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第二次城市化
释义

1998年,何传启研究员系统地提出了“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与战略,认为中国在基本实现第一次现代化的同时,可以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第二次现代化。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转变,而城市化的完成要注意多样化、分散化、生态化。

第二次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来源

现代化、城市化从英国等西欧国家开始,先是工业革命,进而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后来向北美洲等地区扩展。到20世纪初期,西方主要国家都先后完成了现代化与城市化。东方国家现代化进程大大落后,只有日本进展较快。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后现代化开始起步,但长期战争破坏、国家分裂、制度腐朽,致使工业长期落后,农业汪洋大海,沿海和内地少数商贾城市不成气候。现代化、城市化的起飞是从1953年开始的,当时学习苏联重工业化模式,又把城乡用户籍制度隔开,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极为缓慢。

20世纪70至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都出现了新的重要变化。一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已经从工业化向非工业化转变,工业经济比重下降,服务经济比重上升。二是社会发展从城市化向非城市化或逆城市化转变,城市中心地带人口向城郊和小城镇迁移。三是工业文明已不是人类文明的最终,社会文化从损害自然向更加符合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转变。在这种潮流中,有的国家走在前头,有的国家则在后边。理论来源于实际。一时间,以“后”字、“再”字冠名的学术思潮在美欧纷纷出现,“后现代化理论”是这些思潮的集中概括。德国学者在后现代化、第二现代性方面研究最多,美国也有后现代化的著名学者。我国学者罗荣渠对中国和东亚现代化作了开创性研究。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是正确的,是有实践价值的。但在第二次现代化中对城市化问题并没有全面展开。我认为存在第二次城市化,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有意义的。第二次城市化可以是第二次现代化的姊妹篇,互为补充。但是,第二次城市化还可以有独立的理论系统。

第二次城市化的动力

动力问题是城市化的基本问题。第二次城市化的动力是什么呢?

首先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推动。

世界经济正在形成非物质化的大趋势。现在,世界工业产值(增加值)比重在持续下降,知识成为了经济发展的资源和动力,网络成为经济发展的平台,创新成为经济行为,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这将推动城市工业经济改造,推动农业经济根本改造,实现报酬递增。

第二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推动。

第一次城市化主要是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集中,这在一定时期是需要的。中国农村人口太多,流动人口规模太大,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超负荷运转,“城市病”特别是大城市病难以治理。而“农村病”也不能很好解决,还形成农村人口“流动病”也不能很好解决。第一次城市化要反思,要转型,要向第二次城市化发展。

第三是资源环境均衡利用的推动。

工业化和第一次城市化,造成自然资源过度使用,耕地减少,能源消耗过度,气候条件恶化,生态环境失去平衡,迫切要第二次城市化来改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平衡。

第四是文化教育复兴的推动。

西欧国家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之后,形成高水平的文化教育,功利主义,开拓精神,民主意识,市民社会角色,移民文化,等等,对第一次城市化起了巨大推动。现代,人们追求高水平文化素质,生态文化和绿色文化,向往舒适、健康和长寿,推动着可持续的第二次城市化。

英国首相布莱尔1997年以后多次讲英国要在21世纪实现现代化。这不是第一次现代化城市化。他说:“在新千年里,政府的使命是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复兴,这是第二次现代化和城市化”。他强调把各种价值观整合起来推动实现。我国学者朱谦之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提出:“复兴中华民族,这里便有一个先决问题,就是要一个民族复兴,事实上须先唤起文化的复兴。”(《文化哲学》)随着大规模文化教育复兴运动的到来,必将出现第二次城市化高潮。

第二次城市化的模式

模式,简单地说,就像时装业那样找个标准的人做模特。西方学者认为社会问题研究的模式有两种,即实在模式和实类模式。我看最像的是实在模式,大部分像的是实类模式。评价模式可以分非均衡模式和均衡模式。当然还有各种模式及其评价标准。

我一直以为,城市化发展模式是一个由农村、小城镇、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一级一级组成的金字塔模式。原始的状态是底部大,即农村人口多,小中城市人口增加,大与特大城市人口少的典型金字塔。第一次城市化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第一次城市化实现后城市人口比重达到60~80%,甚至还多,有的国家几乎是城市国家,这时金字塔上部扩大,形成非均衡模式,头重脚轻。第二次城市化模式:对第一次城市化膨胀状态消肿,向城市郊区、小城镇迁移,小城市增多,便城市发展金字塔形成比较均衡、稳当的形态,达到整个社会的均衡发展。

第二次城市化的进程与政策

第一次城市化是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扩大为标志的。英国工业革命并开始城市化时,城市人口比重在10%~20%之间,这可以作为城市化的起点水平。经过100、200年,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完成了第一次城市化。工业化国家城市人口比重,1950年为62.4%,1975年为74.4%。完成第一次城市化的标志,可达到60%~70%的城市人口比重。后来进行城市化的发展中国家并不必要达到这么高的水平。中国农村人口太多,更无这种必要。我认为,城市人口比重超过50%,就可以是基本完成了第一次城市化。众多预测表明,2010年中国城市人口比重可达到50%。2010年前后,中国可以完成第一次城市化。

什么是第二次城市化的完整内容呢?一是大城市、特大城市人口向外扩散,城市分散化、小型化、生态化。大的是沉重的,“小的是美好的”(舒马赫)。二是城乡社会信息化、电脑化、网络化。一座座依靠远程通讯的网络化城市大批涌现。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科技协作、远程医疗、跨国办公(即电子移民)等是第二次城市化的大潮。三是城乡人口文化素质普遍提高,人们不必住在拥挤的城市,就能过着现代城市化的生活。中国在2010年前后以完成第一次城市化为主要目标,可继续扩大城市人口比重;同时注意推进第二次城市化的发展,加强现代中小城市和农村知识化、网络化建设:2010年之后重点推进第二次城市化,到2050年前后完成第二次城市化,那时城市人口比重可以达到70%~80%,但已不是原来第一次城市化时的城市人口含义了。

实现第二次城市化要有科学的政策指导。首先是发展知识经济的政策。针对农村经济改造的知识化、信息化经营方式的发展,使农村、农民早日知识化。第二是发展能够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技术,一般指中介技术,处于高新技术和一般技术之间的技术。第三是发展中小城市,使中小城市星罗棋布,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大量吸收农村人口。第四是发展文化教育,特别是农村文化教育,农村义务教育的时间可以调整,比如7年基础教育加2年网络技术和职业教育。最后是要改变整个社会的城市化观念,使第二次城市化深入人心。

我国人口结构转变与城市化第二次转型

既有的研究普遍认为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城市化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甚至于加速增长。本文以二元城市化理论为框架,建立城市化人口的二次转换模型,即分别将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发展划分为第一次转型(计划向市场)和第二次转型(数量向质量)。在认识第一次转型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化发展的现实观察,认为城市化的第二次转型是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需要。结合对人口结构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转移以及若干社会经济指标的观察,发现二元经济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在中国正在发生转化,"剩余劳动力转折点"即将到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压力即将缓和。进而提出:在未来一段时间,尽管局部省区的城市化水平仍然会保持快速提升,但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总体增长将会放缓;这个缓和期为中国城市化从重视数量提升转向城市化质量改善提供了合适的时间机遇,但是实现城市化发展的第二次转型,还有赖于转变思维和转变发展方式。

(资料来源:张立《论我国人口结构转变与城市化第二次转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5 8: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