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第一次梵蒂冈大公会 |
释义 | 第一次梵蒂冈大公会议(拉丁文:Concilium Vaticanum Primum )于1868年6月29日由罗马教宗庇护九世召开,是罗马天主教会第20次大公会议,共744位教会领袖出席。会议于1869年12月8日在圣伯多禄大殿举行,其后被被多次中断,直至1870年10月20日才完满结束。会议讨论范畴包括:理性主义、唯物论、自由主义、教宗无误论(Papal Infallibility)等。 下一次大公会议是第二次梵谛冈大公会议。 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拉丁语:Concilium Œcumenicum Vaticanum Secundum)亦称做梵二大公会议,梵二会议。于1962年10月11日由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召开,于1965年9月14日由新教宗保禄六世结束,是罗马天主教会第21次大公会议。 大会性质 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是天主教会历史上第21次大公会议。起初,人们以为它是第一次梵蒂冈大公会议的续会,但后来天主教廷作出了澄清了:它将是另一次新的大公会议,取名“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