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底夸克 |
释义 | 底夸克?底夸克,又称美夸克,用符号b表示,为第三代夸克。底夸克质量达4,200 MeV/c2,是质子的4倍多。1973年,日本物理学家小林诚、益川敏英为解释CP破坏而在理论上引入了底夸克。1977年,费米实验室发现底夸克的存在。 底夸克的电荷为-e/3,它被赋予新的量子数底数B=1,反底夸克的底数B=-1。u、d、s、c夸克的底数都为零。反底夸克可与夸克u、d、s和c组成轻-重夸克束缚态,这些基态现已被实验所发现。 1964年,在K介子(s夸克组成的系统)的衰变中发现了CP破坏现象,并用电弱统一理论进行了解释。但与b夸克有关的CP破坏效应并没有得到实验测定,是否存在新的CP破坏机制,尚不得而知。世界上专为此目的建立了两个B介子工厂(日本的KEK核美国的SLAC)用以研究CP破坏效应,并已观察到了B介子衰变的CP破坏现象。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