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店埠
释义

店埠历史悠久, 1500多年前的刘宋初年,店埠为“慎县”边域,设置界碑。东周列国时期即有“唐、杨”两姓定居,名唐杨村。以后因有住户开设商店,三国时期即称“店铺”。随着人口增多,商业发展,逐渐形成商埠,后又改“铺”为“埠”。南宋时店埠已成军家争夺之地,宋金曾大战于店埠,宋将杨沂中等曾在店埠击败金兀术,明代起义军首领张献忠曾占店埠、攻合肥。清代太平军亦曾自巢湖边的施口登岸北进攻店埠。连接城区东西两部的店埠河上的通济桥,为明嘉靖年间所建。清《续修庐州府志》载重修店埠石桥碑文云:“庐州府之东四十里有市曰店埠”。古店埠街区有“三庵”(华严庵、地藏庵、白衣庵)、“七庙”(东岳庙、南岳庙、龙王庙、娘娘庙、关帝庙、百神庙、胡公庙)、“一寺”(包城寺)以及宋家花园、李家花园等。明清时期,店埠为合肥东乡商业重镇,尤以米市著称。民国初期市面仍较兴盛。抗日战争时期,要战火蹂躏和通货膨胀的影响,渐趋衰落,解放初只有“T”字形小街两条,总长不到1公里,房屋破旧,街道狭窄,青石路面坎坷不平,人口2000余,仅有40多家小手工业、作坊和店铺,市面萧条。

解放后,店埠先为乡级镇,后为区级镇,是肥东县、店埠区、店埠镇党政机关所在地,从此日趋繁荣昌盛, 1985年,有街道6条,城区面积约为解放初的13倍,幢幢楼房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街面宽阔整齐,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完备。街道两侧,机关、学校、工厂、居民宅院及空隙地,植有法梧、香樟、雪松、冬青、黄杨及其他多种常绿观赏花木。随着城区人口的不断增多,为解决供需矛盾,设置镇南、镇西两个蔬菜村居委员会,有7个生产队专门从事蔬菜生产。商业、服务业门类多种,分布于大街小巷,工业除国营和大集体外,镇办的有100多家,1985年总产值1300多万元。面貌日新月异,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6:5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