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DNA证据的解释 |
释义 | 《DNA证据的解释:法庭科学中的统计遗传学》可作为法医DNA分析专业人员、警官、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参考书,同时对想深入了解法医DNA分型的各学科专家及学生也会有所帮助。 图书信息书 名: DNA证据的解释 作 者:黄代新 出版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3月 ISBN: 9787811394962 开本: 16开 定价: 28.00 元 DNA定义1:一类带有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由4种主要的脱氧核苷酸(dAMP、dGMP、dCMT和dTMP)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它们的组成和排列不同,显示不同的生物功能,如编码功能、复制和转录的调控功能等。排列的变异可能产生一系列疾病。 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核酸与基因(二级学科) 定义2:主要由4 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按一定的顺序,以3′,5′-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一类核酸,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 应用学科:水产学(一级学科);水产生物育种学(二级学科) 定义3:由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经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长链聚合物。是遗传信息载体。 应用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化学(二级学科) 定义4:由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经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长链聚合物,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应用学科:遗传学(一级学科);分子遗传学(二级学科) 内容简介《DNA证据的解释:法庭科学中的统计遗传学》重点介绍DNA检测结果的分析所涉及的统计学基础知识。从概率论的概念入手,结合实际案件的分型结果,分析共显性DNA标记的特征、等位基因频率、有关群体以及群体遗传特征;结合案件实际介绍匹配概率计算理论的思路和方法,亲权指数概念及其计算原则;以似然率为重点,阐述DNA证据的量化以及证据结论强度的分析;鉴定人对DNA鉴定结果的规范陈述,以及出庭举证的准备和注意事项。DNA分型是目前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的常规手段,DNA分析不同于其他任何物证鉴定,数据结论是其显著特征。数据结论建立在经典统计学理论基础上,经过严格的逻辑推理和数学模式计算,对证据强度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估。 图书目录中文版序 译者序 前言 第一章 概率论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概率 第三节 概率法则 第四节 Bayes定理 小结 第二章 转换证据 第一节 单一现场物证斑痕 第二节 Bayes模式 第三节 证据分析的三个原则 第四节 常见错误 第五节 混合斑痕 第六节 从现场带离的物证分析 第七节 孤岛问题 小结 第三章 统计学基础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二项分布 第三节 泊松分布 第四节 多项分布 第五节 正态分布 第六节 统计学中的两种观点 第七节 最大似然法评估 第八节 可信区间 第九节 Bayes理论评估 第十节 假设检验 小结 第四章 群体遗传学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理想群体 第三节 常用符号 第四节 随机婚配 第五节 遗传平衡的几个影响因素 第六节 近亲繁殖 第七节 四等位基因血缘关系指标 第八节 匹配概率 第九节 任意等位基因组合 第十节 成对的基因座 小结 第五章 统计遗传学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频率的评估 第三节 乘法原则 第四节 亚群体资料的影响 第五节 可信区间 第六节 独立性检验 第七节 近交系数的评估 小结 第六章 亲权鉴定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证据评估 第三节 亲权的排除 第四节 失踪人员 小结 第七章 混合斑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受害人和犯罪嫌疑人的混合斑 第三节 犯罪嫌疑人和未知个体的混合斑 第四节 两个犯罪嫌疑人 第五节 受害人和/或犯罪嫌疑人的混合斑 第六节 通用方法 第七节 供者的数目 小结 第八章 匹配概率计算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DNA图谱概率 第三节 匹配概率 小结 第九章 举证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似然率的计算 第三节 DNA数据库搜寻结果 第四节 鉴定报告书写 第五节 法庭上的DNA证据 第六节 个人识别鉴定 第七节 DNA证据展望 小结 附录:统计用表 参考文献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