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DNA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
释义 | DNA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是基因分析中的关键步骤。内切酶是最关键的工具酶。限制性内切酶是一类具有严格识别位点,并在识别位点内或附近切割双链DNA的脱氧核糖核酸酶。一定的 DNA分子的核苷酸顺序是一定的,某种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于该DNA的切点数一定,故所得的 DNA片段数和片段的大小也一定,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或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分离,以标准 DNA作对照,溴化乙锭染色后,测出各 DNA片段移动的位置和距离。以各标准 DNA片段的分子量对数为纵坐标,各标准 DNA片段的移动距离为横坐标,求出各样品DNA片段的分子大小。 [操作]l.样品DNA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1)取 2μg样品 DNA溶液加入 0.5ml的 Eppendorf管中,加2μl 10×限制性内切酶缓冲液,6~10个U的相应限制性内切酶,加消毒双蒸水至总体积20μl,于37℃保温酶解2小时,按上述条件用适当的几种不同的内切酶进行单酶或双酶解。 (2)在 65℃加热 5分钟或用适量的 0.5 mol/L EDTANa2终止反应。 2.DNA酶解片段的电泳分离 取DNA酶解作品2μl加上样缓冲液10μl(含溴酚蓝指示剂和甘油),在0.8%琼脂糖(含0.5μg/ml溴化乙锭)凝胶进行水平电泳,电压<5V/cm,时间2小时左右,用紫外灯观察分析。 [注意事项]1.分子克隆是微量操作技术,DNA样品与限制性内切酶的用量都极少,必须严格注意吸样量的准确性及全部放入反应体系中。 2.要注意酶切时加样的次序,一般次序为水、缓冲液、DNA各项试剂,最后才加酶液。取液时,Tip头要从溶液表面吸取,以防止Tip头沾去过多的液体与酶,待用的内切酶要放在冰浴内,用后盖紧盖子,立即放回-20℃冰箱,防止限制性内切酶的失活。 3.凡用在酶切反应中的一切塑料器皿(Eppendorf管,Tip头等),都要新的,最后用重蒸水清洗,湿热灭菌,置50℃温箱中烘干,使用前打开包装,用镊子夹取,不直接用手去拿,严防手上杂酶污染。 4.当样品在37℃与65℃保温时,要注意: (l)防止因盖子未盖严密使水汽进入管内,使反应溶液体积大量增加,造成实验失败。 (2)防止由于标签脱落,分不清样品类型。 5.由于温差原因,往往在盖上有水汽,因此样品酶切完毕或中间取样电泳要离心2秒钟,以集中体积内溶液,否则会发现酶切后体积少了。 [试剂和器材]1.试剂 (1)限制性内切酶:如 EcoRI、Hind Ⅲ、PstⅡ、BamH1等,-20℃贮存。 (2)样品 DNA:如 λDNA、pBR322等,-20℃贮存。 (3)限制性内切酶缓冲浪配制,见下表(用消毒双蒸水配制,贮存于-20。C); (4)10×TBE电泳缓冲液:0.89 mol/L Tris;0.89 mol/L硼酸;0.02 mol/L EDTA Na2 pH8.0,高温灭菌,贮存于4℃。 (5)6×上样缓冲液:0.25%溴酚蓝;40%蔗糖;用消毒双蒸水配制,贮存于4℃。 (6)溴化乙锭溶液:称取溴化乙锭5mg溶解于lml消毒双蒸水中,4℃避光保存。 (7)消毒双蒸水。 2. 器材 恒温水温箱;电泳仪;水平电泳糟;50μl可调移液器;紫外灯(上海康华生化仪器制造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