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阿镇 |
释义 |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东阿镇是一座历史古城,年代久远,声名远播。春秋时期为谷邑,曾为齐相管仲之食邑;秦代称谷城(相传,此地古代盛产五谷,神农氏曾尝五谷于此,故而得名);明朝洪武八年始为东阿县驻地。新中国成立前夕,因行政区划变革,东阿县城驻地移往铜城,原址则划归平阴县而成为一个镇至今,全镇面积95平方公里辖 54 个行政村,人口3.9万人。镇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驻地人口1万人。 阿胶之乡-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东阿镇基本概况东阿镇位于济南、聊城、济宁、泰安四市交界处,是济南市的西大门和卫星城镇。东靠京沪路、西邻京九铁路,二二零国道贯穿全境,与鱼山曹植墓隔河相望,距国家级森林公园——腊山不足二十公里,离著名的水泊梁山也只45公里之遥,同家喻户晓的程咬金的故乡斑鸠店更是近邻。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历史上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商贾云集之所。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更是经商办企业的黄金地域。 地理资源东阿镇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无南天之酷热、北国之寒冷,故而山清水秀,田良土沃。22%的山地,大小47个山头,分布在东南部,山上松柏葱郁,古树杂生,百草丰茂,泉水叮咚,浓荫密布,千姿百态。虽无名山大川之壮观,亦有自身独特之秀美,正所谓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不可相提并论。狮耳山的奇特、东黑山的险峻、少岱山庙会、黄石山的传说都各具魅力,令人神往。西北部,50%的平原,一望无垠,五谷杂粮、蔬菜林果生长其间。火红的高粱,金黄的谷穗,雪白的棉花,起伏的麦浪,挺拔的玉米,香气四溢的玫瑰,羞态可掬的桃杏……构成了一幅醉人的天然图画,正是典型的黄河下游的田园风光。置身其中,凭目远眺,让人顿生几分生于斯、长于斯、工作、生活于斯的喜悦与自豪。 历史环境悠久的历史,优良的环境,优越的地理条件,孕育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流经全境九泉汇成的狼溪河,迷人的“古东阿八景”,见证历史的孟庄汉墓,造型奇特的明代永济桥,令人遐想的黄石公祠、苍桑古老的东城门……,遍布全境,美不胜收。春秋时期的管仲、晏婴、秦朝的黄石公、三国的曹植、晋朝的慧静和尚、宋朝的水利学家应言法师、明朝“文为一时之冠”的文学家于慎行,或分封于此,或做官于此,或隐居于此,或生长于此,他们都名噪一时,留下了不少佳作佳话,现存的诗词歌赋、策论碑文、兵书教义,以及民间传说,构成了东阿镇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位置东阿镇属济南市平阴县之大镇,位于平阴县西南部,黄河东岸。东临李沟乡,西与聊城市的东阿县隔河相望,南和洪范池镇、东平县旧县乡接壤,北靠刁山坡镇和玫瑰镇。处于济南市、泰安市、聊城市三市交界处,是济南市的西大门和卫星城。东靠京沪路,西邻大京九,二二O国道横穿镇驻地。 面积东阿镇总面积为81.8平方公里。东西长9.6公里,南北宽8.52公里。其中,耕地占46.9%,约为57176亩;园地占8.6%,约为10553亩;山地(包括林地、未利用地)占22%,约为26525亩;水域占7.1%,约为8695亩;交通占3.2%,约为3963亩;居民点占12.9%,约为15871亩。 地势该镇地势为东部、南部高,西部、北部低。东部、南部为山区丘陵,沟壑纵横,山头林立,总面积为52.8平方公里,占镇总面积的64.62%。西部、北部为沿黄滩区,面积为29平方公里,占镇总面积的35.38%。最高海拔高度335.9米,最低海拔高度36.5米。 山脉境内山脉为泰山余脉,呈西南走向。共有大小山头47个,其中海拔200米以上的19个,以黑山最高,海拔335.9米。海拔200米以下的山头28个。境内山脉自肥城县北部的陶峪村入平阴县境,主峰天堂山。山脉蜿蜒向全县南、北中方向延伸。镇内山脉属天堂山南支两条山脉的余脉。一条是李沟乡晁峪西烂柯山往北延伸至石板台村、庞口村南,向西至停山头;由石板台村向西至窑头、龙山头。一条是南门村西南的铧山向北延伸至少岱山、黄山。 镇境内主要山头有: 停山头,位于小屯村西北,海拔140.9米; 黑山,位于东黑山村南,海拔335.9米; 铧山,位于南门外西南,海拔288.0米; 狮耳山(又名虎窟山),位于范庄村南,海拔250.0米; 黄山,位于黄山村东,海拔100米; 黑风口山,位于小屯村东南,海拔184.0米; 少岱山,镇驻地西侧,海拔82.1米。 沿黄河滩区地势较洼,一般海拔在36.5米~40.0米。共分两个大洼,即范庄洼和白塔洼。范庄洼面积6.66平方公里,白塔洼面积22.27平方公里。二洼虽曰为洼,其实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极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实为镇之粮仓宝地。 气候全镇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受西北大陆季风影响,北风盛行,寒冷干燥。夏季受东南海洋气候影响,以东南风为主,潮湿温热。年平均气温为13.6℃,平均风速为3.3米/秒。无露期204天。 全镇平均年降雨量为613毫米,多集中在每年的6-9月份,达到477.3毫米,占年降雨量的75%。 下面是一九五二年至一九八九年年平均降雨量分布情况: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雨量(毫米) 5 8 14 36 36 75 166 154 59 37 16 7 在地域的分配上,总的趋势是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山区丘陵的雨量大于沿黄滩区,镇年平均降雨量为6159.7万方。 全镇地下水储量为8192.2万立方,根据目前经济技术条件,可开采量为1385.04万立方。 名胜古迹东阿镇历史悠久,远在商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春秋时为齐国谷邑,秦代称谷城,汉置谷城县。南北朝时期,刘宋大明元年(457年),东阿并入谷城;后魏,恢复东阿县;北齐,谷城并入东阿。明洪武八年(1375年),东阿县城迁至今东阿镇。1947年初,东阿县政府移驻铜城。东阿县第一区(今东阿镇、洪范池镇一带)划归平阴县。 孟庄东汉画像石墓位于东阿镇孟庄村南,原汉墓8座,封土高大。“文革”中毁坏6座,今存2座,全以当地产巨型青石材扣结而成。墓为南北向,墓室顶部盖板高于地面约0.8米。墓内南北11.5米,东西7.8米,高度为3.22米。面积78.8平方米。墓室平面呈凸字形,计有前厅3间,中厅3间,后为棺室。墓门在南边中心部位,由门楣、门框、门扉构成。墓门高约1.8米,宽1.2米。石质门扉两扇,上下有门枢,安装在门楣和石地板的臼窝内。门扉外饰浅浮雕铺首衔环图案,门楣饰高浮雕羊首图案。 墓四壁以规整巨石砌成,全饰有细钻斜条纹和菱形图案,墓壁上沿刻垂帐纹和鱼纹。以方形和圆形石柱支撑巨型柱体过梁,将厅间隔为6间。方形石柱四面磨光,减地9浅浮雕人物,动物图像,圆形石柱,高浮雕杂技百戏,神话故事图像。柱础均为高浮雕动物、人物故事图像。柱上纵横相连的青石过梁,均内侧面磨光,平面减地阴线刻车马人物画像。外侧面饰鱼纹。后棺室长方形,南北3.20米,宽2.70米。巨石平铺盖顶。墓底以石材铺平。墓室共用石材161块,其中31块刻有精美画像。 1986年5月至7月,市县文物部门对汉墓进行了全面清理。清出五铢钱几枚,铜器、陶器残片,漆片等物。此墓画像石数量多,内容丰富。棺室前柱栌斗上有“君故吏”“军君故吏”“君从吏”“小吏也”等榜题文字,皆为隶书。画像石计有117幅,分布在墓门、各厅室、过梁、横额及石柱上。画像总面积60多平方米。画像主要反映墓主人生平经历及社会活动、生活活动场面。画像采用高浮雕,浅浮雕,凹面刻平面减地阴线刻等技法。雕琢细腻,气魄雄浑。此墓属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石公祠旧址位于东阿镇北500米,地处于谷城山下(原庙头村)。祠始建于汉,历隋唐、逾宋元,经明清,历代多经修茸,香火不息。1960年代初,仍是庙门伟严,殿堂肃穆,松柏杈丫,碑碣林立,乃历代文物遗存宝库。今存数块明清重修、拜竭碑刻遗址,汉代碑碣、唐代《黄石公祠记》碑、宋宣和诗刻碑各一块,宋代题款石香炉一个。正殿内有黄石公、张良石质雕像。黄石公气宇轩昂,扶膝危坐正中,一足赤;张良跪其前,双手举履过顶。雕刻相传出自唐人之手,造型生动,做工精细。据当地人相传,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黄石公诞辰,举行历时半月的庙会。四方善男信女,商贾行旅,文人骚客,官宦贵人,云集祠前,焚香谒拜。有六朝庚信的《张良谒黄石公赞》、宋代姚铉的《黄石公庙碑铭》、元代元好问的《过黄石公庙》、明代侯钺《登黄石山》、清代王世祯《留侯祠》等留於后世。 谷城山位城北2.5公里,山上也建有黄石公祠。山上石色颇黄,又称之黄山。《水经注》载:“谷有黄石台,黄石与子房期处也”的记载。山顶突兀拔起一巨石,即谷城黄石。《东阿县志》载:“山巅大石,方数丈,如印,其色颇黄。”明正德进士,兵部给事中周祚在《黄石公赞》中曰:“城东北有山,上列巨石,危若高屋,世祀黄石公。”今谷城山黄石依然如故,高达20米,周围70余米。四壁陡峭如削,形若天柱,矗立山巅。历代文人留下多篇诗作述怀黄石。在黄石南面有数块依崖摩刻的碑文,因年代久远,雨淋风蚀严重,字迹多数模糊不辨。在黄石西北方高6米处悬崖上,有人工开凿石窟,深3.5米,高2.8米,内径宽3.6米,名曰“黄石公洞”,洞内依壁立有黄石公雕像,高1.5米,双手扶膝,肃穆端坐,发挽顶髻,圆面长须。据其雕琢技法,当是明代作品。黄石之南,原有黄石公祠,3间,内祀黄石公石质坐像,形同“黄石公洞”内雕像、二者为同期建造。 永济桥原名浪溪桥,坐落在东阿镇老城内浪溪河上,距今400多年历史。东阿镇为老东阿县治,浪溪中流,城分东西。中间1座大石桥横跨溪上,以济车马行人。桥型雄伟,南北望去横卧如虹。据《泰安府志》载:浪溪桥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修建。当时垒石为三孔,因水冲毁。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改建一孔木桥,高四丈,更名“永济桥”。隆庆三年(1569年)重修,稍减其高。现存桥为明万历年间(1614 年)所建。桥为单孔拱形,长55米,宽6.25米,全部用青石砌成。桥面两侧护栏,以栏板和石柱扣结而成。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云朵图案。石栏与石栏之间石柱上雕有坐狮、石猴、蘑菇。雕刻精细,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神态各异。当地人把石桥石刻编成小唱:“十八个狮子一对猴,二八一十六个蘑菇头。独石一百零八块,南北三十个流水沟”。1995年,永济桥被公布为济南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础雄厚的教育事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中华文明史,上下五千年,社会的变迁,朝代的更替,或和平或动乱,但兴办教育,培养人才,一直延续不断。东阿镇作为历史古城在兴办教育事业方面更是胜人一筹。早在封建社会,或官或私的书院、义学均有。据史料记载,元朝有“野斋书院”,明朝有“东流书院”、“柯亭书院”,清朝有“少岱书院”、“洪范书院”等。东阿的历史名人多得益于书院的培养教育。 民国时期,在清末“废科举、兴学堂”的基础上,以中西文化结合为主要教育内容的小学教育逐步发展起来,儒学逐渐衰退。日伪时期(1938年—1945年)在县城和三合庄分别设立了高级小学,有学生156人。日军投降中国共产党占领时期(1945年—1947年),又分别在各大村建立了民主小学,计20所。国民党占领时期(1947年—1948年),又在县城建立新小学一所,计八个班。 一九四八年东阿获得解放,党和人民政府积极整顿发展教育事业,除旧布新,加强领导,实施新的教育方针,使教育事业获得了新生,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正确轨道。 文化大革命时期,全镇教育事业同全国一样遭到严重破坏,合理的规章制度被废除,正常的教育秩序被打乱,教育内容变形走样,师道尊严荡然无存,其混乱状态令人痛心疾首。到一九七八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述状况才得到根本好转。从1977年开始逐步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各种规章制度,废除了群众推荐制度,恢复了考试和升留级制度。小学学制为五年一贯制,初中为两年制。1981年初中又改为三年制,1999年下半年实行“五·四”学制(小学5年,初中4年),2001年下半年改为“六·三”制(小学六年,初中三年)。 1948年全镇有小学28所;1950年建东阿完全小学;1952年建窑头完全小学,三合完全小学;1958年后又相继建立了白塔、范庄、南市三所完全小学;1968年各村自行办起了完全小学或初级中学(联中)。1971年到1980年逐步合并为东城、西城、太平、南市、北市五所联中,另有一所农业中学(原仁和联中)。1996年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学校布局的调整,五所联中合并为镇中心中学和谷城中学。2001年,小学由原来的40所逐步合并为23所。其中,包括镇中心小学一所;东城、西城、白塔、小屯、南市学区校5所;普通完全小学11所:窑头、孟庄、范庄、南坝、太平、苏桥、小河口、臧庙、北市、太和、直东峪;简易小学6所:邢沟、乔庄、桃园、花石崖、龙王峪、直沟。 截止2002年底,全镇共有初级中学2所,40个班;完全小学14所,101个班;幼教24处,大班20个,小班32个。初中在校学生2158人;小学在校学生3578人。学校总面积202.93亩;校舍总面积20758平方米。共有教师393人。其中初中高级30人,中级57人,初级73人;小学高级3人,中级161人,初级33人。 迅速崛起的新兴工业东阿镇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历史底蕴的新兴工业城镇,位于济南市西部,为省会济南卫星城镇。东阿自古以人杰地灵、物产丰富、九省通衢、商贸重镇而著称。是著名的“阿胶之乡”,镇域面积95平方公里,人口4.2万。近年来,东阿经济迅猛发展。2000年2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首批中心镇,2001年6月被市县批准为改革开放综合实验区。园区总规划面积13.8平方公里,起步区4平方公里。园区内设施配套齐全,规划建设高新科技工业园、食品工业园、政务文化区、居住区、渡假区、商服区六个功能区。改革开放综合实验区管委会按照“精简、高效”和“小政府、大服务”的原则,为投资者提供优惠的政策和“全程保姆式”服务,是国内外客商投资的最佳选择。 目前区内企业36户,主要行业有医疗、食品、化工、仪器仪表、五金机械、家具六个大类。正在洽谈项目23个。 全面发展的农业产业东阿镇有耕地面积54219.5亩,其中山地24915亩,沿黄平原29304亩。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黍类、经济作物有林果、蔬菜、桑树、玫瑰、地瓜等。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伴随“农业学大寨”高潮的兴起,连续几年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战,在东部山区去高垫凹,修路打井,建起了几千亩大寨田。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改善生产条件,调整种植结构为重点,又连续进行了几次农业综合开发会战,具体包括:①1994年—1997年的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打机井105眼,埋设低压管道50000米,修生产路42公里,植树60000株,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000亩,建成了当时济南市最大的联片节水灌溉区,被评为省优质工程。②1999年—2002年的龙山泉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工程,新打配套机井4眼,埋设管线30000米,修生产路30公里,建蓄水池10座,治理面积15平方公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00亩,建成精品园500亩。1999年—2002年的狼溪河流域治理工程,疏挖河道,加固堤坝4.3公里,砌石护坡800米,挖鱼塘150亩,复垦老城土地1750亩,受益面积1900亩。 近几年,镇党委政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立足实际,依托科技,面向市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兑现各项鼓励扶持政策,积极构建为农服务体系,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迈出了可喜的步子。到目前已形成林果、畜牧、桑蚕、玫瑰花、食用菌五大主导产业。 (一)全镇林果面积已达15400亩,其中苹果13000亩,桃445亩,梨240亩,葡萄315亩,桑园1000亩,玫瑰花400亩。 (二)畜牧业主导产品以肉用牛、羊为主。目前全镇优质肉牛(西门塔尔、利木赞牛)存栏量已达3348头,其中西黑山、北直沟等村户均养牛已达三头以上,1999年东阿镇被评为市黄牛改良示范乡镇。羊以小尾寒羊和波尔山羊为主,目前良种羊存栏量已达42000只。特别波尔山羊自1999年引进以后,迅速为广大群众接受,在全镇掀起了良种推广繁育的热潮,到目前,全镇波尔系列羊存栏量已达12000只,成为了省内外闻名的波尔山羊繁育基地。除牛、羊、猪等牲畜饲养外,西南坝蛋鸡、东部山区肉食鸡养殖也迅速崛起,并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影响。 (三)食用菌。2000年,东阿镇大河口村与宁阳海鑫公司签订了食用菌购销及技术服务合同,开展引进并养殖鸡腿菇。由于投资少,见效快,产品销路稳定,且养菇大棚夏季可用以养蚕,一棚多用,因而食用菌养殖很快推广到沿黄平原十几个村,到目前,全镇已建菇棚200个,年产食用菌600000公斤。 蓬勃发展的卫生事业平阴县第二人民医院原为东阿镇医院,始建于1952年。建院初期人员较少,设施简陋,设备落后。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现已成为济南市首批通过的一级甲等医院和国际爱婴医院。 目前,该院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其中,门诊病房楼3300平方米。设有内、外、妇、中医内科、放射、特检、检验、五官、口腔、急诊、护理、药剂、手术、胃镜、社会卫生、妇幼宣教、针灸一体化管理,脉管炎专科等20多个科室。设有床位53张,配有意大利百胜进口彩超,阿洛卡B超(黑白),半自动化生化分析仪、北京万东500MAX光机、上海200MAX光机、胃镜、心脏监护、多功能胎儿监护仪、高压氧包、无创呼吸机等先进的医疗诊断设备。固定资产达300万元。 现有职工111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6人,占86.5%;中专学历以上60人,占54.1%;大专学历以上33人,占29.7%,本科以上1人,占0.9%;高级职称3人,占3.1%,中级职称24人,占25%,初级职称60人,占62.5%;45岁以下89人,占80.2%,由于设备较为配套,科室齐全,服务质量较好,因而对周边辐射能力较强。服务半径10余公里,服务人群8万余人。另有不少外地病人慕名而来就诊特科治疗,年门诊量1.5万多人次,住院人次1000人以上,充分发挥了中心卫生院的龙头作用。为不断提高业务人员的自身业务,服务质量和水平,除院本身组织业务学习、考核、竞赛、竞争上岗等措施外,还有计划、有目的的派人外出进修深造,到目前为止已有20余人到市级以上各类医院进修学习,回院后开展新技术、新疗法20余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获国家专刊1项,并获济南市科技进步奖。为提高医院的知名度,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更好地服务民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该院外科技术力量雄厚,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4人,能开展的骨科有四肢骨折、骨盆骨折、内外固定术、各类植皮术、颈腰腿疼,腰椎间盘突出等。手术有,阑尾炎切除术、斜疝、股疝修补术、鞘膜积液切除术、甲状腺切除、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及胃大部分切除术、肠切除吻合术、脾切除术及乳癌根治术及各种癌症的化疗及介入治疗内、外痔、肛裂、肛周围脓肿手术治疗。 内科主治医师3人,医师3人,能开展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糖尿病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能利用纤维内窥境技术诊治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等。对于急性中毒、呼吸循环衰竭、消化道出血等急诊、危垂病人的抢救有丰富的经验。 妇产科主治医师3人,医师1人,能治疗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宫颈糜烂、阴道炎、月经不调、子宫肌瘤、无痛性药物流产、人工流、引产、剖宫产、子宫切除及产科并发症的治疗。 该院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涂旭波,继承发扬了祖国传统中医理论,结合中医的望、闻、问、切、辩证施治理论,走出一条中西医结合治病的路子,钻研出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法,对小儿常见病、中老年中风、脑血管疾病有独到的见解和诊疗方案,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吸引了周边地区及省外一些患者前来就医。 该院血管病科(静脉炎专科)王殿信、王敬敏发明了治疗周围血管病的中药熏吸法。该中药制剂的炮制方法获得国家专利,由该院完成山东省科委下达的科研课题“中药熏吸法治疗脉管炎的研究”,通过省科委组织专家会议鉴定:“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并经省科委组织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并获济南市科技进步奖。 自1999年东阿镇实行一体化管理以来,有效地扼制了“非法行医”现象,整顿了医药市场,平阴县第二人民医院专门成立了一体化管理办公室,设立了分管院长,专门负责对全镇乡村医生进行专业技术知识、药品分发,全面管理工作。东阿镇现有南坦、西山、小河口、白塔、小屯、北市、南市、太和、直东峪、仁和、窑头、东门、邢沟、开发区、太平、龙王峪等17所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现有乡村医生83人,其中男65人,女18人,医师40人,护士43人,服务场所面积达1000平方米,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诊疗于一体,服务于全镇16个行政村42000多人。 特产阿胶东阿镇是著名的“中国阿胶之乡”,具备“阿胶原产地”标志认证。发展形成了颇具规模的阿胶生产产业,于清咸丰年间达到鼎盛,较著名的有树德堂、协裕阿胶庄等生产的阿胶。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中国第一家阿胶生产厂——山东福胶集团,被认定为中国阿胶行业唯一“中华老字号”其制作工艺收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内。所产的“福”牌阿胶远销海内外,海外华人华侨唯认“福”牌阿胶。 特色农产品肥料,复合肥,小麦,玉米,玫瑰,桑蚕,苹果,太阳杏,冬枣,小尾寒羊,山羊,三元猪,果品,黄牛,生猪,蔬菜,饲料,蜂蜜,蜂王浆,人参,鹿茸,驴皮,中药材,芝麻,氮肥,杏,核桃,蚕茧,食用菌,鸡腿菇,平菇,西门塔尔,改良牛,奶山羊 人文历史新中国成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东阿镇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历届党委政府立足实际,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自我加压,奋力拼搏,争创一流,经过多年的努力实践使东阿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00年2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首批中心镇,6月被平阴县人民政府批准为“改革开放综合实验区”,此后,东阿镇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目前已形成了林果、畜牧、桑蚕、玫瑰花、食用菌五大主导产业,为农民的致富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道路。规划面积为13.8平方公里的改革开放综合实验区,在起步区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五纵五横的道路宽阔平坦,灯明地绿,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已投入使用。三环食品、合丰置业、博大仪表、龙泉湖酒精制造、兴盛包装彩印等12家企业相继落户投产。另有通宇挂车、环宇玫瑰制品、五星空压机配件等6个项目正在施工兴建。上述企业的引进,为东阿镇的快速发展打下了雄厚的基础。商贸服务业,兴旺发达,市场繁荣、商品齐全,店铺林立,服务优质,流通渠道畅通,辐射能力较强,已成为镇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悠久文明的历史,遍布全境的名胜古迹,丰富的名优特产,优越的地理环境,勤劳勇敢的东阿人民,铸造了东阿镇辉煌的过去,也孕育了东阿镇百业兴旺的今天,更预示着东阿镇更加美好的未来。 东阿镇村名考1、东门村 该村在东阿老县城东门里、外,明洪武年间建村,便命名为“东门村”。 2、衙前村 该村明洪武八年建村,因地处衙门前,故命名为“衙前村”。 3、南坛村 明洪武年间,数家由山西洪桐县迁来此处立村,因此处正是南坦(天坦)附近,故名“南坦村”。 4、西北门村 该村建於明洪武八年,因其管辖东阿城北门和西门附近的居民,故命名为“西北门”村。 5、南门里村 该村建於明洪武八年,因本村在东阿城南门里故名。 6、西南坝村 该村建於明洪武年间,因本村在东阿城西南,又有一小坝,故名。 7、庙头村 据传,张良为报黄石公授书之恩,故修庙于村北,庙内大殿十三间,在东阿县属最大的庙宇,故名“庙头”村。清雍正年间,有少数户迁至小庙头,故又有“大庙头”之称,1961年为防黄河水,从东阿城北迁往东阿城之东山,与西山村相望,故改名为“东山”村。 8、新庄 原先归西坝村,1961年为防黄河水灾害,群众陆续搬迁于此,因当时户少,又是新建,故名“新庄”。 9、西山村 该村原名“山西”村,又名“西山巅”。因该村在西山的西区,明崇祯年间建村,原因水患,北关村迁于此,全山皆有居民,故名“西山村”。 10、秦庄 该村建于清朝雍正年间,多数是秦姓地主的佃户。秦姓地主为了佃户耕种田地,在此建房,故名“秦庄”。 11、窑头 据传,明洪武八年,修建东阿城时,因各类设施均需砖、瓦、石灰等,所以官府让百姓从该村开始修建起连珠式的窑,烧制各种建设材料,该村正建在连珠式窑的南头,故以“窑头”村命名。 12、邢沟 据传,明洪武年间,邢姓初先由山西省洪桐县迁至此地安家居住,当时住在沟里。故名“邢沟”村。后姜、门、周等姓相继搬入,但仍为“邢沟”。 13、仁和 明洪武八年建村。因址正处在连珠窑的中间,故名“中窑头”村。明天启年间,因该村团结和睦、尊老爱幼,村风民风甚好,又与“窑头”相重,故更名为“仁和”村,沿称至今。 14、孟庄 该村原系孟都堂种地的院子,原小黄崖村孟姓相继迁来居住,因全是孟姓故名“孟庄”。 15、乔庄 明洪武年间建村,建村时村东有一小桥,故名“桥庄”,后演变为“乔庄”。 16、北张庄 该村建于明洪武年间,因张姓祖先由山西省洪桐县迁居此地故名“张庄”。为与洪范池镇的张庄相区别,该村在洪范池镇之张庄的北面,故名“北张”庄。 17、贾庄 据传,明洪武年间,姓马的祖先最早迁来落户居住,取名“马家庄”。马家家大业大,子孙亦有为官者。到了清朝中叶,马家败落,贾姓兴旺,马家怕受气,便迁至孝直镇的马庄。于是“马家庄”便改成了“贾庄”。 18、魏院村 据魏氏祖传,大约在清朝道光年间,魏氏兄弟二人由东阿县的魏家海子迁来,买了马家的花园,住在人烟稀少的漫野里。有人问“那是谁家?”答:“那是魏家的院”。久而久之,“魏家院”便成了村名。 19、赵庄 据传,明朝赵邦彦隐居狮耳山。家属随之落户于此,故名“赵庄”。 20、范庄 据传,最早的村名为“潘家泊头”,明洪武年间,范姓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落户,范姓逐渐兴旺,后改名为“范庄”。 21、庞庄 该村由庞姓祖先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桐县迁来落户,故名。 22、姜沟村 该村系姜姓祖先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桐县迁来落户,加之此处有一沟,故取村名为“姜沟”。 23、桃园村 据传,清末,周姓、庞姓、谢姓等数户,来此立村,因当时村南有一桃园,故取村名为“桃园”村。 24、小桃园村 该村百姓原属桃园村,后因躲避水灾,迁居于此,固户少村小故名“小桃园”村。 25、小屯村 该村东山有一“山门”,隋朝发现,立碑为证。明洪武年间,山西省洪桐县十余户百姓迁来居住,取名“山门小屯”,后演变为“小屯”村。 26、杨山村 据传,该村原名“龙凤山”。明洪武年间,葛姓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立村,后杨、张、伍、马等姓相继迁入。清朝时,杨姓兴旺发达,家大业大,势力强盛,遂改“龙凤山”为“杨山”村。后杨姓因避水患迁至辛庄。 27、北市铺村 据传,该村是明洪武年间由郜姓祖先从山西洪桐县迁来而立,因地处南市北,故名“北市”。又因清朝铺兵(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住于此,故又名“北市铺”。现仍称为“北市”村。 28、乔楼村 据传,该村因明朝乔布政在此盖了一座楼而得名。 29、下北市铺村 该村是真正的北市铺。后因黄河水屡屡泛滥,居民多次搬迁于山上,故此村名沿变为“下北市铺”,现居民已寥寥无几。 30、三合村 清末光绪年间,苏姓为避黄河水患的威胁,从苏桥迁来居住,故命名“新庄”。后马、陈两姓分别从马庄等地迁来。因和“辛庄”同音,遂于民国初改名为“三合”村,即三姓合一而居之意。 31、马庄村 据传,明洪武年间,马姓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居住,取名“马庄”。因受黄河水患的侵扰,逐步迁向新“马庄”,老“马庄”现已不存在,故“新马庄”仍称为“马庄”。 32、白塔村 据传,明洪武年间,吴、刘两姓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立村,因山上有座白塔,故取名“白塔”村,清道光年间,闫姓相继由洪范镇的闫庄相继迁入,但村名仍为“白塔村”。 33、臧庙村 据传,明洪武年间臧姓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此处,因当地有尼姑阉一座,故姓庙合一,取名臧庙。 34、于庄村 明洪武年间,于氏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立村,以姓氏为村名,故名“于庄”。 35、小庙头村 清雍正年间数户村民从庙头村迁来居住,因原村庙头户多人众,故取名“小庙头”村。 36、黄山村 据传,明洪武年间,宋、曹两姓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居住,因处黄山之下,故取名“黄山”村。 37、太平村 清光绪年间,数户因避黄河水患,分别从苏桥、司桥、郭家流、北刘等村迁来的群众在此立村。因此地正处于黄山北之弯,故取村名为“黄山弯”。后演变为“山弯”。民国初期,该村与司桥一块办公。因司桥办公人员办事不公,于是由于家莱、郭学诗等人发起并领导着山弯村名与司桥分开,独自处理村里公务,遂改“山弯”为“太平”。 38、司桥村 原司桥村在现司桥之北半里许。因司姓建村时村头有一小桥,故名“司桥”。清乾隆二十四年,由于该村地势低洼,易受黄河水患威胁,于是全村便搬迁到了山头山,仍用“司桥”之村名。(也有叫“山头”的)。 39、苏桥村 据传,该村是苏姓祖先于明洪武年间由从山西洪桐县迁来而立村,因在村西南修桥一座,以供劳作之方便,故取村名为“苏桥”。 40、北刘庄村 据传,该村是刘姓祖先,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桐县迁来定居而立,时为“刘庄”。后因与洪范池镇刘庄重名,为相区别故改为“北刘庄”村。 41、大河口村 明洪武年间,赵姓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立村。因该村位于大清河(即现在的黄河)岸边,又是狼溪河入黄河处,故名“大河口”村。 42、小河口村 因大河口村地势低洼,易遭水患,于是该村少数居民迁于此地立村,且又处在小于大清河的狼溪河之畔,故名“小河口”村。 43、铁杨村 宋代所建之铁塔寺旧址附近居民以殷姓为主,以寺名为村名,曰“铁塔寺”村。铁塔寺南边是杨姓居住,故名“杨庄”。新中国成立后,因两村户数较少,遂合并办公,命名为“铁寺杨庄”,后逐步演变为“铁杨”村。 44、侯庄村 据传,明洪武年间,侯姓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此处居住立村,故名。 45、殷六 据传,明洪武年间,殷姓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此处居住立村。因村内有一水沟,流水常年不断,故取村名为“殷流”村。后逐步演变为“殷留”、“殷六”等名。 46、辛庄村 据传,本村原名为“安乐庄”。由于人们思想守旧,愚昧迷信,认为“生于患难,死于安乐”才是人生之道,“安乐”二字实为不祥之兆,于是大约在清朝末年便改名为“辛庄”,即“辛勤劳作,安生吉祥”之意。 47、南市村 明洪武年间,数户人家由山西洪桐县迁来此处居住立村。该村迂五逢十便是集市,卖买兴隆,贸易颇旺,且地处北市之南,故名“南市”村。 48、窑山头村 据传,明洪武年间,修建东阿县城时,为解决建筑材料的问题,官府南从窑头村开始直到窑山头为止,建起一座座窑以烧制砖、瓦、石灰等,因本村恰位于一小山头处,故名“窑山头”村。 49、太和村 据传,该村由数姓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桐县迁来此处居住立村,因地处直沟的沟头,故取名“直沟头”。后人用“直沟头”与“指狗头”音相谐易混,不好听,就以原太和之名定为村名,故曰“太和”村。 50、王庄村 据传,明洪武年间,王姓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此处居住立村,故名为“王庄”村,现王姓已绝。 51、花石崖 据传,该村建於清雍正年间,因该村处于山前怀,下坡路较多,崖上搓脚石遍布。清时大军通过此处时,崖滑难行,有的人仰马翻,故而得名“滑石崖”,后逐步演变为“花石崖”。 52、龙王峪村 据传,明洪武年间,邓、闫、孙等姓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此处居住立村。因该村东西街长,且西头宽,东头窄,恰似龙身,村头的两个小场,活象龙的两只眼睛,故名“龙王峪”村。 53、直东峪村 据传,明洪武年间,房姓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此处居住立村。因东山山峪有一直山峪,故取名为“直东峪”。 54、苏山头 据传,明洪武年间,苏姓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此处居住立村。因本村在山头上,故名“苏山头”。 55、东黑山村 据传,明洪武年间,苏姓、李姓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此处居住立村。因在黑山之东侧,故名“东黑山”。 56、西黑山村 据传,明洪武年间,赵姓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此处居住立村。因在黑山之西侧,故名“西黑山”村。 57、东直沟村 明洪武年间,张姓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此处居住立村。因该村正处于直沟的东边,故名“东直沟”。 58、西直沟村 明洪武年间,张姓、宋姓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此处居住立村。因正处在直沟的西边,故名“西直沟”。 59、北直沟村 清雍正年间,焦姓祖先从梁山县焦庄村迁来此处居住立村。因该村正处在两个直沟村之北,故名“北直沟”。 60、小新庄村(又名“新直沟”) 该村原归西直沟村,因西直沟村吃水困难,且隔山种地很不方便。新中国成立后,数户村民陆续搬迁到山之西面居住,建立起新村,故名“小新庄”,因住户原本是西南沟村民,故亦称“新直沟”。 下辖村街东城办事处 西城办事处 白塔办事处 北市办事处 太和办事处 东门 西山 白塔 北市 太和 衙前 范庄 黄山 小屯 龙王峪 邢沟 西南坝 小河口 桃园 花石崖 东山 南门里 铁杨 杨山 辛庄 窑头 北门 苏桥 乔楼 南市 南坛 贾庄 臧庙 三合 殷六 仁和 赵庄 司桥 侯庄 孟庄 魏院 太平 王庄 乔庄 庞庄 小庙头 直东峪 北张 姜沟 大河口 苏山头 南门外 刘庄 东直沟 于庄 北直沟 西黑山 东黑山 新直沟 西直沟 人口结构东阿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36862 男 18143 女 18719 家庭户户数 10799 家庭户总人口(总) 35899 家庭户男 17562 家庭户女 18337 0-14岁(总) 8405 0-14岁男 4415 0-14岁女 3990 15-64岁(总) 24857 15-64岁男 12245 15-64岁女 12612 65岁及以上(总) 3600 65岁及以上男 1483 65岁及以上女 2117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35279 所属学校平阴县东阿镇东门小学 平阴县东阿镇中心中学 平阴县东阿镇中心小学 平阴县东阿镇南市小学 平阴县东阿镇小屯小学 平阴县东阿镇白塔小学 平阴县东阿镇西山小学 平阴县东阿镇谷城中学 与东阿镇相关名人1、程昱,三国时魏国名臣。本名程立,因梦中於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曾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后从曹操于兖州,封寿张令。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阻吕布、陈宫大军,保住三城,因功受封为东平相,屯于范县。昱常为曹操出谋献策,汉献帝定都许昌后,以程昱为尚书,后又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宜。后文帝践阼,程昱为圲尉,进封安卲侯。黄初元年逝世,寿八十,曹丕亦为之流涕,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侯。 2、程咬金,唐朝的开国将领 3、东阿王——曹植 现在的曹植墓在黄河边上的鱼山。 4、北围子 冯太恒 真英雄 5、黄石公,汉朝张良的老师 6、陈中妫,清朝末期二品官员,鱼山乡青台铺村人,一世清廉,在本村留下美名 7、大军阀张怀芝,关山乡。现在济南的堤口路就是以关山乡的堤口村命名的 8、白羽,又称宫白羽,原名宫竹心,山东东阿人,民国时期旧派武侠小说的代表人物,与还珠楼主,王度庐,郑证因并称为北派武侠四大家 9、于慎行,字可远,又字无垢,祖居登州府文登县赤山盘龙村,于明洪武二十五年(一三九三年)由一世公于深迁东阿杨柳渡(东阿县杨柳乡),即现黄河西东阿县杨柳渡,因是始迁之祖,后世故称一世公,由三世祖于时迁于平阴县东阿镇。他生于公元1515年,卒于公元1607年。公元1568年进士及第,官至礼部尚书。明朝万历初年,于慎行参与撰修《穆宗实录》,书成,进翰林院任修撰,并以史官身份充任日讲官,也就是做皇帝的老师。据说,他当时充任万历皇帝的业师,在授课时,因一篇文章背诵不下来,用戒尺打了万历的手掌。侍读告诉了皇太后,太后心疼儿子,马上来到御书房把万历拉着就走,并忿忿地说:“俺孩子读书做皇帝,不读书也做皇帝。”当时于慎行跟奏太后:“读书为明君,不读书为昏君。”太后省悟。于是,于慎行日讲如故。据史书记载,于慎行工于诗文典章,但不善书法。有次,万历皇帝一时心血来潮,让御侍取出御府内珍藏的历代名人字画,要请讲官即兴题诗。于慎行诗成,而请别人代书。万历询问缘故,他如实回奏:我不善书,每诗成,都是请别人代为书写。万历闻听,认为老师敦厚诚实,便亲书“责难陈善”四个大字相赐,当时在文人墨客中传为佳话。公元1590年,于慎行因多次上疏早立太子,得罪了万历皇帝,因此请求离职,告老还乡。万历准奏,于慎行又一次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并在谷城山下办起“谷城山馆”,广招门徒,终日授课。于慎行家居十年后,万历因思念老师的恩德,又将他召回朝廷,并诏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人参机务。但于慎行已是年老体弱,到京后13天便病死了,终年63岁。万历追赐他为太子太保,溢号文定公。于慎行博学多识,熟悉典章制度,曾参与制定了许多重要的礼制。他在退居谷城山馆时,撰写了一部《谷城笔尘》,”共18卷,分35类,其中记载了许多明代典故和历代习俗。又曾评论历代史事,从伏羲氏到辽、金、元,著成《读史漫录》14卷。还著有《谷城山馆文集》42卷,《谷城山论诗集》20卷。时人称其诗文“典雅和平”而又“自绕清韵”。《明史》记载,说他“学有原委,贯穿百家”,“词馆中以慎行及临胸冯琦为一时冠也”。后人为其树碑立传,称其为“天下文章官,三代帝王师。” 10、于阁老!三代帝皇的老师 现在洪范池镇有于慎行墓和当年种植的白皮松。11、管仲:东阿镇原名谷城,是齐国名相管仲的食邑,他曾辅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