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丁克文化
释义

概述

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正在被一部分年轻又新潮的中国夫妇选择,它就是“自愿不育”。这种国外称作“丁克”(英文缩写DINK的译音,特指双收入、无小孩的夫妻)的潮流,否定了古往今来中国人公认的丈夫、妻子、孩子组成最标准的家庭结构,而对生育本身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据调查,“丁克”家庭在80年代之后才在中国逐渐增加,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其社会经济地位、教育程度及家庭社会地位都远远高于一般居民。

面对中国人口过剩的警报,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唤起了他们的忧国之心。

谭东是一家大学的副教授,妻子在一家化学研究所当工程师。他认为,中国之所以至今不发达,其中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每一代人不重视自身的发展,而转向对下一代的望子成龙,结果形成多层次、低质量的恶性循环。而人生的任务在于自我实现和发展,把希望转嫁到下一代,是一种逃避。

他妻子吕红丽表示,实在舍不得把孩子生育在这么拥挤和贫困的地方。人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对此上海人最有体会:空间有限,人挤着人,活得太累。在这个人满为患的年代,不生育是一种美德。

当然,他们也有烦恼,双方父母为了第三代的事,几次与他们闹翻;周围常有人在背后议论他俩没有生育功能。但是,他俩却泰然处之。

让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内得到有效的发挥,充分实现自我价值,是一部分自愿不育者的共识。

“丁克”家庭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摈弃了中国人忍辱负重、无条件地为后代作牺牲的传统生活模式,更看重自身的快乐。

也有一些“丁克”家庭在经历了岁月的沉淀之后,发现“叛逆”的结果并不总是罗曼蒂克。

有关人士指出:对国家人口问题的忧虑;为了使生活过得更轻松;实现自我是产生中国“丁克”夫妇的三大主要原因。

在中国,对“丁克”现象研究最早也最具权威性的当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女研究员李银河。 曾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获社会学博士的李银河,是1989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所作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博士后时,开始关注“丁克”的。李银河认为,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西方工业化国家中有大批人群自愿不生育,并且呈愈来愈多的趋势。而在中国,五分之四的人口生活在农业社会中,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行为规范又是特别地强大、整齐划一,人们无形中沿袭了几千年来传宗接代的思想,从未意识到要选择一种别样的生活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中国一些都市化、工业化地区,个人的选择空间多了,出现了一批与中国传统观念相距甚远的自愿不育者人群。他们以个人现世生活的幸福快乐为重,珍视夫妻关系,轻视亲子关系,具有明显的现代意识。

现代观念与传统观念的根本差异在于对‘属于自己的东西’所持的态度。传统观念轻视自我,以某种责任(如繁衍后代)为生活的基本目的;而现代观念却重视自我,时时关注自我的实现,强调那些‘属于自己的东西’。

02,03年前后,有关丁克的书籍纷纷上市,02年初出版的《叛逆与追求.丁克家庭》,提出:变革中的中国家庭,选择与自由是生活的原则,接着是关注丁克现象的长篇小说《中国丁克》问世,作者认为低水平的繁衍毫无意义,号召丁克们把丁克进行到底。2002年10月出版的由丁克族亲手写就小说的《丁克家庭》,则真实详细地展示丁克族的日常生活,为准丁克的选择提供一份重要参考。

丁克文化面面观

网络文化

国内的“丁克之家”,百度“丁克吧”“轩辕春秋文化论坛”中的“大家怎么看待丁克一族”,南京的“西祠胡同”网站中的【丁克一族】,中华网专题“你想做丁克一族吗”:另外还有非专业的丁克论坛:凯迪的“家长里短”,天涯社区、新浪、搜狐等论坛中,可见到有关丁克的贴子。深圳、上海、北京由于这三个城市的丁克数量多,经常可在地方论坛中见到他们的身影,还有各城市的丁克QQ群。

电视剧文化

深圳作为丁克的重要发源地,在反映当地生活的长播电视剧《八通街》中有一集《丁克也疯狂》专门反映了丁克现象。

20集电视连续剧《家有爹娘》,关注 “丁克家庭”等社会热点,展示了老年人梦想要孙子,中年人离婚又再婚,年轻夫妇不想要孩子的三重矛盾,

国外丁克组织

在国外,美国的自愿不育族则早就成立了自己的协会——“全国不育协会”和“人口零增长协会”,英国已出现了不生养孩子的团体(该团体要求政府在工作和生活中给予“没有孩子”的夫妇更好的待遇),“孩予放一边”协会(英国不生育孩子协会),另外一些丁克族成立了“全英无后组织”,这个组织的主要目的是对徘徊在十字路口的人,提供生与不生的优缺点,以作为最后决定的参考。

80后丁克女坚决不生十大理由

中国的“丁克”一族中,80后占据大半江山,将自己的倔强从体内延续到体外,颇有延续到老的打算。在未来的10年内,80后是社会中的主要力量,随着爱情观的日益非主流,80后们对延续香火之类的问题比前辈们要淡定的多。思想超前的80后男女,喜欢浪漫的二人世界,不愿意多一个生命打扰,不管家里压力多大,依旧我行我素。形成不生育的十大理由:

1 我都童心未泯,谈何生育儿女?

80后的生活社会条件相对老一代人好多了,社会的民主意识觉醒了,他们正好赶上这好时代,吃苦很少,在蜜罐里成长。在家里,爸妈宠着;在学校里,男女朋友爱着。尚未完全适应成人应该担当的角色,不能马上承担起家庭的责任,甚至没有摆脱作为一个孩子的枷锁。

2 不想被孩子束缚自由

他们渴望过自己的生活,除了工作,能有属于自己的时间。约上闺蜜血拼、做瑜伽、看电影、蹦迪。要是有孩子,这所有的所有都将成为过去,一辈子再也不会属于自己了。

3 爱情的保鲜不需要第三者

在80后女生心目中,完美的爱情只属于两个人,这种观念也发展到现代“罗曼蒂克”的婚姻当中。她们渴望浪漫,喜欢烛光晚餐和玫瑰钻戒,不喜欢被之外的第三者打扰。

4 怀孕的过程是煎熬

都说一个女人做了母亲才算完整,可十个月的辛苦不是每个人都受得了的。幸福是一辈子的,可痛苦也是刻骨铭心的。

5 为了完美体形坚决不孕

80后的女孩子爱美的程度惊人,每一个都巴不得做“时尚达人”。完美的体态,羡煞那些已为人母的欧巴桑。虽然生育后可以做纤体,但体形想恢复到孕前还是颇有难度。自然的是最美的,为了自然的美体,不生育。

6 工作压力大,家庭事业难兼顾

现在毕业的大学生,不再是争相抢夺的香饽饽,找工作难,找份诚心如意的好工作难上加难。即使是自己创业,想有一番成绩更不简单。事业型的80后“丁克女”,面对如此之大的工作压力,不甘心做家庭主妇的她们毅然选择了事业为重。

7 孩子教育任重道远

对于自己亲历父母供孩子上学的80后们,显然知道其中的困难。尤其现在教育从小抓起,最好的幼稚园、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最好的大学,哪样不需要钱?没吃过什么苦的80后们,能不能承担起这个责任暂且两说,要是真因为力不从心耽误了孩子的前途,一辈子的悔恨的确能压死人。

8 坚决奉行计划生育政策

国家倡导少生晚育,没逼着不生。可觉悟高的“丁克女”们把这点当成对抗父母圣旨的尚方宝剑,不是响应国家政策吗?我们不生是对中国计划生育最大的支持,应该发红本表彰。

9 害怕生出畸形儿

不是每一个新生的婴儿都是健康的,总有一小部分身体带有某种残缺。让他们承受这种痛苦是父母的责任,也会成为父母一辈子的痛苦。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中国人的小心谨慎在生孩子上也发挥到了极点。

10 养儿防老早已过时

这是不少80后对传统思想的叩问,也是值得反思的问题。没有孩子,当然可以活,和自己爱的爱自己的人过一辈子就够了。养儿防老是N个世纪前的观念了,随着保险体制的完善,年轻的时候多存点,老了一样有保障,不一定非靠儿女养着。

深圳“丁克”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性别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迟书君等人对深圳户籍人口的婚姻家庭状况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调查研究后发现:深圳户籍家庭仍属传统稳定型,“单亲家庭”和“单身家庭”只占0.8%,但不要孩子、仅由夫妻二人组成的“丁克”家庭所占比例却高达10%左右,并且还呈继续上升的势头,这个数字远远高于国内其他城市,成为深圳这座移民城市婚姻家庭的一道独特景观。

这些家庭夫妻双方大多知识层次较高,他们对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想法各不相同。

没有时间生孩子

夫妻双方在事业上做出了不小的成绩,生活上也早已跨入了小康。由于工作太忙没时间生孩子,根本没有精力再去抚育一个小孩子,不会再指望孩子养老,有没有孩子都是无所谓。

对于一对白手起家的家庭,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为了在工作中干出成绩,夫妻两个起早贪黑,对工作全情投入,生活的内容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在这种极度的忙碌中,各忙各的,时常一天都见不到面,回到家里,两个人交流一下工作上的事情,一起下厨房做点可口的饭菜,闲暇时间或是外出游玩、与朋友们聚会或是到体育场健身,轻松自在。

不想被孩子拖累

有些“丁克”家庭,夫妻不要孩子的理由都很简单:看到那些为人父母者被孩子拖累几十年,到头来孩子能给予他们的却很少,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所以就不想再走他们的路了。

“丁克”家庭的经济社会学观

家庭作为社会细胞的一种形式,正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发展而变化。近年来,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传统的生育观念发生改变,不生育的“丁克家庭在中国悄然出现并扩展着。人们对理想家庭模式的选择出现了较大变化,

著名经济学家加里·S·贝克尔曾说:“生育行为是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历史学甚至政治学考察的一部分,但我认为经济分析是最有说服力的工具。”

西方微观经济学认为,人口生育行为是家庭经济的一种生产活动,孩子是家庭生产的特殊产品,生产率的高低就是生育率的高低,当然也包括孩子质量的高低,人口的生育行为和生育率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即宏观社会经济条件和微观家庭生育决策与生育行为。前者对生育率的变化起着决定性、根本性的影响,后者则是生育率波动的微观基础。

人口生育行为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因此,在结婚和组成家庭时就要对是否要生育孩子和生育孩子的数量等作出必要的决策。家庭生育行为是一种满足家庭多种功能需要的理性行为,并与获取最大化效用满足为目标。家庭要对其稀缺资源,如夫妇的时间、消费品、家庭生产品加以配置,以求得效用最大化。但生育行为对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基于对事件的利弊关系进行判断、权衡后选择的结果。如果把孩子当作是家庭的一种消费品,那“丁克”家庭就是在衡权了孩子的成本和效用后应运而生的。

孩子成本

直接成本

孩子的成本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按照社会正常标准,一个新生孩子的衣、食、住、用、行的费用,孩子受教育的费用和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费用,此外还有父母正式或补贴给子女的婚姻支出。父母在抚养和培育孩子时,要支付从怀孕起到他(她)生活自立时为止的各种抚养费用、教育费用、医疗费用。一般来说,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是大约需要22 年的时间,期间吃穿、教育费用共计约20 万元,这对一般家庭来说无疑是笔很大的开支。

间接成本

间接成本是指因抚养和培育一个新增孩子,父母损失受教育和带来收入的机会,所以又称机会成本。包括母亲妊娠、哺育期间所损失的工资收入,母亲因照料孩子失去的受教育和工作机会,即父母失去了部分稀缺资源——时间;其次在怀孕和哺育期间,父母的流动性减少而损失的收入;再次由于照料和抚养孩子,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消费水平下降和时间的损失等等。时间对于成年的父母具有格外重要的价值,间接成本在表现形式主要体现时间的损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时间是家庭的稀缺资源,父母尤其是母亲时间的机会成本占孩子数量成本的比重很大。因而随着时间价值上升,孩子数量多的父母对孩子的数量需求减少。

无论是直接成本还是间接成本,都是父母作出的牺牲或损失。从整个家庭来说,最初阶段,当工资率上升时,已婚男女都会增加劳动供给,这时替代效应越大,家庭投入市场劳动时间增加,投入非市场活动时间减少。由于夫妇把较多的时间提供给劳动市场,从而可能获得较多的货币收入,家庭为满足需求的购买能力提高,导致对市场商品特别是消费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同时,由于夫妇非市场活动时间减少,用于家庭生产活动时间减少,那么用于生产家庭品(如孩子)的时间也将减少,对孩子数量需求也减少,从而使夫妇到市场上购买较多的消费性商品来替代家庭品。

当今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日新月异,加速了生活节奏和人才的竞争,这种无形的压力使得人们在个人发展和养育后代之间无法做到很好的平衡,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使越来越多的人期望能从哺育后代的重压中解脱出来,不愿意过多的把时间花费在抚育孩子身上,生育和抚育孩子会牵扯人们的精力,影响工作,为了在事业上有所作为,人们不得不集中精力为自身的存在与发展而拼搏。这种状况在高学历阶层中尤为明显。

孩子效用

美国经济学家莱宾斯坦将孩子的家庭内部效用分为消费效用(孩子作为“消费品“给父母带来的欢乐和感情上的满足)、劳动的经济效用(孩子作为劳动力给家庭带来的经济收入)、保险效用(孩子作为保障潜在源的效用)、经济风险效用(孩子具有承担家庭经济成败的效用)、长期维持家庭地位的效用以及对扩展型家庭作贡献的效用。孩子服务的效用,西方微观人口经济学认为,父母抚养和培育孩子花费了成本,就要从孩子身上获得效用和收益,即对孩子服务的需求。如情感收益,孩子作为父母快乐的源泉,给予父母以幸福、温暖、友谊、娱乐等精神的收获;孩子工作后,为家庭挣钱;在家干家务或照料年幼的弟妹,父母年老时,为他们提供生活保障服务,做出经济贡献,使父母获得劳动—经济效用。同时孩子成为父母未来的潜在保险效用。孩子还能使父母自我充实和发展,养育孩子的经历会使父母更加成熟和富有责任感,激励他们对未来目标和个人抱负的执着追求和自我完善。父母从观察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获得乐趣,产生对孩子才能的自豪感,发现自我反映的孩子同化效用;另外孩子是夫妻间的纽带,生育和抚养子女能加强家庭成员的内聚化倾向,使婚姻和生活完美,并使子孙得以繁衍和延续,对长期维持家庭地位和扩大发展作出贡献具有效用。因此,孩子作为特殊的消费品为父母及社会提供的服务是多样性的,父母对孩子的服务需求也日趋增多。

如果孩子的净成本是正值,即父母投入的抚养费用大于孩子可能提供的收益,那么,孩子相当于耐用品,父母主要是从孩子身上取得心理收益或效用。如果净成本是负值,即父母投入的抚养费用小于孩子可能提供的收益,那么,可以把孩子看作是耐用生产品,父母可以从孩子身上获得现金收入。孩子的净成本与孩子的质量是紧密相关的。一般说来,净成本越大,孩子的质量可能越高。孩子的质量越高,父母对孩子的质量需求增加-对孩子的数量需求减少。

一般说来,家庭收入水平越高,投入提高一个孩子质量的费用就越多;父母对高质量孩子的偏好较大,也就会投入较多资金和时间来提高孩子质量。正是由于孩子数量需求的减少,致使孩子质量的影子价格下降(即保持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质量提高一个单位的成本),对孩子质量的需求相对有较大增加。而对孩子质量需求的增加提高了孩子数量的影子价格(即保持质量不变的情况下,生育一个额外小孩的成本),从而导致对孩子数量需求的进一步减少。

选择DINK 家庭的人群具有三个明显特征,那就是年轻化、高学历和高收入。高学历的这部分人也可以说是“智力人口”部分,承担着提高民族文化整体素质的社会责任。“丁克”家庭的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因此,这个层面的父母对后代的教育水平无疑会远远高于那些乐于多生孩子的低文化层的父母,而他们不生育孩子,这样使文化资本的代际传递出现中断,不利于对社会的教育投资做出自然的补偿与节省。

主要理由

孩子具有保险效用,特别是在缺乏社会保障的农村地区,养老主要还是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养儿防老”还是许多农村父母生育的主要动机。然而,随着乡城人口流动的发展,孩子作为父母老年保障的效用也越小,因为城市不断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收入的增加,使父母维持和提高家庭生活水平的力量、提供自身晚年经济生活保障的能力提高,对孩子的依赖日益减弱,其效用是递减的。因此,孩子成本的上升、效用的下降,最终将使孩子的需求下降。

在现代的家庭中,父母竭尽所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衣食住行,他们所支付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加上独生子女的娇生惯养,自私心理,父母对孩子的疼爱心理,父母所获得的服务效用也是逐渐下降,导致夫妻对孩子的需求下降。

随着科技进步,家庭平均收入的增加,增进了人们对提高社会进步的欲望,这种欲望可以被认为是想充实其他商品,包括文化娱乐等,它与那种以家庭收入抚养孩子的欲望互相对立。从而使家庭收入与孩子数量呈负相关关系,使得夫妇对孩子的需求下降。另外,模拟消费迎合了人们生理和心理需要,人们的情趣和嗜好逐渐从孩子身上转移到社会中,父母对孩子的服务需求的这种效用是边际递减性的。

社会文化环境的宽松和不生育文化的影响。组成“丁克”夫妇,主要是白领阶层,他们往往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看问题比较理性,更容易接受西方国家的一些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欧美人的思维观念不同于东方人。他们强调个性活力和浪漫情调,热心于自身的实现和发展,偏爱自由、玩乐和享受,自然就没有太大的兴趣为生儿育女投放时间、精力和财力。

“丁克”家庭的影响

“丁克”家庭的出现是一部分人对孩子成本和效用进行比较后所作出的一种“理性”选择,它的适应范围因人而异。它的出现也有利有弊。

首先“丁克”家庭使当今中国社会家庭结构日渐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丁克家庭的出现,冲击了中国社会以主干家庭和核心家庭为主流的社会家庭结构,使中国社会家庭结构日渐多样化;

其次,“丁克”家庭加快了中国女性角色的转换。“丁克家庭”这种生活方式使许多都市女性摆脱了女性被固化了的生儿育女的命运。同时,“丁克”家庭少了亲子关系这一羁绊,使家务劳动大大减少,使当今中国女性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到社会工作中去,为争取较高的社会地位创造条件。第三,“丁克”家庭缓解了中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虽然中国“丁克”家庭的增多对减少人口不会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但这种减少人口的隐性作用必将会凸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中国巨大的人口压力。

另一方面,“丁克”家庭的出现也给社会带来了些不良影响:

第一,“丁克”家庭使文化资本的代际传递出现中断。

第二,“丁克”家庭使婚姻稳固度降低。现代社会,社会处于转型期,随着人的自主性、流动性的增强,感情的风险和婚姻的难度也在提高,各种无情的现实冲击着婚姻的稳固性。有子女这一纽带相连,则意味着亲情血缘可取代或补充渐淡的爱情。

第三,“丁克家庭”有损女性健康。有关增加免疫力的文献研究资料表明,女性一生中如果有一次完整的孕育过程,就能增加10 年的免疫力,生育过的妇女可能被推迟更年期的到来。

第四,丁克家庭加速了人口的老龄化。青年人口的降低和老年人口的增加可能使该地区提前迈向老龄化。

丁克家庭是家庭形式在现代化条件下的一种变化,它不代表中国家庭的发展方向,只是适应一部分人的特殊情况和特殊需要而产生。

主要分布

从家庭结构来看,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存在地区差异,直系家庭在中国农村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丁克家庭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大中城市等地区,在中部、西部等一些地区比例比较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13: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