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地球大灾变理论 |
释义 | 概述地球大灾变理论是科学界近些年提出的一种科学假说。这种假说认为,地球每隔2600万至3000万年就发生一次来源于宇宙的大灾变,诸如同小行星或慧星相撞等。这些大灾变使地球气候条件急剧变化,某些生物物种灭绝,另一些生物物种出现和发展,导致地质时期的变化。 研究发现世界有关科学家制定了国际“地球史上稀有的地质事件”研究计划,目的在于寻找地球史上灾变事件的遗迹。 1986年华沙地质研究所的专家们在克拉科夫、琴斯托霍瓦和卢布林地区考察时,在年龄为1.6亿年的地层中,发现了来源于陨石的高浓度宇宙物质,包括铱、锇、铂、金等。这一发现,确定了在1.6亿年前,地球上曾经发生过一次来自宇宙的大灾变,为地球大灾变理论提供了新的证明。流星对地球的袭击和行星靠近地球是灾变的一种。 公元前687年火星靠近地球,中国竹简记载:那天夜里,地动山摇,流星如血点落下。又如两万年前,一颗重达10吨的陨石落在美国,造成深170米、直径1240米的大坑。 “地极移动”是地球的另一种灾变。据推算,目前地极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移动,如此则1亿年后,目前的南北两极均将移到现在赤道位置。有人推测,“地极移动”有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地极移动”还可能淹殁大陆,这是因为占地1500万平方公里的南极大陆,覆盖着1.6公里厚的冰盖,拥有占地球淡水量90%的水,一旦消融,美国纽约将沉下水底20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