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地槽褶皱带成矿
释义

定义

区域成矿研究是从地槽区开始的﹐不同地槽带内发育的各类建造﹑构造-岩浆旋回以及与之有关的成矿都极为不同。斯米尔诺夫主要根据早期阶段岩浆作用的强弱和主褶皱幕的构造格局﹐将含矿性较好的优地槽成矿带划分为4种基本类型。

类型

第一类地槽成矿带

早期阶段的喷出和侵入岩浆作用以及与之有关的成矿作用都极强烈﹐产出一套特征性的含矿岩浆建造﹐如含铬﹑铂﹑镍岩浆型矿床的超基性岩建造﹐含有含铜黄铁矿矿床的海底喷发岩建造﹐含钛铁矿-磁铁矿矿床的基性岩建造﹐含夕卡岩型铁铜矿床的斜长花岗岩和正长岩建造等。在地槽发展中期主褶皱阶段﹐花岗岩类的侵入也伴生一些夕卡岩型﹑热液型钨锡钼等矿床﹐但其规模却比早期阶段的弱得多。这类地槽成矿带的晚期阶段构造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一般都很微弱。

第二类地槽成矿带

早期海底喷发活动及与之有关的矿化(含铜黄铁矿矿床)都极发育﹐但侵入活动微弱。中期主褶皱阶段花岗闪长岩﹑花岗岩侵入活动强烈﹐伴有相当广泛的热液型钼矿床﹑铜钼矿床。晚期阶段虽有小侵入体和火山岩的发育﹐但无显著矿化。

第三类地槽成矿带

早期阶段岩浆活动和矿化活动微弱﹐中期阶段轴部坳陷回返﹐形成中央隆起﹐有大型深成花岗岩体形成﹐并伴有伟晶岩型﹑云英岩型钨锡矿床﹐较基性的花岗闪长岩类则伴生有夕卡岩型白钨矿床。晚期阶段发育各种成分的小侵入体﹐伴生有多金属﹑铜﹑铋﹑萤石等矿床﹐同时还发育有与侵入活动无明显联系的低温热液锑﹑汞矿床。

第四类地槽成矿带

它是从前地槽旋回继承下的格局发育起来的﹐早期阶段缺失矿化﹐中期阶段发育非常复杂的矿床组合﹕金-白钨矿床和钨﹑锡矿床﹐晚期阶段发育有裂隙型小侵入体﹐伴生有锡﹑钨﹑铅锌和钴矿床。

地槽成矿带的演化很复杂﹐每个地槽成矿带都有自己的特色。各种地槽成矿带的内部构造和矿化分布也是多变的﹐常见的有利矿化的构造带有槽沟﹑内部带﹑中间地块﹑周边带﹑地槽外框﹑边界断裂带以及横切地槽褶皱带走向的断裂带等﹐这些构造带常含专属性的矿石建造。因之搞清地槽内部的含矿构造将进一步提高对地槽成矿带的规律性的认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4: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