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堤前村 |
释义 | 明永乐时王姓于大沽河堤坝之南立村,故取村名堤前。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该村位于风光秀丽、绿树成荫的大沽河边,环境无污染,地下水相当丰富。南有郭城路,西靠马军寨,北与平度相接,东临刘家庄镇,是青岛市的供水基地。 政区人口村域总面积1400亩,其中工业用地50亩,居民住宅用地200亩,农业用地1150亩。该村利用地理环境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大搞高效农业和蔬菜生产,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同时,地毯加工和草制品生产已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 2001年,全村共有常住居民210户,总人口73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现有王、刘二姓,均为汉族。 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194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万元,1978年达到26万元,2001年突破760万元,人均收入4000元。 第一产业,1949年,村民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大豆、薯类等,粮食亩产100公斤,全村经济收入2万元。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粮食亩产增加到200公斤。1970-1981年,全村共打机井15眼,小井160眼,修筑灌溉渠道3条,有效灌溉面积1000亩,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40马力,粮食亩产达到400公斤,农业年收入13万元,集体资产也从1956年的3万元增加到30万元。1982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村集体投资建设了200亩葡萄基地,年收入可达20万元。1993年投资近40万元建起能容纳200吨蔬菜的保鲜库。1997年全村经济收入达到360万元。 第二、三产业,从1962年起,该村陆续办起豆腐坊、磨坊、粉坊,编织业、服务业也得到相应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该村又建成皮件厂、地毯厂、蜡厂、工艺品厂和草制品厂。到2001年,全村从事服装加工业、饮食业和其他服务业的村民达150户,从业人员300人,每户年收入均在10000元以上。二、三产业已成为该村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社会事业文化教育 新中国建立前,堤前村文化教育落后,绝大部分适龄儿童不能入学,青壮年文盲占青壮年人数的70%。 1973年村集体投资3万元,建起了堤前小学,有教室17间,可容纳学生200人。学校附设幼儿园一处,可供30名幼儿入园。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均达100%。2000年,村集体出资与周围村庄联合建立移风中心小学,投资总额达200万元。至2001年,全村考入大中院校的学生达30多人。 1949年前,村民文娱生活极为贫乏。新中国成立后,该村成立文艺宣传队,自编自演,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活跃了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医疗卫生 建国前该村无诊所,村民有病没钱治、没处治,霍乱、天花等传染病经常暴发流传,婴儿、幼儿死亡率非常高。1951年,党和政府开始免费为村民预防接种疫苗,有效地控制了各种传染病的流行。1963年,该村投资5000元建立卫生室,村民有小病不出村就能得到医治。2001年移风中心医院对该村的赤脚医生进行培训,提高了村医的医疗技术,解决了村民治病难的问题。2003年,全体村民参加了大病统筹金保险,解除了后顾之忧。 人民生活 1949年,全村人均占有粮食100公斤,人均收入30元,大多数村民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日子。1956年,全村人均口粮160公斤,1978年人均口粮200公斤,人均收入170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2001年人均收入4000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住房条件也逐步改善。1949年村民住房多为土墙草屋,人均住房面积5平方米。1978年村民住房多为砖瓦房,人均住房面积15平方米。1995年全村有20户居民住进二层独院楼房。2001年全村拥有机动车辆150辆、彩电220台、洗衣机120台、冰箱100台、空调40台、电话150部、手机160部,电话普及率达到75%,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75%。 村庄建设 1949年前,村内街道不整齐,没有合理规划。1985年,村集体投资建成东西大街2条,并对路面进行了绿化、硬化。接着投资10万元建村委办公室和敬老院。2002年又投资10万元加宽村南郭城路,并进行绿化。同年,投资30万元重建村委办公室、配置办公室设施。 社会福利村集体每年对烈军属、复员军人、老干部以及对社会做出贡献的村民进行补助和奖励。1999年开始对老人发放生活补助费,为村民交纳大病统筹保险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