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点绛唇·咏风兰 |
释义 | 作品名称:点绛唇·咏风兰 创作年代:清 文学体裁:点绛唇 作者:纳兰性德 【 作品原文 点绛唇·咏风兰 别样幽芬②,更无浓艳③催开处。凌波④欲去,且为东风住。 忒煞萧疏⑤,争奈秋如许。还留取,冷香⑧半缕,第一湘江雨⑦。 作品注释①风兰:据徐坷《清稗类钞·植物类·风兰》云:风兰,寄生于深山树干上,叶似兰而短,有厚剑脊,夏开小白花,有一二瓣曲而下垂,微香,无土亦可生。 ②此句是说风兰散发出不寻常的香味。 别样,特别、不寻常。 ③浓艳:艳丽、华丽。代指鲜艳的花朵。宋张元干《兰陵王》:“看最乐王孙,浓艳争劝。” ④凌波:形容在水上行走的轻盈柔美的姿态。此处是说风兰在秋风中摇曳的姿态,好像是凌波仙子,轻柔飘逸。晋葛洪《抱朴子·博喻》:“骋逸策迅者,虽遗景而不劳;因风凌波者,虽济危而不倾。” ⑤忒煞萧疏:谓稀疏得太过分了。 忒煞,太过分。唐唐彦谦《秋霁夜吟寄友人》:“槐柳萧疏褥署收,金商频伏火西流。” ⑥冷香:指花之清香气。多喻菊、梅之香气。此处指见阳所画之风兰仿佛散发出了微微香气。 ⑦第一湘江雨:张见阳此时正令湖南江华,故此句意谓见阳所画之风兰堪称画中第一了。 作品赏析此篇张刻本有副题《题见阳画兰》。如是,则此篇即为题画兼咏物之作。咏物极不易工,其上乘者大都借物以寓性情。这里所咏之风兰本非富贵之花,它只是生长在深山野壑中的小草而已。但诗人对其情有独钟,大加赞美和称羡。词中字字刻画,又字字天然,不粘不脱。风兰之形象绰约可见,而又不无诗人性情的处处流露。既咏物又抒怀抱,显然颇含骚雅之旨,寓有诗人深挚的情怀,尤其是“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张炎《词源》卷下) 作者简介纳兰性德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正黄旗满州人,大学士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幼好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