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邓天壁 |
释义 | 邓天壁,号东洋,生于清同治元年(1862),卒年不详。祖籍通江县新场坝,后迁城南苟家湾。祖父邓范之,道光中期任江安县儒学训导,返县后受县令锡檀所请,同陈瑞生据李钟峨志稿增订《通江县志》。邓天壁幼颖慧,性淳厚,言无浮词。20岁时,能默写唐宋诗文300余篇。光绪初,文思大进,由秀才、廪生而至拔贡。历任通江县劝学所长、壁山书院山长、高县知县。 执政高县时,秉公断案,不循私情。时苛捐繁重,赋税特多。邓天壁免除部分苛捐,减轻赋税。对钻营兢奔的市侩风气深恶痛绝,不愿献媚取宠于军阀门下,上任一年半就被排挤下台。离任时,社会团体送“德及生民"的“万年伞"以颂其德。 民国2年(1913),邓天壁以通江县视学身分被推举赴日本留学,考察教育,研习新学制。民国5年,仿日本学制创办诺江镇高等小学堂,任堂长。自制粉笔,为县使用粉笔于课堂的第一人。邓天壁十分重视女子教育,力反“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于民国9年在城南创办女子小学堂,推荐肖福春任校长。民国11年在县城张家祠堂创办模范小学堂,任名誉校长。力图办好新型的示范学校,推行新教育制度。至民国12年,县城有4所学校,为民国初通江教育事业最兴盛时期。 在邓天壁的苦心经营下,全县推行新教育,培养了一批人才。历任成渝两地军医院长的李芳圃,任三台、通江、南江教育局长的黄烈臣,任保宁联立中学校长的李宝成,在北京大学毕业后任通江中学校长的张荣策等,皆是诺江高等小学堂和模范小学堂的学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