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电子数 |
释义 | 定义电子数,就是电子的数量。 电子是一种基本粒子 在化学中,电子数一般是指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的数目。 计算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之和)-所带电荷数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是2n^2(n为电子层序数)。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32个。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向外,排满了L层才排M层。以上四条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 电子层序数 1 2 3 4 5 6 7 电子层符号 K L M N O P Q 电子能量 电子离核由近到远,电子能量由低到高 最外层电子数物质的某些性质是由其微观结构决定的(“四决定”): 1.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如: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稳定结构,其化学性质稳定,金属和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没有达到稳定结构,故它们的化学性质活泼。 2.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如硫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其最高正价为+6,最低负价为-2. 3.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如质子数为13的元素为铝元素。 4.中子数影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如钠的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则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