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地秧歌 |
释义 | 地秧歌基本信息文化遗产名称:高密地秧歌 所属地区: 山东 · 潍坊 · 高密市 遗产编号:Ⅲ-48 遗产类别:民间舞蹈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高密市 遗产级别:市 概述高密地秧歌,流传于高密、昌邑县境内,亦称“秧歌耍”、“秧歌戏”、“地跷”等。很早以前,每年农历正月初九,人们在玉皇庙中手舞足蹈,为玉皇庆贺生日。年逢天旱,也用同样的形式到玉皇庙祈雨。后来,农民为庆丰收,也在元宵节载歌载舞。至清光绪年间,已发展成为一种广场歌舞形式。角色有秧歌头(膏药头)、老旦(大老婆)、小曼(小汤罗)各1人,鼓子、棒槌(和尚)、腊花各两人等。女角踏地跷、舞扇巾;男角背腰鼓、打棒槌。先跑场后唱戏。唯城西一带的地秧歌,跑场时怀抱灯笼。 清光绪、宣统年间,地秧歌在高密有近百个村庄演出。日伪统治时期,大都停止活动。新中国建立后,文化部门赴谭家营、后屯、綦台等地进行挖掘、学习,并组织老艺人传艺。1960年夏,省艺术馆舞蹈训练班曾派人赴綦台整理地秧歌。1962年至1963年,解放军海政歌舞团和中央歌舞团部分成员,相继到綦台学习。1983年2月,解放军总政歌舞团和省舞蹈工作者,曾到后屯观摩地秧歌演出。翌年6月,省民间舞蹈继承办公室派人到后屯对秧歌作化妆录像。 渊源“高密秧歌”起源于当地的祭祀活动。地处高密、昌邑两县交界处的峡山有一庙宇,名曰“峡山玉皇庙”。该庙建于明永乐年间,庙宇宏伟,松柏参天,是当地四邻外乡祭祀玉皇大帝的神坛。(昌南县志·民俗》载:“南埠峡山玉皇庙正月祭典甚盛,半月香火不断,民众集于殿堂之下,奉供天神皇矣,请戏班,闹秧歌。”据当地传说,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昌邑县境内的白家营村又是玉皇大帝的姥姥家,因此从正月初三到正月十五便是当地“玉皇宴驾”的大型祭祀活动。“宴驾”活动,由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组织起一个班子,负责组织、安排演出等事宜。首先向当地和附近的村民以及外埠商号筹集钱款,然后扎糊一尊1.5米高、1.2米宽的玉皇坐像,金面帝服,还要扎四大元帅和两个女官,绣一面“皇矣上帝”的杏黄大旗,旗杆有碗口粗,高约24米~25米,正月初三开始“宴驾”。“宴驾”队伍庞大,全是当地和附近15公里内村庄上因有病有灾许愿和还愿的人们。“宴驾”队伍前以手执刀枪剑棍的武术队为先导,中间有抬着、扛着的各种仪仗驾阁和“马队”(纸马),后面是以秧歌队压阵,“宴驾”队伍一般都在百人以上。队伍从白家营村开始,以东西南北为序,挨村游行。“宴驾”队伍每到一村时,全村人跪于街旁相迎,然后由道人(善人)口念经文,装扮成神童的男女儿童,纷纷捧出供果放于供台上,乞求神灵保佑,免灾降福。然后,本村秧歌耍便开始打场子,为玉皇大帝演出戏文。“宴驾”队伍途经40余个村庄,村村如此,形成了村村有秧歌耍的繁荣景象。又由于当地有所谓“玉皇大帝看秧歌不重样”的规矩,这就又形成了秧歌耍剧目繁多的局面。到了正月十五时,抬到峡山玉皇庙前的玉皇坐像、纸马等全部烧掉,叫“发驾”。“玉皇宴驾”的大型祭祀活动便告结束。 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东卷)编辑部1987年调查,从清光绪年间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的70余年间,是“高密秧歌”的兴盛时期。当时,这一带的秧歌队不下百余支,其中佼佼者有“东—夏庄,西—双羊(村),北—仁和(庄),南—柏城”之说。 艺术特色“高密秧歌”演出分大场和小场两部分。大场跑舞,小场唱戏。角色男角有伞头、大鼓子、二鼓子、大棒子、二棒子,女角有大旦、二旦、三旦、四嫚、老旦共10名角色。原先,在角色分配中,设立了两名头戴僧帽,画鬼怪脸谱,双手握大棒的和尚。后来,因为儿童看了十分害怕,演出后,群众因其脸面凶相不好看,又拒绝他们进家吃饭,为此,这两个人物就渐渐地去掉了。“高密秧歌”经衰落—兴起—发展的阶段后,本身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除去掉了和尚角色外,演鼓子的角色,现已不挎鼓,光舞鼓槌和鼓穗(这是由于老艺人年龄大及经济不宽裕,买不起鼓而逐渐形成的)。旦角也变成了女演员扮演并取消了地跷。曲目的内容上也有所出新,创作了一些反映新生活的新剧目等。 “高密秧歌”的演出,是在每年的正月初三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演出时,先在本村演出到初八。初九这一天,因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所以各村的秧歌队都出村表演,竞相献技(此习俗仍保留至今),以后几日均在外村演出,相互祝福,祈盼来年风调雨顺等。 高密秧歌演出时属单独表演。它舞中有唱,唱中有戏,戏中又有舞,很受人民群众的喜爱,符合人民的欣赏习惯。同时,由于高密秧歌是在原祭祀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它的演出本身又蕴含着一种期盼、祝福、要求和愿望,表现出当地人民群众的心理活动。演出时,由伞头(左手擎伞,右手摇串铃)出场,其他角色男女相间成一排跟随其后,全体跑大场。在锣鼓声中,全体跑各种队形,如“龙摆尾”、“四门斗”、“五谷串心”、“双关门”、“别杖子”、“三人剪子股”等图案。大场跑完后,小场开始,即小戏演出开始。小戏中的各种角色,均由以上舞者们分头扮演,不参加扮演的舞者,均与乐队一起参加伴奏或伴唱。现举小戏“刷锅”开头一段唱词: (花旦唱:) 鸡叫一声闹呵呵,梳梳油头去刷锅,大锅刷得明似镜,小锅刷得赛铜锣。 (大家合唱最后两句后,锣鼓打刹点,以下类推) 大锅里添上一锅水,小锅里添上水半锅,我今不上别处去,一到南园打柴火。 大锅烧得热浪滚,小锅烧得快干了锅,我做饭不知多和少,一到娘房问婆婆。 掀开门帘看一看,婆婆那里正睡着, 恐怕惊醒她的南柯梦,我在旁边先站着。 小戏“刷锅”演出时,其他舞者在一旁伴唱并随乐队伴奏。“刷锅”演出结束后,再由伞头带领所有舞者按前跑大场的顺序和图案进行跑大场。跑大场结束后,再演第二个小戏,以次类推,直至演出活动全部结束为止。高密秧歌的乐队,是由打击乐和民间乐器组成,打击乐有鼓、大堂鼓、小堂鼓、大锣、小锣、大钹、小镲等;民间乐器有唢呐、笙、笛、板胡等。高密秧歌演唱的4种不同板式,有小快板、中板、大悠板、悲调等。他们演出的剧目,由于长期和宗教祭祀活动相联系,剧目多反映一些家庭伦理、劝人为善、鞭挞邪恶的内容,如“招女婿”、“关东篇”、“哭五更”、“捎书”、“送闺女”、“三贤”、“四劝”等等。高密秧歌演出时,偏重于女角的表演,出于一定的功利目的,表演中也夹杂着一些“诨招儿”,如,女角的“护裆”、男角的“夹棒槌”等,还有过“十八摸”这样的剧目。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均被取缔。 由于高密秧歌擅演女角,因而当地著名艺人多以演女角见长。例如高密县旗台村的老艺人程大江擅演旦角,他总结旦角的表演艺诀:“眼带勾,腰掖柳,三分舞扎七分羞,扇看腕子劲,汗巾风摆柳,三百六十转面儿,脚踩一溜溜。”形象地概括了女角的表演风格。再如双羊乡后三皇屯老艺人阚志双的鼓子功夫很深,他在快步中仍能保持一步三颤,横步轻点,落地如踏毡,洒脱活泼,颤、悠、点一气呵成的艺术风格。再如后三皇屯的女艺人于执英舞扇一绝,彩扇飞舞中带有“咔咔”的响声,有板有眼,抑扬顿挫,风格独特。目前,这些著名老艺人均活跃在人民群众中间,并将技艺传授给他们的后人,使这一艺术之花,世世代代相传,年年重放光彩。 平遥地秧歌起源于古代春节时的“送孩孩”活动,逐步演变为地秧歌。清康熙年间(1662--1722)开始盛行,在本县流传已久。地秧歌的表演唱舞结合,伴奏乐器有腰鼓两面,钹、镲各一对,锣两面,呱呱四面,有条件时乐器可增多,表演者也相应增多。主演是一位手摇拨浪鼓的表演者,他思路敏捷,口齿伶俐,采用借景抒情的方式,以平遥方言即兴演唱吉祥而风趣的“四六句子”。旬段间,各种乐器骤然齐发,紧锣密鼓的间奏,铿锵悦耳。腰鼓手是乐队的核心,他拉开演奏的架势,手舞足蹈,在队伍中往来穿梭,十分活跃。其他乐手既敲击,又表演,神情潇洒,举止自如。鼓乐以“闲敲打”、“逛街板”为主。在地秧歌表演中,主演除唱“四六句”外,还演唱混秧歌、刻板调、精秧歌等。混秧歌的鼓点不同于四六句的鼓点,唱法也与“四六句”的即兴编唱不同,一般是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叙事词。混秧歌流传较广的传统曲目有《观五京》、《十盏灯》、《王祥孝母》等。 刻板调是在演唱时停止锣、钗的击打,鼓手刻着鼓边缘敲起强拍,演唱者三三两两,踏着节拍在队伍中游走,且歌且舞,煞是好看。刻板调的曲调很多,经常演唱的有《采茶》、《顶嘴》、《绕相公》、《张果老过桥》、《屎巴牛求婚》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