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丁俊萍 |
释义 | 第一个丁俊萍,女,1955年6月22日出生,安徽人,汉族,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毕业,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法学博士学位。现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政党研究所所长。 1.丁俊萍简介学历及学位1962年9月-1969年7月 安徽省芜湖市冰冻街小学、北京路学校 1969年9月-1974年1月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第三中学(东方红中学) 1978年9月-1982年7月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专业,本科生,法学学士学位 1984年9月-1986年7月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法学硕士学位 1995年9月-1998年7月 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专业,博士研究生,法学博士学位 2003年9月-10月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访问学者 工作简历1974年3月-1978年8月,安徽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六团(1975年改为安徽省国营十字铺农场),曾任班长、副排长、连队团支部书记、管理区团总支委员、农场党委委员、副场长等职。 1982年8月起在武汉大学任教至今,先后被聘为助教(1982)、讲师(1988)、副教授(1991)、教授(1996);1992年起担任硕士生导师,1999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先后兼任马列主义理论课部和学校机关直属单位教工团支部书记(1982-1984),党史教研室支部书记兼副主任(1988-1992),政治与行政学院副院长(1992-1995)、法学院政治理论课部主任(1999-2000),政治与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2001-2003)、党委书记(2003),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2003-2007)。 中共武汉大学第六、七届党委委员(1995-);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1999-2006、6)、学术丛书编审委员会委员(1999-)、人文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2005-);中共湖北省第六、七次党代会代表(1993-2002);武昌区第十二届人大代表(2002-2006)。 教学情况自1982年从教以来,始终工作在本科教学第一线(在北京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除外)。本科层次担任的主要课程有;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思想政治教育史、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概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主讲课程曾被评为武汉大学一类课、湖北省优质课程、国家精品课程。先后获得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武汉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武汉大学优秀教学论文奖2项,武汉大学优秀教材奖1项。先后承担国家教育部委托的“两课”教育教学调研项目2项,湖北省和武汉大学教材建设项目各1项,武汉大学教改项目3项,湖北省教改项目1项,武汉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1项,除个别项目正在进行中之外,其余均已完成。主编或副主编以及参编教材十多本主编教材9本,其中《毛泽东思想概论》一书获得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图书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获湖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自1992年以来,先后在研究生(含博士研究生)层次开设的学位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史、中国共产党建设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发展史、中共党史研究专题、中外政党研究、世界执政党比较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研究、中共党史党建研究专题、政党与民主政治研究等。 先后招收硕士生22人(已获得硕士学位15人)、博士生22人(已获得博士学位10人)。另有专业学位获得者16人,论文博士3人,访问学者7人。 科研情况主要从事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执政党建设与当代中国政治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在《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学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教学与研究》、《高校理论战线》、《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理论视野》、《社会主义研究》、《江汉论坛》、《武汉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邓小平关于党和国家工作重点实现向经济建设转移的理论思考》入选全国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理论研讨会,获湖北省1994-1998年度人文社科成果三等奖;《中国共产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思想与实践的历史特点》获中国中共党史学会1991-2000年度优秀党史论文二等奖;论文组《建国后党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问题的思考》获湖北省第三届(1999-2000)人文社科成果二等奖;《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刍议》获武汉大学第八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有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或摘登。 出版学术著作(含独著与合著)10余部,其中个人独著《中国共产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思想研究》,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成果一等奖、首届湖北图书奖、第八届全国优秀党建读物奖、武汉大学第八届人文社科成果一等奖;合著《毛泽东国家学说》、《毛泽东建党科学体系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史》、《海峡两岸关系史》分别获得湖北省或武汉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另有《社会新阶层与统一战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经验论》、《与时俱进的理论新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读》、《毛泽东人民民主思想的历史发展》、《党风党纪教育学》等著作。 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者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5项,其中,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2项,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5项,湖北省社科基金2项。此外,还有多个省厅级研究项目。 先后为省部级以上单位撰写调研报告6份,其中《湖北地区高校“两课”教育实效性调研报告》被教育部社政司评为优秀调研报告,《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整体思路和具体途径》被湖北省纪委、监察厅授予优秀调研报告特别奖。 境外交流情况2002年9月,参加在台湾东华大学举办的“两岸青年学者论坛——经济全球化对地方治理的影响”。 2003年9-10月,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作访问学者。 2004年1月,参加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中国现况”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5年4月,访问香港城市大学 国外交流情况2002年11月,随教育部团组赴美国公民教育中心等单位考察公民意识教育。 2004年9月, 参加俄罗斯阿斯特拉罕大学 “俄罗斯与东方”国际学术研讨会,顺访莫斯科大学、莫斯科国际关系 学院、俄罗斯国家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并与该所多名专家举行学术座谈。 2004年11月,参加日本社会主义学会举办的纪念列宁逝世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在明治大学、大阪产业大学 做学术演讲。 2005年4月,访问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肯尼迪政府学院、燕京学社,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加州大 学伯克利分校中国研究中心。 2005年7月,访问韩国淑明女子大学、汉阳大学。 2006年5月,以观察员身份出席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办的第十五届国际共产主义者研讨会;法国、荷兰及北欧国家 进行学术交流和考察。 主要社会兼职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理事,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理事,湖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湖北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政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统战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党建研究会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高校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学科建设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刘少奇党建经济思想研究会兼职研究员,湖北省纪委、监察厅党风廉政建设特约研究员;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党外知识分子统战理论研究基地副主任兼秘书长;四川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三峡大学、贵州省民族学院、湖北省委党校等单位的兼职教授,山东大学马列主义理论教学部学术委员会特聘委员,湖北省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综合获奖情况曾被评为湖北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997),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入选人员(2002)、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3);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1998),湖北省优秀教师(1993)、湖北省巾帼建功先进个人暨三八红旗手(1992),武汉大学首届优秀青年教师(1989)、武汉大学优秀共产党员(1987、1990、2001)、武汉大学优秀党员干部(1994)、武汉大学教学名师(2006)、湖北省教学名师(2009)、国家教学名师(2009)等荣誉称号,以及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1994)、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0)等。 2.丁俊萍,晋剧票友概括曾荣获山西电视台“走进大戏台”栏目首届业余总擂主,清徐东于村人。 个人履历在东于艺校学艺期间,丁俊萍天生嗓音宏厚,老师量才选用,她主攻须生行当。排练的第一个启蒙戏是唱功戏《斩子》,后来又排过《赐环》、《忠报国》、《芦花》等,第二年就开始外出登台实践演出。在北路很多地方的农村和内蒙等地,丁俊萍的表演很受观众喜欢。三年后,东于艺校演出团因故停办,此时,丁俊萍已具备了演出基础,底功也逐渐强硬起来,就参加了由个人承办的榆次晋锋晋剧团。 在榆次,丁俊萍宏厚,优美的嗓音引起了著名艺术家侯玉兰的注视。侯玉兰在晋中剧团时和老艺术家张鸣琴搭档主演的晋剧传统戏《下河东》,在广大戏迷观众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病休后被秋村私营剧团聘请,没了张鸣琴老搭档配戏,使她最拿手的剧目唱不成。而此时,她发现丁俊萍优美的嗓音条件是扮演赵匡胤的理想演员。只是由于初入梨园,底功基础不太扎实,还需从唱做念打,手眼身法步等方面继续培养指导。 从此开始,侯玉兰就以《下河东》一剧为重点,给丁俊萍从行腔吐字,台步手势,以及在舞台上的位置等诸方面的所有细节,一招一式,逐句逐段地进行细致的加工排练,使丁俊萍茅塞顿开,获益非浅,技艺大增。在侯玉兰老师的指导下,丁俊萍于1994年又参加了太原市举办的丁果仙金杯奖大赛,荣获优秀表演奖,开始在晋剧舞台初露头角,有了声誉。 荣誉丁俊萍有闲暇时间,也参加我县永乐票儿班娱乐活动。1996年8月份,该票儿班代表清徐票界参加了由太原市文化局和市剧协主办的“天龙标票友大奖赛”,丁俊萍也参加了本次大赛。她在一板《交印》中杨六郎的大段唱腔中,歌喉嘹亮,梆板清利,神情并茂,音色优美。把杨六郎对儿子杨宗保私自招亲违犯军规,军法从事本当问斩。但对儿子又爱又怜的复杂心情演得惟妙惟肖,她在演其它剧目时,表演水平也较过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1985年,在榆次市戏剧调演中首次获得了甲级优秀演员奖。 1990年,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侯玉兰利用她多年在晋剧舞台上的名望,个人筹资承办起剧团,把丁俊萍聘调入团,成了她的得力助手和最理想的搭档,《下河东》一剧成了她俩每台必唱的剧目。同时,她俩还经常同台合演《算粮登殿》、《斩子交印》等剧目。1992年,在省电台主办的晋剧卡拉OK大赛中,丁俊萍又荣优秀奖。在侯玉兰剧团的四年中,是丁俊萍戏剧生涯中技艺提高最显著的四年。她音质优美嗓门好,表情刻划淋漓尽致。再加有武占喜司鼓,刘学文操琴,配合得严丝合缝,滴水不漏,博得了花艳君、马兆录等专家评委一致赞赏,最终在近百名参赛选手中艺压群芳、独占鳌头,夺得了本次大赛特等奖。 总结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丰富全省广大电视观众的戏剧文化生活,山西电视台举办“走进大戏台”戏剧擂台赛栏目,为广大戏迷爱好者设立了一个才艺展示的平台。丁俊萍2001年年初报了名。5月份预赛时就夺得了第八期小擂主。同年10月份还荣获过祁县六曲香杯大赛二等奖。在年终的大戏台栏目总决赛中,她又几经拼搏,力战群雄,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以一段唱做念打俱佳的《下河东》唱段参赛,击败了所有业余参赛选手,一举夺得了山西电视台“走进大戏台”栏目年终业余总擂主的桂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