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丁国富 |
释义 | 丁国富是一个常见人名,在我国各个地区及职业领域均有分布。本词条内分别是河南永城市医药管理局工会副主席丁国富、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丁国富、杭州工艺美术大师丁国富。 河南永城市医药管理局工会副主席丁国富人物介绍丁国富 1940年4月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河南永城市医药管理局工会副主席,主管中药师、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工会工作中,贯彻执行《工会法》、《劳动法》,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依法维护职工利益.工作积极,任劳任怨,积极主动地参政议政,扎扎实实地做好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他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发挥企业管理委员会的民主管理作用,带领职工积极投身于企业改革之中.为企业的扭亏为盈、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医药局工会多次被评为全市先进工会、先进职工之家。他除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之外,还身兼党务、计划生育、文秘、通讯等多种职务,工作不分份内份外,经常废寝忘食、加班加点地工作,受到领导和职工的好评。 主要著作1984年主编《永城市医药志》,1987年主编《永城市中药资源名录》、《永城市中药资源普查与区划》、《永城市秘单验方》,1995~1997年被评为永城市先进工作者,1997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工会积极分子。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丁国富个人简介丁国富,1972年生,四川乐至人,九三学社,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负责人。现任西南交通大学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西南交通大学校学术带头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支持。长期从事以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主持包括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近20项,发表论文90多篇,三大检索20多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第15)和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第1)各1项,教学奖励3项,专著一部,合著1部,申请发明专利3项(联合),软件著作权2项(联合),并在国内多个学术职位兼职,08年评为九三学社成都市十佳青年,09年九三学社四川省十佳青年,07年获得詹天佑青年科技人才奖,05-09年西南交通大学科技先进个人等。 工作和学习简历1994年在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4-1997年在西南交通大学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硕士学位 1997-2000年在西南交通大学获机械设计及理论博士学位,师从王金诺教授。 2002年在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并博士后出站,从事机车车辆动力学可视仿真研究,师从翟婉明教授。 2002年7月引进到西南交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任教至今,担任机械制造教研室主任,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2002年晋升为副研究员,2005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6年获得博士生导师指导资格,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负责人。 主要贡献自2002年以来,一直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工作。近年来工作及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指导多届本科毕业生,曾以此获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1); (2) 指导20多名博士生和硕士生,已经毕业近10人获得过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 (3) 开展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内容的改革,近几年主讲了:现代数控(研究生),专业英语(本科),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生),制造业信息化(本科),材料成型计算机模拟(本科),现代机械制造概论(研究生),虚拟样机及虚拟制造(研究生)等课程,积极将新的国内外前沿研究和科研与教学内容结合; (4) 长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学科与计算机学科的交叉研究和开发工作,主要兴趣在:虚拟样机/虚拟制造/虚拟现实,数控技术及制造自动化,制造系统建模及加工仿真,数字化设计制造等。已经发表文章50多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10多篇,出版专著1本,目前为《系统仿真学报》编委,《计算机应用研究》杂志特约编辑,自然基金评议专家,全国高校制造自动化学会西南分会理事,四川机加工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图像图形学会、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的会员等。近五年来已开展了各级科研项目近十余个,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项。 相关社会兼职《系统仿真学报》编委,终审专家;《中国测试技术》杂志编委;全国高校制造自动化学会西南分会理事;四川省工业设计与产品快速研发中心副主任;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 科技顾问团成员;四川机加工委员会委员;成都市机械工程学会 常务理事;四川科青联联合会 理事;《计算机应用研究》杂志社特约编辑(03-09);国家自然基金评议专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系统仿真学报等学报审稿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中国图像图形学会会员;中国系统仿真学会会员。 文章、科研项目、专著和获奖情况丁国富发表的论文列表年发表的文章(1998-2010.5) [1998年] [1] 丁国富,刘锡彭,王金诺.基于C/S的DDE的机械CAD系统集成机理研究.机械设计与研究.1998(3):24-26 (EI收录99014527383) [1999年] [1] 丁国富,王金诺.虚拟环境内部的数据交换和融合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9, 34(3): 310-314 [2] 丁国富,施永臣,王金诺.基于样条函数的非圆齿轮系齿形设计及仿真研究.机械设计与研究. 1999(3):33-35 [3] 丁国富,王金诺.基于虚拟现实的远程操作在物料搬运机械系统中的应用展望.港口装卸.1999(5):1-4 [4] 丁国富,王金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手套式手势识别研究.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99(11):65-67 [5] 丁国富,王金诺,黄洪钟.虚拟环境内部虚拟手与虚拟对象间的力反馈建模.机械,1999, 26(S):174-176. [6] 丁国富,王金诺,赵永翔.虚拟远程操作与物料搬运.仓储管理与技术,第三期,1999(3):26-28. [7] 丁国富,靳慧,王金诺.基于OPENGL的机车车辆动力学可视化研究,第3届全国交通运输学术会议论文集, 武汉, 1999 [8] 黄洪钟,丁国富,王金诺,张爱军.基于虚拟现实的原型设计研究. 机械工程学报, 1999, 35(5): 20-23 (EI收录00035098998) [2000年] [1] 丁国富,王金诺,邬平波. 机车车辆动力学计算模型的可视化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0,.35(2):204-207(EI收录00095314741) [2] 丁国富,王金诺.基于接触有限元模型的虚拟手指力建模研究,计算机仿真, 2000, 17(4): 21-23 [3] 丁国富,吴晓,王金诺.机器人化液压挖掘机的运动学建模和仿真研究.机械科学与技术.2000(5):736-737 [4] 吴晓,丁国富,王金诺.基于VR的叉车远程操作仿真研究.全国2000年物料搬运系统会议,上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 [2001年] [1] 丁国富,翟婉明, 等.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几何结构基于面向对象的建模分析研究,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1, 1(2): 14-17 [2] 丁国富,王金诺.基于虚拟操作平台的远程车辆多Agent运动控制研究.系统仿真学报, 2001, 13(4): 543-545(EI收录01336615956) [3] 丁国富,王开云,翟婉明.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系统的集成研究,中国铁道科学,2001, 22(6): 35-37 [4] 丁国富,翟婉明.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系统三维可视化仿真环境的建立,工程图学学报.2001(S):411-413 [5] 丁国富.液压挖掘机远程操作仿真中基于VR的体系研究,工程图学学报.2001(S):543-547 [6] 吴晓,丁国富,王金诺.基于WTK的虚拟环境的建模方法与应用研究.计算机应用研究,2001(2):23-25 [7] 吴晓,王金诺,丁国富.叉车的运动学仿真建模研究.起重运输机械,2001(7):4-7. [2002年] [1] 丁国富,刘放.智能小区综合管理自动化的研究和实践.计算机应用研究.2002(3):81-82 [2] 丁国富, 等. 机车车辆在轨道上运行的动力学可视仿真. 铁道学报, 2002, 24(3):14~17 (EI收录02397111515) [3] DING Guo-fu. Force Modeling between Virtual Hand and Virtual Objects Based on Nonlinear Contact Finite Element Method. Proceeding of 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and Graphics, August 16-18, 2002, Hefei, Anhui, P.R.China. 2002, 4875(2):1117-1122(EI收录02527290221,ISTP收录) [4] DING Guo-fu, ZHAI Wan-ming.DYNAMIC VISUALIZED SIMULATION ON THE CASE OF RUNNING VEHICLE,5th International System Simulation and Scientific Computation (ICSC’2002),Shanghai,CHINA,2002, pp: 440~443 (EI收录03427680505,ISTP收录) [5] 丁国富, 等. 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基于变参数的三维图形仿真研究.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02, 14(2):115-119 (EI收录02397109938) [6] 吴晓,王金诺,丁国富. 基于虚拟现实的叉车运动学仿真研究. 机械,2002,(2):12-14 [2003年] [1] 丁国富,翟婉明, 刘伯兴等,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的综合实时仿真模式研究,系统仿真学报,2003, 15(2):238-241+246 [2] 丁国富,刘伯兴等,虚拟制造环境中制造装备的三维建模及动作模拟,计算机仿真,2003,(11):85-87 [3] 丁国富,王金诺等,虚拟装配环境中虚拟手与虚拟零件的碰撞检测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3,(2):29-31 [4] DING Guofu. Study of DCOM-based Simulation Applied in Locomotive & Track Coupling Dynamics,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 Applications and Technologies,2003, pp: 652-654(EI收录04158108136,ISTP收录) [2004年] [1] DING Guofu,et al. Modeling of Com-based Virtual FMS, Europe-Asia Symposium on advanced Engineering Design and manufacture for globalisation, Xi’an,NPU, China, Apr., 2004, pp:215-221. [2] 丁国富, 等. 结合VR技术的远程操作装卸不安全货物的仿真[J],交通运输工程及信息学报, 2004, 31(2):57-62 [3] 丁国富, 等.虚拟制造环境中制造资源的分配和共享研究,中国机械工程,2004, 32(8) :1250-1253 [4] 丁国富, 等. 列车运行动态仿真研究. 系统仿真学报, 2004, 16(8): 1697-1700 [5] DING guofu, et al. A Prototype of Material Handling Simulation in Virtual Manufacturing,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n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Xi’an, XJU, China, 2004(12), pp:377-378. [6] ZHANG Weihua, Ding Guofu, et al. Study on Virtual Prototype Platform of Vehicle,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n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 Xi’an, XJU, China, 2004,pp:486-488 [7] 刘伯兴,丁国富等. 物料搬运小车基于虚拟现实的远程操作仿真研究. 计算机仿真, 2004, 21(11):141-144 [8] 高照学,丁国富等. 虚拟数控铣床加工过程仿真研究.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4,(9):113-117 [9] 邹益胜,丁国富等. 虚拟数控车床加工过程仿真研究.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S): 139-140. [10] 王开云, 丁国富, 翟婉明. 机车车辆-轨道空间耦合动力学性能仿真系统. 系统仿真学报, 2004,16(12): 2737-2740 [2005年] [1] Ding Gf,Yan KY,He Y, Li D. Layout of virtual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and machining simulation. LECTURE NOTES IN COUMPUTER SCIENCE,SYSTEMS MODELING AND SIMULATION:THEORY AND APPLICATION,2005,3398:68-76,(SCI,EI收录05439428154) [2] ZOU Yisheng, DING Guofu, ZHANG Weihua, GAO Zhaoxue, HE Yong.The Visualization Platform of Virtual Prototype for Locomotive.ICSC’2006,November,2005,Beijing. [3] 闫开印, 张卫华, 李晓兵, 丁国富. 面向虚拟样机的车辆转向架设计自动化及属性获取. 中国铁道科学, 2005,26(6):13-17(EI 收录06089715337) [4] 闫开印, 张卫华, 丁国富, 王颋, 肖世德. 铁路机车车辆虚拟样机工程研究. 铁道学报, 2005,27(5):54-60 (EI 收录05469481503) [5] 颜文辉, 闫开印, 丁国富. 基于CAXA的机械多体系统动力学参数模型研究. 机械, 2005,32(6): 16-19 [6] 徐菱.丁国富,王金诺. 离散制造系统物流监控技术研究. 微计算机应用,2005,21(21-1):58-60 [7] 吴晓, 丁国富, 程文明. 危险环境中的虚拟远程作业系统实验仿真. 计算工程与应用, 2005,(35):19-22 [8] 郭俊,高红彬,丁国富. 列表点给出的轮廓零件加工过程计算机模拟研究.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5,3(1):40-44 [2006年] [1] 丁国富, 闫开印, 张卫华, 颜文辉, 王廷. 面向虚拟样机设计的产品属性提取研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6 12(1):14-20 (EI收录06159819732) [2] 丁国富, 邹益胜, 张卫华, 高照学, 基于虚拟原型的机械多体系统建模可视化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06 18(6):793-799(EI收录06279980584) [3] 丁国富. 虚拟柔性制造系统仿真研究. 学术动态, 2006,(1):1-3 [4] 王颋,丁国富,张卫华,闫开印,许明恒. 基于组件的虚拟原型下的多体动力学仿真研究,系统仿真学报,2006(3):643-648 (EI收录06169832126) [5] 王颋,丁国富,张卫华,闫开印,许明恒. 基于组件的多体系统虚拟原型的分析模型研究,系统仿真学报,2006(4):943-946 (EI收录06199869315) [6] 齐宁宁,丁国富. 基于PLC的车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机械, 2006,33(3):44-46. [7] 黄辉,闫开印,丁国富. 求解机械多体系统的循环中点求积改进算法及其仿真. 机械, 2006,33(8):5-7 [8] 徐菱, 丁国富, 王金诺. 基于Profibus的堆垛机计算机监控系统研制.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6,(5):148-150 [9] 闫守红, 马术文, 闫开印, 丁国富, 等. 数控机床热变形模型中测温点的优化选择研究. 机械, 2006, 33(5):37-39 [2007年] [1] Guofu Ding, Jian Zhang, Yong He, Yisheng Zou, Boxing Liu. VR_based Simulation on Material Handling Remote Operation for Engineering Machin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and Graphics, 2007, 984-989.(EI收录) [2] 丁国富, 何邕,邹益胜,王珏,张卫华. 基于VP的产品设计进程反馈模型研究. 铁路机车车辆动态仿真学术会议, 2007. [3] 何邕,丁国富,赵淑军,张吉辉,许明恒. 面向对象的虚拟FMS建模及加工仿真.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7, 42(5):558-562 (EI收录) [4] 鲁远栋, 丁国富, 阎开印, 闫守红, 刘立新. 数控机床热变形误差研究及补偿应用.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07, (4): 25-29 [5] 段春辉, 丁国富, 张吉辉, 高照学. 管道弯制CAD/CAM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7, 24(5):204-206,209 [6] 王晓余, 阎开印, 丁国富, 邹益胜. 基于CAXA的机车车辆动力学参数提取. 铁路机车车辆动态仿真学术会议, 2007. [7] 刘亚萍, 张静海,张红初,童勇鑫,丁国富. 基于开放式数控系统的教学实验平台.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 [8] 冯刘中, 肖阳柳, 杨波, 丁国富, 张静海. 基于PLC的开放式综合实验系统设计.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7, 5(4):153-155 [2008年] [1] 丁国富,何邕,邹益胜,王珏,张卫华. 基于虚拟样机的产品设计进程反馈模型.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43(3):367-372.(EI) [2] Zou Yisheng, Ding Guofu, Zhang Weihua, Xu Mingheng, He Yo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Virtual Prototype of Running Gears for Railway Vehicle.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08,21(1):36-41.(SCI,EI) [3] 邹益胜,丁国富,张卫华,刘佳. 机车车辆虚拟样机开发调度平台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43(1):45-50.(EI) [4] 邹益胜,丁国富,许明恒,何邕. 实时碰撞检测算法综述.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8,25(1):8-12. [5] 刘佳,丁国富,邹益胜,王晓余. 机车车辆虚拟样机调度平台设计与开发.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8,25(3):816-819. [6] 李晓丽,孙小刚,谢彬彬,丁国富. Imageware中光滑拼接曲面的方法.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08,37(5):43-47. [7] 孙小刚,丁国富,李晓丽,谢斌斌. 基于逆向工程的汽车覆盖件拉延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机械,2008,35(2):37-40. [8] 谢斌斌,丁国富,黎荣. 基于Dynaform的覆盖件冲压成形性工艺分析. 机械,2008,35(3):41-43+73. [9] 邹益胜,丁国富,许明恒,何邕. 空间三角形快速相交检测算法.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8,25(10):2906-2910. [10] 程立章 ,阎开印 ,丁国富 ,单春艳. 电度表弹簧片模具设计. 机械设计与制造,2008(11):216-217. [11] 孙先锋,阎开印,丁国富,马术文. 滚珠丝杠综合误差对机床定位精度的分析. 机械, 2008, 35(11): 45-47. [12] 黄丽, 赵淑军, 张文光, 张吉辉, 丁国富. 伸缩式双刃深孔镗刀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8,(11): 6-8. [13] 邓崛, 黄晓元, 何文波, 何邕, 丁国富. 基于虚拟样机的铲运机工作装置优化设计.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08, 24(6): 113-116. [14] He Yong, Ding Guofu, Zou Yisheng, Xu Mingheng. Layout optimization based on workshop logistics for virtual reconfigura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ines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 2008, pp.3687-3693.(EI) [15] 张郭辉, 丁国富, 何文波, 何邕, 刘佳. 铲运机工作装置平动性研究. 矿山机械, 2008,36(23):42-44. [2009年] [1] Ding Guofu, Yan Wenhui, Li Rong, Yan Kaiyin. Space Division Algorithm Based on Rul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achining Simulation of Numerical Control Lathe.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and graphics, 2009,9. [2] 张吉辉, 丁国富, 许明恒. 数控弯管精确下料长度的确定和下料方案优化.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9(2):50-52. [3] Zou Yisheng, Zhou Xiaoli, Ding Guofu, He Yong, Jia Meiwei. A GPGPU-based Collision Detection Algorithm.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and graphics, 2009,9. [4] 李松,丁国富. 基于AVR脉冲调制的刀具磁化机研制. 机械, 2009,36(7):48-50. [5] 张海丰,马术文,丁国富,谢斌斌,王建. 动力减振镗杆结构参数优化.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09, 25(1):84-87. [6] 陈思,阎开印,丁国富. 基于Dynaform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数值模拟可成形性研究. 机械, 2009,36(4):56-59. [7] 王建,丁国富,张海丰,谢斌斌. 减振镗刀切削加工试验研究. 中国测试,2009,35(6):113-115 [8] 黎荣,丁国富,陈思,江磊. 反求及快速制造集成实验平台的构建.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7(6):4-7 [9] 邹益胜,丁国富,周小丽,许明恒. 一种基于图像空间的碰撞检测算法. 系统仿真学报, 2009(已录用) [10] 何邕,贾美薇,甘立恒,何文波,丁国富,程立章. 基于虚拟样机的铲运机工作装置仿真及优化, 系统仿真学报,2009(已录用) [2010年] [1] 程雪锋,丁国富. 非圆齿轮CADCAM及加工模拟. 机械设计与制造,2010, (3):61-63 [2] 米蓉,丁国富. 基于Powell-PSO混合算法的铲运机正转六杆机构优化设计. 机械设计与研究,2010,26(1): 28-31 [3] 丁国富,程雪锋,高照学,赵淑军. 基于网格动态划分的离散算法及在数控加工仿真中的应用.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0(已录用) [4] 朱绍维,贾美薇,杨承军,何文波,丁国富. 基于虚拟样机的地下铲运机驾驶室人机分析. 机械设计与研究,2010(已录用) [5] 梁健瑶,贾美薇,何文波,丁国富. 基于刚柔多体动力学的铲运机偏载工况举升臂强度分析.矿山机械,2010,(5):35-39 [6] He Yong, Ding Guofu, Zou Yisheng, Jia Meiwei, Xu Mingheng. Object-oriente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railway vehicle systems. AME2010, 2010(已录用) 主持和主研的项目[1994-2000] (1)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机车车辆动力学2.5维可视化建模研究”;(主研) (2)铁道部重大项目“160吨铁路救援起重机的转向架性能分析研究”; (主研) (3)应用基础项目“甘蔗收割机虚拟原型设计”; (主研) (4)“基于虚拟现实的物料搬运机械远程操作系统理论研究” (主研); [2000-2002] (5)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铁路大系统动力学理论的研究与应用”之“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动态仿真研究”,申请项目“机车车辆动力学可视化研究”获得国家教委骨干教师资助;(主研) (6)铁道部科技发展项目“车、线、桥动力学仿真研究”; (主研) (7)参与研究863计划项目“以成德绵为核心的区域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开发及应用”,负责异地虚拟设计制造技术研究。(主研) [2002-2008] (8)参与研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178008)“高速列车与线桥结构动态相互作用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负责其中的可视仿真部分,2002-2004;(主研) (9)主持四川省应用基础项目(02GY029-034) “基于虚拟现实的物料搬运远程操作仿真研究”;,2003-2005(主持) (10)子项主持铁道部科技发展项目(2003J026)“铁路机车车辆性能综合设计-虚拟样机平台研究”,2003-2006;(主持) (11)参与211工程项目(041211011018)“机车车辆虚拟样机性能设计平台”研究,2004-2006;(主研) (12)主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TPL0304)“机车车辆虚拟样机平台体系研究”,2004-2006;(主持) (13)主持成都市科技攻关项目“开放式数控系统研究”,2005-2006;(主持) (14)主持西南交通大学科技发展基金项目“虚拟柔性制造系统仿真研究”,2003-2005;(主持) (15)主持成都市科技攻关项目(08GGYB105GX-010)“提高汽车覆盖件模具型腔表面加工质量的数控工艺参数优化技术研究”,2008-2009,10万;(主持) 在研纵向项目: (16) 四川省青年基金项目(09ZQ026-03)“支持设计进程智能迭代的虚拟样机研究”,2009-2011,**万(主持) (17) 国家支撑计划(2009BAG12A01-A01)“中国高速列车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共性基础及系统集成技术”子项目“高速列车数字化仿真平台”,2009-2012,***万(主持) (18) 国家支撑计划(2009ZX04014–051–03)“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专项中的课题“飞机结构件多轴联动数控加工技术”(副组长),主持其中的“多轴联动加工精度分析与控制技术” ,2009-2010,**万 (主持) (19)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0975240)“面向设计原型的高速列车动态仿真及参数优化研究”,2010-2012,**万,(主持) 横向项目 (1)管道弯制CAD/CAM研制,2004-2005,**万(主持) (2)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技术研究,2005-2007,**万(主持) (3)行星齿轮减速器研制,2006-2007,*万(主持) (4)深孔瓶型内腔的镗孔加工刀具系统研制,2007-2008,**万(主持) 在研横向项目: (5)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无轨设备设计研发核心体系,2008-2010,**万(主持) (6)面向加工仿真的立铣刀刀具三维CAD系统,2010-2011,**万(主持) 专利: 1 机车车辆虚拟样机开发平台软件VIRTUALMBS VER1.0(软件著作权,2),2006 2 长大列车动力学仿真软件TPLDYAN VER1.0(软件著作权,3),2006 3 发明专利:刀杆不做径向运动的双刃镗刀头,申请日:2009.12.25,申请号:200910263581.7(联合) 4 发明专利:伸缩式双刃镗刀系统,申请日:2009.12.25,申请号:200910263579.x(联合) 5 发明专利:深孔加工镗杆自激振动的方法及其动力减振镗杆,申请日:2009.12.25,申请号:200910263580.2(联合) 著作: 1丁国富,王金诺,吴晓。基于虚拟现实的物料搬运机械远程操作理论及仿真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 张卫华,丁国富,池茂儒,邹益胜。虚拟样机技术讲义,2007 获 奖 1 参加项目(编号:J-223-1-02)"铁道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体系、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得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5). 2 主持项目(编号: 02GY029-034)"基于VR的物料搬运机械远程操作理论及仿真研究"获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2006 3 科研与学生毕业设计结合的思路和方法,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2006 4努力培养创新型研究人才的思路和方法研究,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1),2006 5 本科向研究生过渡实践, 研究生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2008 杭州工艺美术大师.丁国富人物介绍丁国富 男 1960年出生。现为杭州王星记扇业有限公司画师,从事书画艺术20余载,擅长山水。代表伯有檀香扇《新西湖十景》、《西湖揽胜图》,并获得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丁国富同志24年来,扇面绘画艺术成绩显著,特别是近7年来,画面创新突出,业绩突出,他能在不同的质地扇面上进行大胆设计和创作,理念鲜明、工作能力较强,年年都有新作品涌现,历年获奖较多,其中国家级金奖、银奖各1个,优秀奖4个,省级优秀4个,市级金奖、银奖、铜奖各1个,并且许多优秀作品多次被省、市政府作为礼品赠送国内外知名人士。 他独立创作出檀香扇《西湖全景图》和真金黑纸扇《雷锋夕照》分别获杭州西湖博览会第一届和第三届中国工美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金奖(2000年、2003年)。真金黑纸扇《西湖天下景》被西湖博物馆永久收藏。2005年评升为中级职称工艺美术师。现为省、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黄宾虹学术研究会理事等。 艺术风格丁国富籍贯杭州,1960年出生。第二届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丁国富自1985年作为特殊人才进入王星记扇厂至今。从事对口专业扇面书画的设计、创作、制作24余年。对传统工笔山水有深厚的研究和造诣,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优秀作品:《画印西湖》 西湖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一颗光彩夺目明珠,历来为多少文人墨客呕歌吟颂。 丁国富作品“画印西湖”以西湖浓厚的历史人文和秀丽的自然风光为创作源泉,本作品在50公分的冷金扇面上,以传统的剪贴格中的布局方法,在扇面中心,用青绿山水描绘以西湖揽胜图、湖光山色图,两侧梅形画面用三潭印月,平湖秋月之景左右呼应,使画面内容更丰富,扇面上方是用西湖十景贯穿,形成一个长卷画面。最为生动的是将剪贴格中的图案代之以蝇头小楷作衬托,书以历朝文人所作的西湖诗词,书法作品挺拔老练,劲媚遒健。 整个作品画面生动,墨色润泽淡雅丰富,书画结合相得益彰,景物、人文、历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从一个侧面反映西湖的自然神韵,将西湖的自然山水和人文历史的代表性元素得以重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