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典型调查 |
释义 | typical investigation 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在对调查对象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借以认识同类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及本质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典型调查要求搜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搞清所调查的典型中各方面的情况,作系统、细致的解剖,从中得出用以指导工作的结论和办法。 简介典型调查法:指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在若干同类调查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从而认识这一类对象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找出具有普遍意义和有价值的经验和值得借鉴的教训。此法又叫“解剖麻雀”。其优点是了解的事物生动具体,资料详尽,对问题的研究深入细致,调查方法灵活多样。可以长期蹲点深入实际,直接观察,也可开调查会或个别访问。投入的人力也不多。但调查的面较窄,难以反映事物的全貌。调研中一是要选好典型,要有代表性,不能以偏概全;三是要具体分析典型经验产生的环境和客观条件;四是要充分收集和占有材料,反映典型的本来面目,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变化规律,不能浅尝辄止;五是要根据事物发展的需要、组织管理目标和实际工作的善和趋势,注意典型的推广和借鉴价值;六是为制订重大决策服务的典型调查,为制订重大决策统计调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以便更加充分全面地占有资料,为制订重大决策提供更为详实的资料。 典型调查适用于调查总体同质性比较大的情形。同时,它要求研究者有较丰富的经验,在划分类别、选择典型上有较大的把握 。实施典型调查的主要步骤是 :根据研究目的,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研究对象的总体情况;从总体中初选出备选单位,加以比较,慎重选出有较大代表性的典型;进行(典型)调查,具体搜集资料;分析研究资料,得出结论。 该种调查法较为细致,适用于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调研。适用典型调查法时须注意所选的对象要具有代表性,能够集中地有力地体现问题和情况的主要方面。典型调查法具有省时、省力的优点,但也有不够准确的缺点。典型调查一般用于调查样本太大,而调查者又对总体情况比较了解,同时又能比较准确地选择有代表性对象的情况。 注意事项典型调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正确地选择典型根据调查的目的,对事物和现象总体情况初步了解基础上,综合分析,对比研究,从事物的总体上和相互联系中分析,有关现象及其发展趋势,选出典型。典型可分为三种:先进典型、中间典型和后进典型。当我们的研究目的是探索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或了解一般情况时,应选择中间典型;当我们的研究目的是要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就应选取先进典型;当研究目的是为了帮助后进单位总结经验时,就应选择后进典型。 注意点与面的结合典型虽然是同类事物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或单位,但毕竟是普遍中的特殊,一般中的个别。因此,对于典型的情况及调查结论,要注意哪些属于特殊情况,哪些可以代表一般情况。要慎重对待调查结论,对于其适用范围要作出说明,特别是对于要推广的典型经验,必须考察、分析是否具备条件,条件是否成熟,切忌“一刀切”。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进行典型调查时,不仅要通过定性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而且要借助定量分析,从量上对调查对象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提高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典型调查法的特征典型调查法有以下几个特征: 1、典型调查主要是定性调查。典型调查主要依靠调查者深入基层进行调查,对调查对象直接部析,取得第一手资料,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它是一种定性研究,难以进行定量研究。 2、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者的主观判断,选择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因此,调查者对调查单位的了解情况、思想水平和判断能力对选择典型的代表性起着决定作用。 3、典型调查的方式是面对面的直接调查。它主要依靠调查者深入基层与调查对象直接接触与剖析,因此,对现象的内部机制和变化过程往往了解得比较清楚、资料比较全面、系统。 4、典型调查方便、灵活 ,可以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典型调查的对象少,调查时间快,反映情况快,调查内容系统周密,了解问题深,使用调查工具不多 ,运用起来灵活方便 ,可以节省很大的人力、财力。 运用举例典型调查法在科学思维方法中的作用 典型调查选择的调查对象比抽样调查抽取的样本更具有代表性,但它也是通过从总体中选择个别对象进行调查研究从而推判总体的调查方法。相应地人们思维过程,也是从个别典型的认识到一般总体的认识,这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同时,典型调查偏向从性质上分析调查对象,从总体特性认识调查对象,而几乎没有只对典型进行量的分析,却不进行质的判断的情况。这无疑是一种科学思维的方法 。 例如,江苏省吴江县开展一次对县属镇中的“农民工”的典型调查,来认识“农民工”是否有利于城镇建设等问题。在对全县7个县属镇进行粗略分析的基础上,最后选定了震泽镇作为典型调查,因为震泽在7个镇中算发展较快的一个镇,而且该镇农民工占职工总数的20.4%,超过全县15%的比例。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结论是推动该镇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该镇吸收了大量农民工。因此,通过典型分析,最后可以推论出农民工是有利于城镇发展等结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