种子经营、森林营造、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资源调查规划、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森林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得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进行林业方面的初级科学研究、技术控制与指导、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能力和素质。具体而言,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和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备坚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理论基础; 2. 掌握林学、生物学、植物保护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 掌握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林木生理生化分析和森林资源调查、动态监测及评价的方法,熟练掌握林木良种选育、苗木培育、造林、森林经营、森林病虫害防治、植被恢复与林业生态工程构建以及林副特产品加工利用技术; 4. 综合运用基础和专业课知识,具备承担苗圃设计、种子园(采穗圃)设计、造林设计、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主伐更新设计、土地利用规划、林业生态工程规划与作业设计的能力; 5. 了解我国林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沿革、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熟悉与林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国家政策、方针、法律及法规; 6. 了解国内外林学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动态、林业科学技术研究的进展、现代高新技术(生物工程技术、 3S 技术)的应用前景以及林业行业本身工作的重点、发展动态和需求; 7. 掌握文献资料的检索、查询、收集和基本处理方法,学会独立开展实验(试验)设计、实施方案、资料的分析与整理、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的撰写等科学研究工作;有较强的调查研究、决策、组织与管理以及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主干课程 树木学、生态学、测树学、林木遗传育种学、森林培育学(含种苗、造林、营林)、林业生态工程学、森林经理学。 特色课程 树木学、生态学、测树学、林木遗传育种学、森林培育学(含种苗、造林、营林)、林业生态工程学、森林经理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军训,植物学、树木学、气象学、土壤学、生态学、测树学、林木遗传育种学、种苗学、森林培育学、林业生态工程学、森林保护学等方面的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等综合实习教学环节,计划安排 30 周左右。 主要专业实验 包括植物学、树木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气象学、遗传育种学、种苗学和森林保护学等实验课教学以及森林培育学和林业生态工程学试验设计。 基本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农学学士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